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备制造加工过程中,零部件组装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一方面零部件组装效率对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零部件的组装质量是设备良品率的决定因素之一。
但是,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具有效率低下、人工依赖程度高、装配一致性差影响良品率的缺点,人工组装设备零部件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智能化的零部件组装加工方式,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具有部件检测功能,可自行筛选部件品质,夹持器可通过摄像头自行调整部件的装配位置,装配后有检测摄像头对装配效果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作业平台和机架,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的机架设置有作业平台,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供料机构位于作业平台一侧,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传送带,振动盘出料口连接传送带延伸至作业平台,传送带末端设置有部件检测部,所述的作业平台安装有组装检测部,所述的作业平台两侧设置有组装机构,所述的组装机构为多向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包括第一固件、第二固件、第三固件和基座,基座固定于机架上,第一固件一端与基座铰接连接,一端与第二固件铰接,第二固件与第三固件铰接,各固件铰接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三固件末端连接安装有夹持器和装配摄像头,装配摄像头设置于于夹持器外侧与第三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器外部套设有环形支架,支架内设有轴承,通过轴承,夹持器和环形支架活动连接,装配摄像头安装于环形支架上,镜头方向倾斜对准夹持器,环形支架向第三固件延伸设置有连接杆,与第三固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固件内设有第二旋转电机位于端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与夹持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向下与机架固定连接,电机动作带动基座旋转进而旋转整个机械臂。
进一步的,所述的部件检测部设置有两个显微摄像头,摄像头镜头方向相对,上下倾斜设置,使摄像头画面能够观测到部件顶部,侧面和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部件检测部连接设置有部件回收盒,回收盒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体,盒体与部件检测部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器套设有绝缘护套,防止静电影响装配部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式组装工艺,在减少对人工依赖程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各项检测部件进行检测,从而提升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夹持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部件a、机架1、作业平台2、组装检测部21、控制箱3、机械臂4、夹持器41、环形支架411、装配摄像头412、绝缘护套413、基座42、第一旋转电机421、第一固件43、第二固件44、第三固件45、第二旋转电机451、振荡盘5、传送带51、部件检测部6、显微摄像头61、回收盒7、传感器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说明书的阐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因此,本文中实用新型构思的实践并不唯一限于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和附图中的举例说明,此外附图并不是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作业平台2和机架1,所述机架1侧面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的机架1设置有作业平台2,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供料机构位于作业平台2一侧,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5和传送带51,振动盘5出料口连接传送带51延伸至作业平台2,传送带51末端设置有部件检测部6,所述的作业平台2安装有组装检测部21,所述的作业平台2两侧设置有组装机构,所述的组装机构为多向自由度机械臂4,机械臂4包括第一固件43、第二固件44、第三固件45和基座42,基座42固定于机架1上,第一固件43一端与基座42铰接连接,一端与第二固件44铰接,第二固件44与第三固件45铰接,各固件铰接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三固件45末端连接安装有夹持器41和装配摄像头412,装配摄像头412设置于于夹持器41外侧与第三固件4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器41为夹爪型夹持器41,但不局限于此类夹持器41,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夹持器41可以为真空吸附式夹持器41等其他具有夹持作用的夹持器41。
夹持器41外部套设有环形支架411,支架内设有轴承,通过轴承,夹持器41和环形支架411活动连接,装配摄像头412安装于环形支架411上,镜头方向倾斜对准夹持器41,环形支架411向第三固件45延伸设置有连接杆,与第三固件45连接。
第三固件45内设有第二旋转电机451位于端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与夹持器41固定连接。
基座42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向下与机架1固定连接,电机动作带动基座42旋转进而旋转整个机械臂4。
部件检测部6设置有两个显微摄像头61,摄像头镜头方向相对,上下倾斜设置,上部的摄像头识别部件上部和侧面,下部摄像头识别部件底部和侧面。
部件检测部6连接设置有部件回收盒7,回收盒7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体,盒体与部件检测部6侧面固定连接,回收盒7上部设置有高度传感器71,不良部件堆积较多触发传感器71进行报警提醒。
夹持器41套设有绝缘护套413,防止产生的静电影响装配部件。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首先,将不同部件放入振荡盘,振荡盘将部件传送至传送带51,控制箱3控制左右机械臂4旋转至传送带51出料口夹取部件。
然后,机械臂4旋转至部件检测部6,使部件位于检测区域,机械臂4第三固件45内设的第二旋转电机451旋转带动夹持器41旋转,使摄像头检测整个部件是否有缺损或裂纹等问题,若部件为不良品则放入回收盒7内,若部件合格则旋转至作业平台2进行装配,装配时,装配摄像头412先对部件的正反位置进行确认,位置若是反的,则第二电机旋转夹持器41,使部件旋转至正确位置。
最后,装配后,组装检测部21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图像检测,以确定部件装配到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1.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作业平台和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的机架设置有作业平台,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供料机构位于作业平台一侧,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传送带,振动盘出料口连接传送带延伸至作业平台,传送带末端设置有部件检测部,所述的作业平台安装有组装检测部,所述的作业平台两侧设置有组装机构,所述的组装机构为多向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包括第一固件、第二固件、第三固件和基座,基座固定于机架上,第一固件一端与基座水平旋转连接,一端与第二固件铰接,第二固件与第三固件铰接,各固件铰接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三固件末端连接安装有夹持器和装配摄像头,装配摄像头设置于于夹持器外侧与第三固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器外部套设有环形支架,支架内设有轴承,通过轴承,夹持器和环形支架活动连接,装配摄像头安装于环形支架上,镜头方向倾斜对准夹持器,环形支架向第三固件延伸设置有连接杆,与第三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固件内设有第二旋转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与夹持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内设有有第一旋转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部件检测部设置有两个显微摄像头,摄像头镜头方向相对,上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部件检测部连接设置有部件回收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部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器套设有绝缘护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