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
背景技术:
螺纹连接使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方式,在注塑件装配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塑料件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在锁螺丝前将上外壳和下外壳组装并将螺杆放在内螺纹上以方便锁螺丝。
现在通常都是靠电动螺丝刀或者制作锁螺丝设备来锁螺丝,电动螺丝刀一次只能锁一个螺丝工作效率低,锁螺丝设备需要使用电机、齿轮等零件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包括底板、竖板、横板、运动板以及从动轴;所述横板通过竖板与底板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上下气缸,所述运动板通过上下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板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板上设置有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件,所述主动件与从动轮接触,所述从动轮通过从动轴与内六角扳手连接,所述从动轴贯通运动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大柱以及小柱,所述凹槽、大柱以及小柱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内六角扳手与小柱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件包括横条、短条以及长条,所述内六角扳手位于从动轴上靠近底板的一侧,所述凹槽具体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小柱有多个,所述大柱具体位于凹槽内,所述从动轴与运动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柱关于凹槽对称,所述短条和长条位于横条远离水平气缸的面上,所述内六角扳手位于小柱的正上方,所述主动件与运动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位于短条的两侧,所述短条和长条均与从动轮相接触,所述长条通过滑槽与运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气缸和主动件位于运动板远离底板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通过底板、竖板、横板、运动板以及从动轴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使用气缸充当动力一次锁多个螺丝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装置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又一视角轴测图。
图中:1、底板;2、竖板;3、横板;4、上下气缸;5、水平气缸;6、运动板;7、主动件;71、横条;72、短条;73、长条;8、滑槽;9、从动轮;10、从动轴;11、内六角扳手;12、凹槽;13、大柱;14、小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2,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包括底板1、竖板2、横板3、运动板6以及从动轴10;所述横板3通过竖板2与底板1连接,所述横板3上设置有上下气缸4,用于带动运动板6和内六角扳手11做上下运动,所述运动板6通过上下气缸4的活塞杆与横板3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板6上设置有水平气缸5,用于提供锁螺丝时的动力,所述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件7,所述主动件7与从动轮9接触,所述从动轮9通过从动轴10与内六角扳手11连接,所述从动轴10贯通运动板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凹槽12、大柱13以及小柱14,用于和塑料件的下外壳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凹槽12、大柱13以及小柱14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内六角扳手11与小柱14位置相对应,所述上下气缸4和水平气缸5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主动件7包括横条71、短条72以及长条73,所述内六角扳手11位于从动轴10上靠近底板1的一侧,用于方便锁紧螺丝,所述凹槽12具体位于底板1的中部,所述小柱14有多个,用于插入下外壳上的孔内,所述大柱13具体位于凹槽12内,所述从动轴10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保证主动件7可以通过从动轮9和从动轴10使内六角扳手旋转。
所述小柱14关于凹槽12对称,所述短条72和长条73位于横条71远离水平气缸5的面上,所述内六角扳手11位于小柱14的正上方,所述主动件7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用于带动从动轮9旋转。
所述长条73位于短条72的两侧,所述短条72和长条73均与从动轮9相接触,用于带动从动轮9旋转,所述长条73通过滑槽8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保证运动路径的精准性,所述水平气缸5和主动件7位于运动板6远离底板1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开始锁螺丝工作后,外部搬运机构将塑料件搬运到底板1上,下外壳的突出部插入凹槽12内,大柱13和小柱14插入下外壳上的孔位内,然后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上下气缸4的活塞杆开始伸出带动运动板6和内六角扳手11向下运动,然后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主动件7上的长条73和短条72运动,进而带动从动轮9、从动轴10以及内六角扳手11旋转,并且将内六角扳手插入内六角螺丝的螺帽内;当上下气缸4的活塞杆继续伸出内六角扳手将螺丝锁入内螺纹内,当上下气缸4的活塞杆达到最大伸出距离时完成自动锁螺丝工序,最后上下气缸4和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所有零件复位,重复上述工序直到工作结束。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竖板(2)、横板(3)、运动板(6)以及从动轴(10);所述横板(3)通过竖板(2)与底板(1)连接,所述横板(3)上设置有上下气缸(4),所述运动板(6)通过上下气缸(4)的活塞杆与横板(3)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板(6)上设置有水平气缸(5),所述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件(7),所述主动件(7)与从动轮(9)接触,所述从动轮(9)通过从动轴(10)与内六角扳手(11)连接,所述从动轴(10)贯通运动板(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凹槽(12)、大柱(13)以及小柱(14),所述凹槽(12)、大柱(13)以及小柱(14)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内六角扳手(11)与小柱(14)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7)包括横条(71)、短条(72)以及长条(73),所述内六角扳手(11)位于从动轴(10)上靠近底板(1)的一侧,所述凹槽(12)具体位于底板(1)的中部,所述小柱(14)有多个,所述大柱(13)具体位于凹槽(12)内,所述从动轴(10)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14)关于凹槽(12)对称,所述短条(72)和长条(73)位于横条(71)远离水平气缸(5)的面上,所述内六角扳手(11)位于小柱(14)的正上方,所述主动件(7)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式自动锁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73)位于短条(72)的两侧,所述短条(72)和长条(73)均与从动轮(9)相接触,所述长条(73)通过滑槽(8)与运动板(6)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气缸(5)和主动件(7)位于运动板(6)远离底板(1)的面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