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95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行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箱包中的一类。它包括有箱体、伸缩拉杆和箱包底轮,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广泛使用。旅行箱有着漫长的历史。旅行箱,从仅供容纳衣物的木箱、大皮箱,到如今形态各异的便携式手提箱、拉杆箱,人们手中的旅行箱在不断演进。在旅行中遇到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像在火车站等地点候车时,找个座椅不是件容易事,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附有座椅功能的旅行箱,但是通常是适应儿童或者体重较轻的人使用,承受过大的重量旅行箱的轮子很容易损坏。其次附加了座椅结构的旅行箱重量增大,增加了使用者行走时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拖动力度,同时能够临时充当座椅的旅行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拉杆,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固定套筒,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套筒滑动配合,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固定套筒的上部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支撑杆、连杆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套筒的两侧的两个分架;所述分架的一端与固定套筒铰接,另一端设有滚轮,两个分架在设有滚轮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背部铰接,铰接点位箱体背部上靠近其底部的位置,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或分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座板与固定套筒倾斜有一定角度,当活动支架撑开时,座板与底面平行,旅行者可以坐在座板上休息。

    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可折叠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位于所述固定套筒与活动支架之间,所述收纳袋的形状为三棱柱形或圆柱形,其端部设有开口。活动支架撑开之后,收纳袋内可以放置使用者的双肩包、手提包之类的物品。由于支撑杆可对收纳袋起支撑作用,收纳袋不会拖到地面上。

    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与活动支架形状匹配的凹槽。活动支架收回时固定在凹槽中。

    所述支撑杆与连杆或分架通过锁扣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箱体或活动支架的滚轮上设有抱死机构。使滚轮停止旋转,防止旅行箱的在重力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旅行箱在活动支架撑开后,与支撑杆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较为稳固,可以承载较大的重量,使旅行者可以坐靠在旅行箱上休息。同时,活动支架撑开后,该旅行箱着地的前后轮间距较大,使旅行者在拖动时不需要给旅行箱提供向上的拉力,因此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活动支架撑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1和拉杆3,所述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套筒2,所述拉杆3与所述固定套筒2滑动配合,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滚轮4,所述固定套筒2的上部设有活动支架5,所述活动支架5包括支撑杆51、连杆52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套筒2的两侧的两个分架53;所述分架5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套筒2铰接,可以绕铰接轴进行转动,另一端设有滚轮4。两个分架53在设有滚轮4的一端也即着地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52相连接。连杆52使两个分架53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撑杆51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背部铰接,铰接点位箱体1背部上靠近其底部的位置,支撑杆51的另一端与连杆52或分架53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6。座板6与固定套筒2倾斜有一定角度,当活动支架5撑开时,座板6与底面平行,旅行者可以坐在座板6上休息。

    所述箱体1的背部设有可折叠的收纳袋7,所述收纳袋7位于所述固定套筒2与活动支架5之间,所述收纳袋7的形状为三棱柱形或圆柱形,其端部设有开口71。活动支架5撑开之后,收纳袋7内可以放置使用者的双肩包、手提包之类的物品。由于支撑杆51可对收纳袋7起支撑作用,收纳袋7不会拖到地面上。

    所述箱体1的背部设有与活动支架5形状匹配的凹槽11。活动支架5收回时固定在凹槽11中。

    所述支撑杆51与连杆52或分架53通过锁扣54进行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先将活动支架5打开,再将支撑杆51向下旋转。支撑杆51的连接端与箱体1的背部可相对转动。支撑杆51自由端上的锁扣54的扣件打开,与分架53或连杆52上的固定件扣在一起。活动支架5打开固定后,箱体1背部的收纳袋7失去束缚便会自由铺展开。拉开收纳袋7端部拉链,便可将旅行者身上携带的小件物品放入其中,减轻旅行者的负担。

    所述箱体1或活动支架5的滚轮4上设有抱死机构41。使滚轮4停止旋转,防止旅行箱的在重力下滑动。

    该旅行箱在活动支架5撑开后,与支撑杆51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较为稳固,可以承载较大的重量,使旅行者可以坐靠在旅行箱上休息。同时,活动支架5撑开后,该旅行箱着地的前后轮间距较大,使旅行者在拖动时不需要给旅行箱提供向上的拉力,拖动更省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拉杆,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固定套筒,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套筒滑动配合,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的上部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支撑杆、连杆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套筒的两侧的两个分架;所述分架的一端与固定套筒铰接,另一端设有滚轮,两个分架在设有滚轮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背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杆或分架可拆卸连接,该旅行箱在活动支架撑开后,旅行箱、活动支架和支撑杆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可折叠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位于所述固定套筒与活动支架之间,所述收纳袋的形状为三棱柱形或圆柱形,其端部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与活动支架形状匹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连杆或分架通过锁扣进行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活动支架的滚轮上设有抱死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拉杆,箱体的背部设有固定套筒,拉杆与固定套筒滑动配合,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固定套筒的上部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包括支撑杆、连杆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套筒的两侧的两个分架;分架的一端与固定套筒铰接,另一端设有滚轮,两个分架在设有滚轮的一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支撑杆的一端与箱体的背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杆或分架可拆卸连接。该旅行箱在活动支架撑开后,与支撑杆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可以承载较大的重量。活动支架撑开后,该旅行箱着地的前后轮间距较大,拖动时更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6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