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起爆领域,具体涉及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导爆管雷管在矿山爆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来起爆导爆管雷管的起爆装置也多种多样,但这些起爆装置在外形上都是“盒”式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使用时必须把起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操作。
并且,在使用时,现有的起爆装置不能快速便捷的将其内的击发针快速的从起爆装置中取出,使用效率较低,不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起爆装置不能快速的取出击发针,使用效率较低,目的在于提供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解决起爆装置中击发针快速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包括起爆装置以及击发针,起爆装置内部为中空,起爆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的连接腔,连接腔在起爆装置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击发针一端位于连接腔内,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位于起爆装置内,连接腔在起爆装置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腔位置的遮挡板,起爆装置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水平的内部为空腔的通道腔,通道腔的一端贯穿起爆装置的侧面,另一端位于起爆装置内,连接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通道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上设置有螺纹,起爆装置内连接有螺纹杆;
连接腔通过螺纹杆插入通道腔及第三通孔,并与第三通孔螺纹连接来固定在起爆装置内。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击发针通过第二通孔初步的固定在连接腔中,在安装时,将连接腔以及其内的击发针通过第一通孔放置在起爆装置内,放置后,此时通道腔与连接腔中的第三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通过插入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三通孔中的螺纹层螺纹连接,进而将起爆装置与连接腔固定连接起来,防止连接腔从起爆装置内滑出。需要更换击发针时,直接旋转取出螺纹杆,使螺纹杆与连接腔分离,即可快速的将连接腔从起爆装置中取出,进而快速的对击发针进行更换,使用效率更高。
优选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螺纹杆插入第三通孔的一端与击发针的外层薄壁金属管相互接触。插入螺纹杆对连接腔和起爆装置进行固定,同时,本装置将螺纹杆的长度设置长一点儿,即可在螺纹杆连接连接腔和起爆装置时,进一步的对击发针的侧面进行固定,进而使其更加稳固的固定在连接腔中,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效率。
优选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通道腔内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同的螺纹层。通道腔内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同的螺纹层,进而在插入螺纹杆时,直接旋转螺纹杆对其进行移动,同时,这样的结构螺纹杆与起爆装置之间能固定的更加稳固,进而对于连接腔和起爆装置也能更好的进行固定。
具体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螺纹杆与击发针相接触的一端为圆弧状。通过螺纹杆的圆弧状的一端与击发针相接触,这样在接触时,能更加稳固的对击发针进行固定,提高使用效率。
进一步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连接腔位于起爆装置内时,通道腔的一端与连接腔的侧面相接触。两个通道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通道的宽度相同,这样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连接腔的固定会更稳固,防止发生松动。
优选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第二通孔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和橡胶层。第二通道对击发针进行初步的固定,在固定时,通过海绵层和橡胶层进行固定,不仅能较为稳固的对击发针进行固定,同时,也不会对击发针造成损坏。
具体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螺纹杆与第三通孔连接时,遮挡板与起爆装置外侧面相接触。遮挡板与起爆装置外侧面相接触,这样的操作也是为了使连接腔固定更加稳固,提高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本装置能快速便捷的更换击发针,更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本装置能更加稳固的对击发针进行固定,并且没有繁杂的结构,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3、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本装置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更便于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起爆装置,2-击发针,3-连接腔,4-遮挡板,5-通道腔,6-第三通孔,7-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