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件的定位安装,具体为一种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装配领域中,经常遇到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压装、定位场合,例如,水平、竖直压装时,需要保证安装件和被安装件达到一定的同轴度,使其满足对芯要求以保证安装精度。然而,由于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和来料误差,以及在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尺寸误差和操作误差,这些都会导致安装件和被安装件装配后存在不同轴的情况。由此,使得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零部件之间会发生卡住或因存在侧向力,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缩短了产品和机构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装机构。在压装时,该压装机构能够在推杆的轴向上和在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方向上产生浮动间隙,以自动调节待压装的工件,使其能够自适应对中而实现工件的同轴对位压装,从而显著降低了工件的安装误差,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压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装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压装动力的气缸;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凹形腔体,且在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设有通孔;用于压装第一工件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凹形腔体内,且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工件预先安装在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套设在所述推杆上的导向套,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有弹性件;其中,在所述推杆与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调整构件,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推杆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使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推杆分别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浮动和在垂直于所述推杆的轴向方向上浮动,以将所述导向套和所述第一工件依次分别压入第二工件的第一安装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同轴心的第二安装部中,从而完成对位压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的环形凸起,所述调整构件安装在所述环形凸起的轴端与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构件采用止推轴承,且所述止推轴承的轴片反装,以使所述推杆能够在垂直于所述推杆的轴向方向上浮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所述连接块形成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通过直线轴承套装在所述推杆上,所述导向套在所述直线轴承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设有台阶部,所述导向套安装在所述台阶部上以对所述导向套形成轴向限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通过卡簧安装到所述台阶部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工件的压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凹形腔体中还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调整构件共同作用而调节所述推杆以对所述第一工件进行压装。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装机构的结构。

    图2是图1所示压装机构中的推杆的安装结构。

    图3是图1所示压装机构中的第二工件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0-压装机构;110-气缸;111-缸体;112-压板;120-连接块;130-推杆;131-环形凸起;132-压头;140-调整构件;150-弹性件;151-固定环;160-导向套;161-直线轴承;162-卡簧;170-调节块;180-第一工件;181-第二工件;182-第一安装部;183-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使用的方向性用语或限定词“上”、“下”、“左”“、右”等或相似用语均是针对所参照的附图1而言。这些用语或相似用语并不用于限定所涉及零部件的绝对位置,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装机构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压装机构100包括气缸110,气缸110用于提供压装动力。气缸110包括固定安装到设备上的缸体111以及安装在缸体111内的伸缩杆,伸缩杆能够沿缸体111轴向运动,且伸缩杆的自由端设有压板112。压装机构100采用气缸110提供压装动力,使其操作易于控制,安装精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压装机构100还包括连接块120。如图1所示,连接块120与气缸110的伸缩杆的端部的压板112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20的中部设有凹形腔体。优选地,凹形腔体构造成圆柱体形,且在凹形腔体的底部设有通孔。凹形腔体的开口端朝向压板120进行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压装机构100还包括推杆130,推杆130用于压装工件。推杆130的一端(图1中的上端)安装在凹形腔体内,而另一端穿过通孔伸出而处于凹形腔体的外部。推杆130的上端设有径向向外的环形凸起131。在环形凸起131的轴端与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调整构件140。推杆130通过调整构件140能够在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方向上浮动,从而能够对工件进行自适应对中压装,保证了压装机构100的自适应对中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推杆130在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方向上的浮动量可以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调节连接块120的厚度来调节推杆130在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方向上的浮动量。由此,能够有效保证压装机构100的自适应对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构件140采用止推轴承,且止推轴承的轴片反装。同时,增加止推轴承中的滚珠以提高滚珠接触零件的硬度与加工精度,从而保证调整构件140具有合理的浮动量,由此,保证推杆130自适应对中性能。此外,调整构件140还对压装机构100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定位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推杆130上套设有弹性件150。弹性件150的上端通过固定环115固定安装到连接块120上,从而使弹性件150的上端与连接块120形成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150采用弹簧。在推杆130上还套设有导向套160,导向套160的上端面与弹性件15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套160通过直线轴承161安装到推杆130上。由此,导向套160能够在直线轴承161的作用下沿推杆130的轴向运动,从而能够在推杆130的轴向上进行调节,并在弹性件130的作用下自适应调节压装。此外,为了便于导向套160的压装,在导向套160的下端设有倒角。倒角能够有效提高导向套160的导向性,进一步提高了压装机构100的压装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30的上端部分的直径设置成小于下端部分的直径,从而在推杆130的靠近中部的位置处形成了台阶部。安装时,导向套160通过卡簧162安装到推杆130的台阶部上,从而对导向套160形成在推杆130的一个轴向上的限定,以限定导向套160在推杆130的轴向上的运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推杆130的自由端设有压头132。压头132用于安装待压装的第一工件180,并通过推杆130将第一工件180压装到第二工件181中的指定安装位置。

