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氨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气是合成氨工业中的重要原料,据监测,一般焦炉气中含有的氢气能够达到55%以上。但是焦炉气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氢气之外,还含有煤焦油、氨、硫、苯、萘等杂质。现有技术的焦炉气先经过粗脱塔除去其中的煤焦油、硫化物、苯、萘等杂质,然后再通过焦炉气压缩机后进行变压吸附,以提取纯净的氢气。提取出来的氢气中还含有微量氧气,会对合成氨催化剂有毒害作用,需要进一步通过脱氧槽脱氧。通过脱氧槽脱氧后的原料气再经过精脱硫装置脱硫后进入后续环节处理。现有技术的精脱硫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精脱硫设备里面的脱硫物质,但是其中的很多物质还能够使用,从而被浪费。同时,更换过程会停产,从而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资源、避免停产的的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
一种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包括预热炉、脱氧槽、第一精脱硫槽、第二精脱硫槽、第三精脱硫槽,所述预热炉内设有加热盘管,外界的焦炉气管道与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连通,加热盘管的出气口与脱氧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脱氧槽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和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进气阀,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进气阀,第一精脱硫槽和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与第三精脱硫槽的进气口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出气阀,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出气阀,第三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三进气阀,第三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三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精脱硫槽的出气口还与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四出气阀,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一精脱硫槽进入第二精脱硫槽;所述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五出气阀,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二精脱硫槽进入第一精脱硫槽。
优选的,所述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气体流量计,所述控制器与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阀、第三进气阀、第三出气阀、第四出气阀、第五出气阀电性连接,气体流量计设置在预热炉的加热盘管的出气口处,以采集焦炉气的流量信息,气体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采集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包括预热炉、脱氧槽、第一精脱硫槽、第二精脱硫槽、第三精脱硫槽。开始阶段先通过预热炉进行对焦炉气进行加热,在通过脱氧槽对焦炉气进行脱氧,之后根据焦炉气的流量以及硫化物的成分情况,选择适当的路径,通过第一精脱硫槽、第二精脱硫槽、第三精脱硫槽对焦炉气进行脱硫,从而制得纯净的氢气。同时,通过选择适当的路径,能够充分利用脱硫物质,避免脱硫物质更换带来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预热炉10、脱氧槽20、第一精脱硫槽30、第一进气阀301、第一出气阀302、第四出气阀303、第二精脱硫槽40、第二进气阀401、第二出气阀402、第五出气阀403、第三精脱硫槽50、第三进气阀501、第三出气阀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一种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包括预热炉10、脱氧槽20、第一精脱硫槽30、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三精脱硫槽50,所述预热炉10内设有加热盘管,外界的焦炉气管道与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连通,加热盘管的出气口与脱氧槽2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脱氧槽20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30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进气阀301,第二精脱硫槽40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进气阀401,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的出气口与第三精脱硫槽50的进气口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30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出气阀302,第二精脱硫槽40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出气阀402,第三精脱硫槽50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三进气阀501,第三精脱硫槽50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三出气阀50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精脱硫槽30的出气口还与第二精脱硫槽4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四出气阀303,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一精脱硫槽30进入第二精脱硫槽40;所述第二精脱硫槽40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3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五出气阀403,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二精脱硫槽40进入第一精脱硫槽30。
所述脱氧槽20中的催化剂,经过压缩机变压吸附后的焦炉气的温度较低,但是脱氧槽20又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预热炉10能够提高焦炉气的温度,从而有利于在脱氧槽20中除去氧气。焦炉气在被除去氧气后,经过第一精脱硫槽30、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三精脱硫槽50进行脱硫。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中放入的是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能够将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第三精脱硫槽50中放入的是氧化锌,能够将无机硫除去。
当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内的脱硫物质都比较充裕时,可以选择开启其中的一个精脱硫槽的进气阀,经过脱硫后再进入第三精脱硫槽50进行脱硫。当第一精脱硫槽30或第二精脱硫槽40中的一个脱硫物质不充裕时,那么就让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串联,先消耗不充裕的脱硫物质,等到脱硫物质消耗殆尽时,再更换精脱硫槽中的物质。如此,能够充分使用脱硫物质。同时,当焦炉气的流量较大时,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串联,也能够对焦炉气中的硫化物充分吸收,从而使氢气更加纯净。
进一步的,所述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气体流量计,所述控制器与第一进气阀301、第二进气阀401、第一出气阀302、第二出气阀402、第三进气阀501、第三出气阀502、第四出气阀303、第五出气阀403电性连接,气体流量计设置在预热炉10的加热盘管的出气口处,以采集焦炉气的流量信息,气体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采集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对各个阀门的控制,能够根据气体流量计采集的流量信息以及第一精脱硫槽30和第二精脱硫槽40内的脱硫物质的含量,使第一精脱硫槽30、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三精脱硫槽50形成不同的连接方式,例如第一精脱硫槽30、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三精脱硫槽50依次串联;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一精脱硫槽30、第三精脱硫槽50依次串联;第一精脱硫槽30与第三精脱硫槽50串联;第二精脱硫槽40和第三精脱硫槽50串联;第一精脱硫槽30与第二精脱硫槽40并联,再与第三精脱硫槽50串联,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环境,多样化脱硫。
例如,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如下:控制器设有基础流量参照值,气体流量计采集的实时流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时流量信息生成实时流量值,当实时流量值大于基础流量参照值时,控制器打开第一进气阀301、第三进气阀501、第三出气阀502、第四出气阀303,从而使第一精脱硫槽30、第二精脱硫槽40、第三精脱硫槽50串联,以使焦炉气中的硫化物能够被充分除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炉、脱氧槽、第一精脱硫槽、第二精脱硫槽、第三精脱硫槽,所述预热炉内设有加热盘管,外界的焦炉气管道与加热盘管的进气口连通,加热盘管的出气口与脱氧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脱氧槽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和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进气阀,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进气阀,第一精脱硫槽和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与第三精脱硫槽的进气口连通,以去除焦炉气中的无机硫,第一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出气阀,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出气阀,第三精脱硫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三进气阀,第三精脱硫槽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三出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脱硫槽的出气口还与第二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四出气阀,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一精脱硫槽进入第二精脱硫槽;所述第二精脱硫槽的出气口与第一精脱硫槽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设有第五出气阀,以控制焦炉气从第二精脱硫槽进入第一精脱硫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氨焦炉气干法脱硫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气体流量计,所述控制器与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阀、第三进气阀、第三出气阀、第四出气阀、第五出气阀电性连接,气体流量计设置在预热炉的加热盘管的出气口处,以采集焦炉气的流量信息,气体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采集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