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32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格栅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格栅一般由电镀框、塑料本体、连接电镀框和塑料本体的安装条装配而成。装配时,先将电镀框、塑料本体、安装条进行预安装,人工检查合格后,再将预安装好的格栅放置在气压工装的下压模上,然后再通过启动上压模向格栅移动,使电镀框和塑料本体上的卡扣压紧,完成格栅装配固定。

    如公告号为cn204954309u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格栅亮条压紧装置,包括方管机架,其特征在于:方管机架上设有产品靠模工装,产品靠模工装正上方设有一个架子,架子上设有一个的平板,平板上设有压紧靠模、压紧机构和压紧气缸。

    上述技术通过气缸驱动压紧靠模下压,实现亮条与格栅的自动压紧,提高了格栅的装配效率。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压紧靠模是直接压在亮条和格栅上,当气缸的驱动力过大时,格栅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格栅的外观和质量,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格栅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进气格栅的压紧装置,可降低气缸驱动力过大时格栅发生损伤的概率,对格栅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格栅的下压模、设置在下压模上方的多个上压模以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上压模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于多个上压模的升降板和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气缸,所述升降板下方设有与上压模连接安装板,安装板和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上压模上固连有两根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竖直穿过安装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连接杆可相对安装板发生上下滑移;所述上压模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两个始终呈压缩状态的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格栅安装至下压模上,然后启动气缸驱动升降板和多个上压模朝向格栅移动,多个上压模对格栅进行多点的压紧,进而使电镀框和塑料本体上的卡扣压紧,完成格栅的装配固定。当气缸驱动升降板下移的驱动力过大时,上压模和两根第二连接杆将竖直向上发生滑动,并压缩缓冲弹簧,进而将一部分的能量转变成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减少上压模对格栅造成的损伤,对格栅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同轴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并抵紧于连接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的设置增大了安装板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第二连接杆的滑动更加平稳,同时也减少了上压模在压紧格栅时发生倾斜概率,有利于提高格栅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上压模之间设有一块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上开设有供两根第二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抵接板可滑动连接于两根第二连接杆上,所述抵接板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连接管和缓冲弹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可对连接管和缓冲弹簧进行了阻隔,避免了缓冲弹簧在收缩时套设在连接管下端外壁上的情况,进而使两个缓冲弹簧可一直保持于相同的压缩程度,使上压模在压紧格栅时压实力始终保持均匀,有利于提高格栅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模上开设有多条与格栅的安装条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设置增加了下压模与格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格栅在被压紧过程中受到的压强,进而降低了格栅发生损坏的情况,对格栅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此外,由于卡槽是与格栅上的安装条相互配合,当操作者在将格栅放置在下压模上时,操作者只需将格栅上的安装条卡接在对应的卡槽上即可,进而方便了操作者对格栅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扩口设置,增大了卡槽槽口处的区域,进而使格栅能更顺利地安装于下压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可对缓冲弹簧的形变方向进行限制,使两个缓冲弹簧的只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使上压模在压紧格栅时压实力始终保持均匀,有利于提高格栅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与格栅接触的第一保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压模对格栅的压紧力过大时候,第一保护垫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增大了上压模与格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格栅在被压紧过程中受到的压强,进而降低了格栅发生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模上设置有柔软的第二保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压模对格栅的压紧力过大时候,柔软的第二保护垫在格栅的压紧作用下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可增大与格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格栅在被压紧过程中受到的压强,进而降低了格栅发生损坏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第二连接杆、螺母和缓冲弹簧的设置,可将多余压紧力的能量转变成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减少上压模对格栅造成的损伤;

    2.连接管和抵接板的设置,不仅减少了上压模在压紧格栅时发生倾斜概率,同时还可使上压模在压紧格栅时压实力始终保持均匀,有利于提高格栅的加工质量;

