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训练考核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
背景技术:
野外实弹射击是军队最常见的军事训练科目,而报靶是射击的重要环节。人工报靶效率低,安全性差。野外实弹射击需要用到远距离通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打靶设备等器材,如何在不使用时将器材合理的存放便于在野外整体携带转移,同时在野外如何给相关设备提供足够的电源储备就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包括考核箱、上盖、键盘和液晶屏,考核箱上部设置有上盖,液晶屏设置于上盖上,键盘设置于考核箱上部;
所述考核箱包括电池储存腔、置物腔和支撑板,电池储存腔设置于置物腔上部,电池储存腔和置物腔之间固定有腔隔板,腔隔板为矩形状且匹配设置于考核箱中部,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支撑板为矩形状,支撑板设置于电池储存腔上部,电池储存腔内壁上部两侧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为矩形状,支撑板设置于支撑块上部之间,键盘设置于支撑板上部中间位置处;
所述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电池固定组件数量为两个,电池固定组件对称设置于电池储存腔两侧,蓄电池组设置于电池固定组件之间;
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上隔板槽、隔板入口、隔板和下隔板槽,上隔板槽开设于腔隔板底部,上隔板槽截面呈“t”状,上隔板槽从腔隔板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上隔板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腔隔板底部两侧,隔板入口开设于置物腔侧壁,隔板入口呈“t”状,隔板入口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置物腔侧壁两侧,隔板截面呈“t”状,隔板与隔板入口匹配设置,下隔板槽截面呈“t”状,下隔板槽开设于底板底部,下隔板槽从底板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下隔板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底板底部两侧,下隔板槽端部延伸至置物腔侧壁。
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和推板,固定板为矩形状,固定板一端与电池储存腔侧壁底部中间位置相固定连接,固定板一侧中部与弹簧一端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推板中部固定连接,推板为矩形状。
所述置物腔上部设置有腔隔板,置物腔底部设置有底板,置物腔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一,置物腔另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储物方便,易于携带,操作简单,有效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既可以通过液晶屏可以同步观测训练情况也可以通过考核箱进行器材的储存,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时,可以将拆卸的各种器材部件放置于考核箱内,电池储存腔内置电池可以在野外及时提供电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入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述的一种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包括考核箱1、上盖2、键盘31和液晶屏32,考核箱1上部设置有上盖2,上盖2与考核箱1上部一侧相铰接连接,液晶屏32设置于上盖2上,键盘31设置于考核箱1上部;
考核箱1包括电池储存腔11、置物腔12和支撑板13,电池储存腔11设置于置物腔12上部,电池储存腔11和置物腔12之间固定有腔隔板111,腔隔板111为矩形状且匹配设置于考核箱1中部,电池储存腔11内设置有蓄电池组112,蓄电池组112由若干蓄电池组成,支撑板13为矩形状,支撑板13设置于电池储存腔11上部,电池储存腔11内壁上部两侧固定有支撑块110,支撑块110为矩形状,支撑板13设置于支撑块110上部之间,键盘31设置于支撑板13上部中间位置处。
电池储存腔11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113,电池固定组件113数量为两个,电池固定组件113对称设置于电池储存腔11两侧,蓄电池组112设置于电池固定组件113之间,电池固定组件113包括固定板1131、弹簧1132和推板1133,固定板1131为矩形状,固定板1131一端与电池储存腔11侧壁底部中间位置相固定连接,固定板1131一侧中部与弹簧1132一端相固定连接,弹簧1132另一端与推板1133中部固定连接,推板1133为矩形状,电池固定组件113可以将蓄电池组112夹紧固定,从而避免蓄电池组112在移动过程中移位。
置物腔12上部设置有腔隔板111,置物腔12底部设置有底板131,置物腔12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一121,置物腔12另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二122。
置物腔12内设置有隔板组件123,隔板组件123包括上隔板槽1231、隔板入口1232、隔板1233和下隔板槽1234,上隔板槽1231开设于腔隔板111底部,上隔板槽1231截面呈“t”状,上隔板槽1231从腔隔板111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上隔板槽123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腔隔板111底部两侧,隔板入口1232开设于置物腔12侧壁,隔板入口1232呈“t”状,隔板入口1232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置物腔12侧壁两侧,隔板1233截面呈“t”状,隔板1233与隔板入口1232匹配设置,下隔板槽1234截面呈“t”状,下隔板槽1234开设于底板131底部,下隔板槽1234从底板131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下隔板槽1234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底板131底部两侧,下隔板槽1234端部延伸至置物腔12侧壁。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放置器材时可以先将器材配件等通过开口部一121和开口部二122放入置物腔12内,然后将隔板1233通过隔板入口1232从一侧插入置物腔12内,在上隔板槽1231的作用下隔板1233不移位,同时两侧的隔板1233将置物腔12内的器材从两侧限位,避免器材从置物腔12脱落,在需要使用键盘和屏幕进行观测时,可以将隔板1233从隔板入口1232拔出,然后将两个隔板1233依次插入两个下隔板槽1234内,因为下隔板槽1234的限位作用,因此两个隔板1233可以稳定的支撑考核箱1,这样此时两个隔板1233起到支腿支撑的作用,避免考核箱1受到野外泥泞、雨水地面的影响,同时也抬高了考核箱1的高度,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考核箱、上盖、键盘和液晶屏,考核箱上部设置有上盖,液晶屏设置于上盖上,键盘设置于考核箱上部;
所述考核箱包括电池储存腔、置物腔和支撑板,电池储存腔设置于置物腔上部,电池储存腔和置物腔之间固定有腔隔板,腔隔板为矩形状且匹配设置于考核箱中部,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支撑板为矩形状,支撑板设置于电池储存腔上部,电池储存腔内壁上部两侧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为矩形状,支撑板设置于支撑块上部之间,键盘设置于支撑板上部中间位置处;
所述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电池固定组件数量为两个,电池固定组件对称设置于电池储存腔两侧,蓄电池组设置于电池固定组件之间;
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上隔板槽、隔板入口、隔板和下隔板槽,上隔板槽开设于腔隔板底部,上隔板槽截面呈“t”状,上隔板槽从腔隔板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上隔板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腔隔板底部两侧,隔板入口开设于置物腔侧壁,隔板入口呈“t”状,隔板入口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置物腔侧壁两侧,隔板截面呈“t”状,隔板与隔板入口匹配设置,下隔板槽截面呈“t”状,下隔板槽开设于底板底部,下隔板槽从底板底部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下隔板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底板底部两侧,下隔板槽端部延伸至置物腔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和推板,固定板为矩形状,固定板一端与电池储存腔侧壁底部中间位置相固定连接,固定板一侧中部与弹簧一端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推板中部固定连接,推板为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野外射击训练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上部设置有腔隔板,置物腔底部设置有底板,置物腔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一,置物腔另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