包括起爆装置1以及击发针2,起爆装置1内部为中空,起爆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的连接腔3,连接腔3在起爆装置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击发针2一端位于连接腔3内,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位于起爆装置1内,连接腔3在起爆装置1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腔3位置的遮挡板4,起爆装置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水平的内部为空腔的通道腔5,通道腔5的一端贯穿起爆装置1的侧面,另一端位于起爆装置1内,连接腔3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通道腔5相对应的第三通孔6,第三通孔6上设置有螺纹,起爆装置1内连接有螺纹杆7;
连接腔3通过螺纹杆7插入通道腔5及第三通孔6,并与第三通孔6螺纹连接来固定在起爆装置1内。
实施例2
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纹杆7插入第三通孔6的一端与击发针2的外层薄壁金属管相互接触。通道腔5内设置有与第三通孔6相同的螺纹层。螺纹杆7与击发针2相接触的一端为圆弧状。连接腔3位于起爆装置1内时,通道腔5的一端与连接腔3的侧面相接触。第二通孔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和橡胶层。螺纹杆7与第三通孔6连接时,遮挡板4与起爆装置1外侧面相接触。
起爆装置上设置有电源开关、负电极柱、正电极柱,击发针2插入到负电极柱和正电极柱的中心孔内,外层薄壁金属管只与负电极柱接触,中心细金属丝只与正电极柱接触,这时发光二极管亮起,同时打开电源,直流振荡升压模块开始工作,为储能电容充电,储能电容被充到2000v电压时,将导爆管插在击发针上,按下起爆开关,储能电容内存储的高压电能迅速通过击发针放电,产生高能电火花将导爆管雷管起爆。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击发器采用锂电池供电,大功率mos管产生高频脉冲,pmv过滤杂波,使电路低压转为高压,高性能储能电容储存电压,达到电路设计指标后释放,实现远程击发导爆管。
使用前,在接线柱(即负电极柱、正电极柱)上接上击发针,按下放炮按钮,已泄放掉上次放炮时的剩余能量。在导爆管网络连接好待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由爆破人员先从击发点铺设爆破母线至安全地点,先将击发针短接后,插入传爆导爆管的接口处,再将爆破母线连接在击发器的接线柱上。将钥匙插入电源开关,将电源开关钥匙拧到工作的位置,电源指示灯亮起,击发器开始工作,10秒左右,准爆指示灯亮起,立即将钥匙开关拧到泄放位置后按下击发按钮,爆破网络即可完成爆破,取下钥匙,整个爆破工作完成。爆破母线与接线柱和击发针连接应牢固可靠。电量不足时,可将充电器直接插入充电接口,充电指示灯由红灯变为绿灯后,表明电量已充足,可将充电器移除。
在爆破网络连接时,击发针与传爆管接口应放于较为安全位置,建议前端与爆破15~20米,避免飞石砸损,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击发针进行保护。击发针每次使用时,应检查针头部位有无沾水、沾油,插入检查合格的导爆管,击发针和导爆管连接应牢固,导爆管不能进水、无药、油和杂质等确保发火可靠性。
击发器起爆由接线柱外接可重复使用的爆破母线实现,每次爆破可以节省大量导爆管,提高了远程击发可靠性、安全性。
本击发器外壳坚固,具有发火率高,充放电速度快,外接母线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为用户降低使用成本等特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爆装置(1)以及击发针(2),起爆装置(1)内部为中空,起爆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的连接腔(3),连接腔(3)在起爆装置(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击发针(2)一端位于连接腔(3)内,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位于起爆装置(1)内,连接腔(3)在起爆装置(1)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腔(3)位置的遮挡板(4),起爆装置(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水平的内部为空腔的通道腔(5),通道腔(5)的一端贯穿起爆装置(1)的侧面,另一端位于起爆装置(1)内,连接腔(3)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通道腔(5)相对应的第三通孔(6),第三通孔(6)上设置有螺纹,起爆装置(1)内连接有螺纹杆(7);
连接腔(3)通过螺纹杆(7)插入通道腔(5)及第三通孔(6),并与第三通孔(6)螺纹连接来固定在起爆装置(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螺纹杆(7)插入第三通孔(6)的一端与击发针(2)的外层薄壁金属管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通道腔(5)内设置有与第三通孔(6)相同的螺纹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螺纹杆(7)与击发针(2)相接触的一端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腔(3)位于起爆装置(1)内时,通道腔(5)的一端与连接腔(3)的侧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通孔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和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击发针的导爆管击发器,其特征在于,螺纹杆(7)与第三通孔(6)连接时,遮挡板(4)与起爆装置(1)外侧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