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手表、手环、腕带等表带连接常用表扣与丁字扣两种连接方式,其中软胶表带与丁字扣组装时常用手动组装,此组装方式组装困难、易损伤表带、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一致性差,质量得不到一致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组装简单,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软表带进行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可压紧所述软表带的压板,所述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可对所述软表带上的表带扣孔进行扩张的微扩柱。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微扩柱上下移动的微扩动力装置,所述微扩柱连接在所述微扩动力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上下移动的预压动力装置,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预压动力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软表带结构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开设有供所述微扩柱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开设有供丁字扣穿过的落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微扩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丁字扣进行避让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微扩柱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微扩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丁字扣自动落料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软表带进行定位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可压紧软表带的压板,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可对软表带上的表带扣孔进行扩张的微扩柱,微扩柱对软表带上的表带扣孔微扩张后方便装入丁字扣,微扩柱取出后表带扣孔收缩可夹住丁字扣,从而实现软表带和丁字扣的组装,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小、效率高,且不会损伤表带,质量一致性强,且压板可将软表带压紧在定位板上,方便微扩柱的扩张。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微扩柱上下移动的微扩动力装置,微扩柱连接在微扩动力装置上,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压板上下移动的预压动力装置,压板连接在预压动力装置上,压板和微扩柱的升降可由预压动力装置和微扩动力装置分别控制,提高组装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中,压板开设有供丁字扣穿过的落料孔,微扩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丁字扣进行避让的避让槽,方便丁字扣装入表带扣孔中,压板和微扩柱不会影响丁字扣的安装,避免软表带的表带扣孔收缩而丁字扣未装入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表带与丁字扣只能通过手动组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组装简单,有效提高组装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质量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微扩气缸,4-微扩柱,5-定位板,6-压板,7-落料孔,8-预压气缸,9-软表带,10-丁字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为准,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软表带9进行定位的定位板5,定位板5的上方设置有可压紧软表带9的压板6,定位板5的下方设置有可对软表带9上的表带扣孔进行扩张的微扩柱4。定位板5上设置有与软表带9结构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底面开设有供微扩柱4通过的通孔。微扩柱4对软表带9上的表带扣孔微扩张后方便装入丁字扣10,劳动强度小、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强,且压板6可将软表带9压紧在定位板5上,方便微扩柱4的扩张。其中,微扩柱4为圆台结构,方便对软表带9上的表带扣孔进行扩张。压板6开设有供丁字扣10穿过的落料孔7,微扩柱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丁字扣10进行避让的避让槽,即在压板6压紧软表带9,微扩柱4将表带扣孔扩张好后放入丁字扣10,将微扩柱4取出后,表带扣孔收缩夹住丁字扣10。压板6和微扩柱4不会影响丁字扣10的安装,从而避免软表带9的表带扣孔收缩而丁字扣10未装入的情况。
如图1所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压板6上下移动的预压动力装置,压板6连接在预压动力装置的下端,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微扩柱4上下移动的微扩动力装置,微扩柱4连接在微扩动力装置的上端。其中,预压动力装置为预压气缸8,微扩动力装置为微扩气缸3,预压气缸8和微扩气缸3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电气自动控制压板6和微扩柱4的升降,预压气缸8和微扩气缸3均安装在底座1上。压板6的上方设置有丁字扣10自动落料装置(图中未示出),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放置丁字扣10,实现自动组装。底座1与定位板5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柱2。
如图1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将软表带9放入定位槽中,表带扣孔对准定位槽上的通孔;其次,预压气缸8动作带动压板6下移,压紧表带,微扩气缸3动作带动微扩柱4上移,对软表带9上的表带扣孔进行自动扩张;然后,手动或由丁字扣10自动落料装置在压板6上的落料孔7处放入丁字扣10;最后,微扩气缸3动作带动微扩柱4返回原位,预压气缸8动作带动压板6返回原位,表带孔自动收缩使得丁字扣10与软表带9组装在一起,即完成一次自动组装过程。
定位板5与微扩气缸3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用于限制微扩柱4上移的距离,避免表带扣孔扩张过大,放入丁字扣10后不能夹住导致丁字扣10松动掉落的情况。微扩柱4与微扩气缸3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限位结构可以为设置在连接板的上侧面或定位板5的下侧面的限位螺栓、限位板或其他可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限位结构为安装在定位板5下侧面的限位螺栓,可根据需要调节限位螺栓露出定位板5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通过在定位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压板和微扩柱,用于压紧软表带和对软表带上的表带扣孔进行微扩张,便于软表带与丁字扣的组装,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和质量一致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述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软表带进行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可压紧所述软表带的压板,所述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可对所述软表带上的表带扣孔进行扩张的微扩柱;
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软表带结构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开设有供所述微扩柱通过的通孔,所述压板开设有供丁字扣穿过的落料孔,所述微扩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丁字扣进行避让的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微扩柱上下移动的微扩动力装置,所述微扩柱连接在所述微扩动力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上下移动的预压动力装置,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预压动力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扩柱为圆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微扩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表带与丁字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丁字扣自动落料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