    3.卡槽、第一保护垫和第二保护垫的设置,可增大格栅与上压模、下压模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格栅在被压紧过程中受到的压强,进而降低了格栅发生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板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格栅;3、下压模;4、安装条;5、卡槽;6、夹钳;7、上压模;8、升降机构;81、升降板;82、气缸;9、第一保护垫;10、第二保护垫;11、安装板;12、第一连接杆;13、连接管;14、第二连接杆;15、螺母;16、抵接板;17、通孔;1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用于进气格栅的压紧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放置格栅2的下压模3,下压模3上开设有多条让格栅2上的安装条4嵌入的卡槽5,卡槽5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压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将格栅2压紧在下压模3上的夹钳6、设置在下压模3上且的多个上压模7,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上压模7朝向格栅2运动的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包括连接于多个上压模7的升降板8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升降板81上下升降的气缸82,气缸82通过气管与气泵(图中未示出)相连。操作者将格栅2放置在下压模3上,然后通过夹钳6将格栅2压紧于下压模3,再启动气缸82驱动多个上压模7同步向格栅2移动并压紧格栅2,进而实现对格栅2的压紧。

    参照图1和图2,上压模7上固定连接有与格栅2接触的第一保护垫9,下压模3上也固定连接有与格栅2接触的第二保护垫10,第一保护垫9和第二保护垫10均由柔软的橡胶材质制成。上压模7对格栅2的压紧力过大时,第一保护垫9和第二保护垫10均可对格栅2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进而降低了格栅2发生损坏的概率。

    两个上压模7的上方设有一块安装板11,安装板11和升降板81之间设置有一根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的上端与升降板8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2的下端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安装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圆管状的连接管13,安装板11两端上的两个连接管13相互平行且呈间隔设置,且连接管13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板11的上下两表面。上压模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平行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杆14,两根第二连接杆14的上端均竖直向上延伸,并分别穿过安装板11一端上的两个连接管13,第二连接杆14穿过连接管13一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5。上压模7的上方设置有一块抵接板16,抵接板16上开设有让两根第二连接杆14穿过的通孔17,抵接板16可上下滑动于两根第二连接杆14上。两根第二连接杆14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始终呈收缩状态的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的上端与抵接板16的下表面抵接,缓冲弹簧18的下端与上压模7的上表面抵接。当上压模7对格栅2的压紧力过大时,上压模7和第二连接杆14将向上发生滑移,缓冲弹簧18便会进一步被压缩,进而将多余的压紧力的能量转变成缓冲弹簧18的弹性势能,以减少上压模7对格栅2造成的损伤。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格栅2放置在下压模3上,然后通过夹钳6将格栅2压紧于下压模3上,再启动气缸82驱动多个上压模7同步向格栅2移动并压紧格栅2,进而完成格栅2装配固定。当上压模7对格栅2的压紧力过大时,上压模7和第二连接杆14将向上发生滑移,缓冲弹簧18便会进一步被压缩,进而将多余的压紧力的能量转变成缓冲弹簧18的弹性势能,以减少上压模7对格栅2造成的损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放置格栅(2)的下压模(3)、设置在下压模(3)上方的多个上压模(7)以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上压模(7)升降的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包括连接于多个上压模(7)的升降板(81)和用于驱动升降板(81)升降的气缸(8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81)下方设有与上压模(7)连接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和升降板(8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上压模(7)上固连有两根第二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4)的上端竖直穿过安装板(11)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5),第二连接杆(14)可相对安装板(11)发生向上滑移;所述上压模(7)和所述安装板(11)之间设有两个始终呈压缩状态的缓冲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外壁上同轴套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1)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4)滑动并抵紧于连接管(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上压模(7)之间设有一块抵接板(16),所述抵接板(16)上开设有供两根第二连接杆(14)穿过的通孔(17),所述抵接板(16)可滑动连接于两根第二连接杆(14)上,所述抵接板(16)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安装板(11)和缓冲弹簧(18)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3)上开设有多条与格栅(2)卡接配合的卡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弹簧(18)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连接杆(14)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7)上设置有与格栅(2)接触的第一保护垫(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3)上设置有与格栅(2)接触的第二保护垫(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格栅的压紧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压模、设置在下压模上方的上压模以及用于驱动上压模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和气缸,升降板下方设有与上压模连接安装板,安装板和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上压模上固连有两根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竖直穿过安装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连接杆可相对安装板发生上下滑移;上压模和安装板之间设有两个始终呈压缩状态的缓冲弹簧。当气缸驱动升降板下移的驱动力过大时,上压模和两根第二连接杆将竖直向上发生滑动,并压缩缓冲弹簧,进而将一部分的能量转变成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减少上压模对格栅造成的损伤,对格栅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柴贝贝;屠海生;王冬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四维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6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