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76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属于警用防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击枪由于发射速度迅猛,强烈的冲撞会造成电击枪发射对方瞬间倒地,已现发生很多意外摔倒致死案例;

    而弹射式的抓捕网很多情况下不能网住,甚至可自行迅速解脱;

    弹射捆绑器产品只有捆绑功能,单纯捆绑不带电击下目标人员在活动状态时容易松脱或自行解绑,这样就会捉襟见肘,显得力不从心等缺陷。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捆绑钩住目标并放出高压脉冲电流的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包括:外壳(101)以及设置于外壳(101)上的推制(200)、激光瞄准器(201)、弹头(300),所述推制(200)固定于主体外壳(101)的滑槽(101-3)内,且弹头(300)套入主体外壳(101)内,弹头弹夹(308)的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卡住主体外壳(101)上的左槽(101-1)和右槽(101-2),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能够将弹头(300)拔出,脱离主体外壳(101);此外,弹射开关(400)的第一定位孔(400-1)和第二定位孔(400-2)将第一推力弹簧(501)和第二推力弹簧(502)压缩固定于主体外壳(101)对应的第一定位柱(101-4)和第二定位柱(101-5),激光瞄准器(201)和电池(202)通过线路板(203)用螺丝固定于推制(200)内。

    优选的是,所述弹头(300)包括: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和刺针(309),分别装在弹道体(306)的第一固定区域(306-2)、第二固定区域(306-1)、第三固定区域(306-3)和第四固定区域(306-4)内,弹头弹夹(308)由弹夹压块(311)压住,并由弹夹保险开关(310)锁住弹道体(306),并由弹夹门(312)盖住。

    优选的是,还设置有捆绑电击器(100),其包括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导线(307)连通导电病用于捆绑目标的作用,高压放电由第二电池(304-1)和控制模组(304-2)、升压线圈(304-4)、导线(307)、整流板(303-1)、储能电容(303-2)、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弹道体(306)将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刺针(309)、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固定,并装入弹头弹夹(308)内组成弹头(300),其中,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的装配位置互为10度摆放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4a-图4c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弹头(300)的结构图;

    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6a-图6c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的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它属于警用防暴器。其解决目前抓捕网和捆绑器只捆绑不带电击下目标人员容易松脱或自行解绑,这样就会捉襟见肘,显得力不从心等缺陷,它主要包括激光瞄准器,电池,带高压电钩针,弹头,外壳;其中,

    激光瞄准器(201),用于指示目标位置;

    电池(200),激光瞄准器供电;

    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用于捆绑钩住目标并放出高压脉冲电流;

    弹头(300),用于固定一对带高压电钩针和提供动能的器件、触发机构;

    外壳(101),用于保护和固定以上各个模块和机构部件,提供控制、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

    各部件连接关系:推制(200)固定于主体外壳(101)的滑槽(101-3)内,弹头(300)套入主体外壳(101)内,直到弹头弹夹(308)的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卡住主体外壳(101)上的左槽(101-1)和右槽(101-2)后固定,按住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可将弹头(300)拔出,脱离主体外壳(101)(图1)。弹射开关(400)的第一定位孔(400-1)和第二定位孔(400-2)将第一推力弹簧(501)和第二推力弹簧(502)压缩固定于主体外壳(101)对应的第一定位柱(101-4)和第二定位柱(101-5)(图2a-图2b。激光瞄准器(201)和电池(202)通过线路板(203)用螺丝固定于推制(200)内(图3a-图3b)。

    弹头(300)内部连接关系: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和刺针(309),分别装在弹道体(306)的第一固定区域(306-1)、第二固定区域(306-2)、第三固定区域(306-3)和第四固定区域(306-4)内,再装入弹头弹夹(308),由弹夹压块(311)压住,并由弹夹保险开关(310)锁住弹道体(306),最后由弹夹门(312)盖住(图4a-图4c)。

    带高压电钩针组合内部连接关系,由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之间有导线(307)连通导电还用于捆绑目标的作用,高压放电由第二电池(304-1)和控制模组(304-2)、升压线圈(304-4)、导线(307)、整流板(303-1)、储能电容(303-2)、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构成(图4a-图4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电击器(100),包括:由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之间有导线(307)连通导电和同时用于捆绑目标的作用,由第二电池(304-1)和控制模组(304-2)、升压线圈(304-4)、导线(307)、整流板(303-1)、储能电容(303-2)、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构成,射向目标捆绑住后通过捆绑目标产生高压放电回路。

    具体结构以弹道体(306)为主,将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刺针(309)、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固定,并装入弹头弹夹(308)内组成弹头(300),其中,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的装配位置互为10度摆放固定(图4)。弹头(300)套入主体外壳(101)内并由弹头弹夹(308)的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卡住主体外壳(101)上的左槽(101-1)和右槽(101-2)后为固定好,此为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在整合状态。