    图3显示了第二工件181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二工件181具有第一安装部182和第二安装部183,第一安装部182和第二安装部183处于同一轴心上。压装时,导向套160通过推杆130以及在弹性件150的作用下压装到第二工件181的第一安装部182中,进而在气缸110的驱动作用以及调整构件140的作用下,使得待压装的第一工件180能够自动调节而压装到第二工件181的第二安装部183中,从而实现工件的压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压装机构100还包括调节块170。调节块170设置在连接块120的凹形腔体内。调节块170构造成圆柱体形,且调节块170的一端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的轴向凸起从而形成有第一台阶部分。调节块170的直径大于凹形腔体的直径,且轴向凸起的直径小于凹形腔体的直径。同时,连接块120的凹形腔体的开口端设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的直径大于凹形腔体的直径且与调节块170的直径相等,从而在凹形腔体的开口端形成了第二台阶部分。调节块170的第一台阶部分与凹形腔体的第二台阶部分适配安装,且调节块170的上端面与连接块120的上端面平齐并与连接在伸缩杆端部的压板112接触。调节块170的轴向凸起处于推杆130的上端。在调节块170与调整构件140共同作用下能够调节推杆130在沿垂直于推杆130的轴向方向上浮动,从而使第一工件180压装时产生浮动对中以对第一工件180进行压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装机构1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待压装的第一工件180安装到推杆130端部的压头132中,在气缸110的驱动下推动推杆130进行压装。压装过程中,导向套160在推杆130的推动作用下进行压装。在弹性件150和直线轴承161的作用下,导向套160沿着推杆130的轴向浮动,进而能够自适应调节以压装到第二工件181的第一安装部182中。导向套160压装到第一安装部182后,气缸110继续推动推杆130压缩弹性件150,以使推杆130的端部与调节块170接触,并且使得压头132带动第一工件180进行压装,第一工件180在压装过程中,推杆130在调整构件140的作用下,能够在连接块120的凹形腔体中沿垂直于推杆130的轴向方向上产生浮动,从而自适应调节压装第一工件180,直至将第一工件180顺利压入到第二工件181的第二安装部183中。由此,完成第一工件180与第二工件181的自适应对中压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装机构100在压装时,能够在推杆130的轴向上和在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方向上产生浮动间隙,以自动调节待压装的工件,使其能够自适应对中而实现工件的同轴对位压装,从而显著降低了工件的安装误差,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压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压装动力的气缸(110);

    与所述气缸(11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20),所述连接块(120)设有凹形腔体,且在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设有通孔;

    用于压装第一工件(180)的推杆(130),所述推杆(13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凹形腔体内,且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工件(180)预先安装在所述推杆(130)的自由端;

    套设在所述推杆(130)上的导向套(160),在所述导向套(160)与所述连接块(120)之间设有弹性件(150);

    其中,在所述推杆(130)与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调整构件(140),所述气缸(110)驱动所述推杆(130)在所述弹性件(150)的作用下,能够使所述导向套(160)和所述推杆(130)分别沿所述推杆(130)的轴向浮动和在垂直于所述推杆(130)的轴向方向上浮动,以将所述导向套(160)和所述第一工件(180)依次分别压入第二工件(181)的第一安装部(182)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82)同轴心的第二安装部(183)中,从而完成对位压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0)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的环形凸起(131),所述调整构件(140)安装在所述环形凸起(131)的轴端与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构件(140)采用止推轴承,且所述止推轴承的轴片反装,以使所述推杆(130)能够在垂直于所述推杆(130)的轴向方向上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50)的一端通过固定环(151)与所述连接块(120)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50)采用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通过直线轴承(161)套装在所述推杆(130)上,所述导向套(160)在所述直线轴承(161)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推杆(130)的轴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0)设有台阶部,所述导向套(160)安装在所述台阶部上以对所述导向套(160)形成轴向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160)通过卡簧(162)安装到所述台阶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0)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工件(180)的压头(1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形腔体中还设有调节块(170),所述调节块(170)与所述调整构件(140)共同作用而调节所述推杆(130)以对所述第一工件(180)进行压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压装动力的气缸;与所述气缸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凹形腔体,且在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设有通孔;用于压装第一工件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凹形腔体内,且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工件预先安装在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套设在所述推杆上的导向套,在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弹性件;其中,在所述推杆与所述凹形腔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调整构件,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推杆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整构件的作用下,能够使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推杆分别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浮动和在垂直于所述推杆的轴向方向上浮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工件对位压装到第二工件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跞;刘斌;姜瑜;刘伟;徐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6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