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



    背景技术:

    除污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且除污机的种类繁多,具体为:内进流格栅除污机、格栅除污机、回旋式除污机等,且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对水流的除污效果优异,不易出现大量杂物流入后续工序中。

    现有的除污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内进流格栅组件,使得装置内部除污器械不能呈封闭式回转操作,造成小于栅孔直径的杂物流入后道工序中,影响该装置的除污效率,并且不能够对去除的杂物进行挤压操作,使得杂物的水分严重,不易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堵水板,且机架的内部安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壁活动设置有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的下方安置有溜槽,所述溜槽与机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机架的内部安置有网板链,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机架的外壁两侧安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架的顶端开设有安置区,且机架的内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机架的正面上方活动设置有门板,所述溜槽的内部安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通过软片与溜槽相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溜槽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溜槽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堵水板等距均匀分布于机架的外侧,且机架的中轴线与网板链的中轴线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溜槽呈倾斜状分布于机架的内部,且溜槽的内侧呈圆弧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水口关于机架的中轴线对称,且机架通过轴体与门板构成旋转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轨呈环形状分布于机架的内部,且导轨与传动组件之间为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板关于溜槽的中轴线对称,且活动板与电动推杆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中轴线与机架的中轴线相重合的网板链的作用,便于其在由减速机、传动槽导轮等构成的传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以2m/min的线速度由下而上运动,且沿着环形状的导轨进行封闭式回转操作,并将网板上所截留的杂物带到出料口上部,同时,在关于机架的中轴线对称的出水口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采用中间进水两侧出水的方式来配合内进流格栅完成除污工作,有效杜绝小于栅孔直径的杂物流入至后道工序中,直接提升该装置的除污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等距均匀分布于机架的外侧的堵水板的作用,使得其能够对机架内部的水流进行阻挡、堵塞操作,且当机架内部不具备水流活动时,则通过开启堵水板,能够便于该装置呈多点位的通风操作,避免除污后的装置内侧存在异味,造成其内侧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电动推杆之间呈垂直状分布的活动板的作用,启动电动推杆后,使得其推动活动板,便于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板对溜槽内侧的杂物进行挤压操作,避免杂物的水分严重,不易收集,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溜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架;2、堵水板;3、网板链;4、传动组件;5、溜槽;6、压板;7、门板;8、进水口;9、出水口;10、安置区;11、导轨;12、软片;13、活动板;1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1、堵水板2、网板链3、传动组件4、溜槽5、压板6、门板7、进水口8、出水口9、安置区10、导轨11、软片12、活动板13和电动推杆14,机架1的外侧设置有堵水板2,且机架1的内部安置有导轨11,导轨11的外壁活动设置有传动组件4,且传动组件4的下方安置有溜槽5,溜槽5与机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机架1的内部安置有网板链3,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8,且机架1的外壁两侧安置有出水口9,机架1的顶端开设有安置区10,且机架1的内部安装有压板6,机架1的正面上方活动设置有门板7,溜槽5的内部安置有活动板13,且活动板13通过软片12与溜槽5相连接,活动板13远离溜槽5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4,且电动推杆14的另一端与溜槽5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堵水板2等距均匀分布于机架1的外侧,且机架1的中轴线与网板链3的中轴线相重合,堵水板2能够对机架1内部的水流进行阻挡、堵塞操作,且当机架1内部不具备水流活动时,则通过开启堵水板2,能够便于该装置呈多点位的通风操作。

    进一步的,溜槽5呈倾斜状分布于机架1的内部,且溜槽5的内侧呈圆弧状结构,通过溜槽5的作用,能够通过装置对水中去除的杂物进行预收集操作,并且在倾斜状分布的溜槽5的作用下,使得其能够对杂物进行输送处理。

    进一步的,出水口9关于机架1的中轴线对称,且机架1通过轴体与门板7构成旋转结构,在出水口9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采用中间进水两侧出水的方式来配合内进流格栅完成除污工作,有效杜绝小于栅孔直径的杂物流入至后道工序中。

    进一步的,导轨11呈环形状分布于机架1的内部,且导轨11与传动组件4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呈环形状设置的导轨11的作用,便于其对传动组件4在移动工作时进行导向操作,保证传动组件4呈封闭式回转运动,加大该装置对水流内部所含的杂物的除污效果。

    进一步的,活动板13关于溜槽5的中轴线对称,且活动板13与电动推杆14之间呈垂直状分布,启动电动推杆14后,使得其推动活动板13,便于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板13对溜槽5内侧的杂物进行挤压操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启动装置,同时,将待处理的水流通过进水口8通入机架1的内部,在由减速机、传动槽导轮等构成的传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带动网板链3以2m/min的线速度由下而上运动,且沿着环形状的导轨11进行封闭式回转操作,同时,在出水口9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采用中间进水两侧出水的方式来配合内进流格栅完成除污工作,并且能够通过预先在安置区10处安置有冲洗装置,在冲洗装置的冲洗水作用下,将网板链3处的网板上所截留的杂物带到出料口上部,直至溜槽5内,且当电动推杆14工作时,使得其推动活动板13,便于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板13对溜槽5内侧的杂物进行挤压操作,最后,完成对杂物排放工作,且除污后的水流流入后续工序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外侧设置有堵水板(2),且机架(1)的内部安置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的外壁活动设置有传动组件(4),且传动组件(4)的下方安置有溜槽(5),所述溜槽(5)与机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机架(1)的内部安置有网板链(3),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8),且机架(1)的外壁两侧安置有出水口(9),所述机架(1)的顶端开设有安置区(10),且机架(1)的内部安装有压板(6),所述机架(1)的正面上方活动设置有门板(7),所述溜槽(5)的内部安置有活动板(13),且活动板(13)通过软片(12)与溜槽(5)相连接,所述活动板(13)远离溜槽(5)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4),且电动推杆(14)的另一端与溜槽(5)之间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板(2)等距均匀分布于机架(1)的外侧,且机架(1)的中轴线与网板链(3)的中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5)呈倾斜状分布于机架(1)的内部,且溜槽(5)的内侧呈圆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9)关于机架(1)的中轴线对称,且机架(1)通过轴体与门板(7)构成旋转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呈环形状分布于机架(1)的内部,且导轨(11)与传动组件(4)之间为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3)关于溜槽(5)的中轴线对称,且活动板(13)与电动推杆(14)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进流格栅除污机,涉及除污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除污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有内进流格栅组件,使得装置内部除污器械不能呈封闭式回转操作,造成小于栅孔直径的杂物流入后道工序中,影响了装置的除污效率,并且不能够对去除的杂物进行挤压操作,使得杂物的水分严重,导致了不易收集的问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堵水板,且机架的内部安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壁活动设置有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的下方安置有溜槽,所述溜槽与机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机架的内部安置有网板链,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机架的外壁两侧安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架的顶端开设有安置区,且机架的内部安装有压板。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丽;郑小强;唐永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鑫颖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5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