    将弹射开关(400)拔向弹头(300)的反方向到主体外壳(101)的卡位101-3“哒”卡住为止(图5a-图5b),当推制(200)向弹头(300)方向推进并推开弹夹保险开关(310),弹道体(306)解锁,激光瞄准器(201)射出激光点并指示住目标,此时在推制(200)下隐藏的发射开关(101-4)露出,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为待发射状态(图6a-图6b)。

    具体的弹射捆绑原理,按下发射开关(101-4),弹射开关(400)离开卡位101-3,第一推力弹簧(501)和第二推力弹簧(502)马上释放压力将弹射开关(400)快速推向弹头(300)方向,并撞击的弹道体(306)的第一固定区域(306-1),将弹道体(306)整体向弹夹压块(311)移动,由于钢瓶(305)被弹夹压块(311)挡住,钢瓶(305)在弹道体(306)的压逼作用力下,钢瓶(305)被刺针(309)刺穿,钢瓶(305)内的压缩气体瞬间排放产生高压气体对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产生推力并撞开弹夹门(312),带住导线(307)射出弹头(300)冲向目标。由于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的装配位置互为10度摆放固定,所以射向目标过程中距离拉大,当导线(307)撞到目标后将拖住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在惯性运动作用下将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围绕目标互相反向旋转远动直到导线(307)拉紧为止,并由第一钩针(303-3)、第二钩针(304-3)钩住目标,达到对目标捆绑目的。

    具体的电击原理,当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和导线(307)射出弹头(300)后,内置的开关即起动工作,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在导线(307)连接下使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之间产生5kv的电压,通过钩住目标后形成高压放电回路,达到捆绑钩住目标并放出高压脉冲电流的目的。

    具体的弹射捆绑原理,按下发射开关(101-4),弹射开关(400)离开卡位(101-3),第一推力弹簧(501)和第二推力弹簧(502)马上释放压力将弹射开关(400)快速推向弹头(300)方向,并撞击弹道体(306)的306-1,将弹道体(306)整体向弹夹压块(311)移动,由于钢瓶(305)被弹夹压块(311)挡住,钢瓶(305)在弹道体(306)的压逼作用力下,钢瓶(305)被刺针(309)刺穿,钢瓶(305)内的压缩气体瞬间排放产生高压气体对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产生推力并撞开弹夹门(312),带住导线(307)射出弹头(300)冲向目标。由于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的装配位置互为10度摆放固定,所以射向目标过程中距离拉大,当导线(307)撞到目标后将拖住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在惯性运动作用下将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围绕目标互相反向旋转远动直到导线(307)拉紧为止,并由第一钩针(303-3)、第二钩针(304-3)钩住目标,达到对目标捆绑目的。

    具体的电击原理,当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和导线(307)射出弹头(300)后,内置的开关即起动工作,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在导线(307)连接下使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之间产生5kv的电压,通过钩住目标后形成高压放电回路,达到捆绑钩住目标并放出高压脉冲电流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1)以及设置于外壳(101)上的推制(200)、激光瞄准器(201)、弹头(300),所述推制(200)固定于主体外壳(101)的滑槽(101-3)内,且弹头(300)套入主体外壳(101)内,弹头弹夹(308)的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卡住主体外壳(101)上的左槽(101-1)和右槽(101-2),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能够将弹头(300)拔出,脱离主体外壳(101);此外,弹射开关(400)的第一定位孔(400-1)和第二定位孔(400-2)将第一推力弹簧(501)和第二推力弹簧(502)压缩固定于主体外壳(101)对应的第一定位柱(101-4)和第二定位柱(101-5),激光瞄准器(201)和电池(202)通过线路板(203)用螺丝固定于推制(2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头(300)包括: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和刺针(309),分别装在弹道体(306)的第一固定区域(306-2)、第二固定区域(306-1)、第三固定区域(306-3)和第四固定区域(306-4)内,弹头弹夹(308)由弹夹压块(311)压住,并由弹夹保险开关(310)锁住弹道体(306),并由弹夹门(312)盖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捆绑电击器(100),其包括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导线(307)连通导电病用于捆绑目标的作用,高压放电由第二电池(304-1)和控制模组(304-2)、升压线圈(304-4)、导线(307)、整流板(303-1)、储能电容(303-2)、第一钩针(303-3)和第二钩针(304-3)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体(306)将带压缩气体的钢瓶(305)、刺针(309)、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固定,并装入弹头弹夹(308)内组成弹头(300),其中,第一带高压电钩针(303)和第二带高压电钩针(304)的装配位置互为10度摆放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致命性弹射捆绑电击器,包括:外壳(101)以及设置于外壳(101)上的推制(200)、激光瞄准器(201)、弹头(300),所述推制(200)固定于主体外壳(101)的滑槽(101‑3)内,且弹头(300)套入主体外壳(101)内,弹头弹夹(308)的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卡住主体外壳(101)上的左槽(101‑1)和右槽(101‑2),左弹扣(308‑1)和右弹扣(308‑2)能够将弹头(300)拔出。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斌;廖占恩;苏文宇;孙卓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越飞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7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