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弹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兵器的迅猛发展,要求常规弹药器材的威力越来越大,射击精度越来越高,因此弹丸的口径和装药量也呈现大趋势,所有这些都为点火装置的设计增加了难度。传统的点火装置采用底火在赛珞珞管底部的点火方式,在点火的同时赛珞珞管内部的压力迅速不均匀增大,初速较低,影响内弹道的稳定性,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作战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包括传火管和发火装置;并在所述发火装置内部装有底火5和药剂4。
所述发火装置置于传火管约中心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传火管由赛珞珞管和药剂2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赛珞珞管内装填的药剂2为点火药2号大粒黑;所述点火药剂采用颗粒状装填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发火装置包括:盖帽3、药剂4、电点火头5和壳体6,所述盖帽3和所述壳体6为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发火装置内装填的药剂4为点火药3号小粒黑。
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将发火装置置于赛珞珞管约中心位置,在点火时,发火装置向两个方向同时传火,由于传火方向的双方向作用,使弹丸内部点火压力降低,增大了初速,从而稳定了内弹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件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或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一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赛珞珞管,2.2号大粒黑,3.盖帽,4.3号小粒黑,5.电点火头,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目前,弹丸的点火方式多为底端点火,压力较高,初速较低,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作战任务。本发火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底火将发火信号传到下一级,将自制的发火装置置于传火管约中心位置,点火时,有力的将火焰气体双向传播,弹丸内部的气体压力有效降低,内弹道更为稳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点火装置包括:赛珞珞管、2号大粒黑、盖帽、3号小粒黑、电点火头、壳体;所述的电点火头穿过盖帽,适量的3号小粒黑填入壳体中,壳体两端先后与盖帽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密封体称为发火装置;将发火装置放于赛珞珞管的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装入适量2号大粒黑,在电点火头接收到电起爆信号后,先点燃3号小粒黑后点燃2号大粒黑,燃烧产生的火焰逐级放大迅速向点火装置两端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药剂2为大粒黑,大粒黑采用装填结构,传火管壳体1材质为赛珞珞,并且,采用制式卷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赛珞珞管(1)、2号大粒黑(2)、盖帽(3)、3号小粒黑(4)、电点火头(5)、壳体(6);所述的电点火头(5)穿过盖帽(3),适量的3号小粒黑(4)填入壳体(6)中,壳体(6)两端先后与盖帽(3)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密封体称为发火装置;将发火装置放于赛珞珞管(1)的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装入适量2号大粒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火装置放置在赛珞珞管(1)内部约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赛珞珞管(1)在约中心位置剪开,将发火装置的导线从剪开后的赛珞珞管(1)壳底部穿出,发火装置另一端插入另一部分装有2号大粒黑(2)的赛珞珞管(1)口部,插入深度8mm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丸上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点火装置总长度可小范围调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