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压装定位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螺栓压装定位装置是将待处理的螺栓自动导正,实现螺栓预定位的装置,现有的对于螺栓对正的操作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分类,工作效率不高,人工成本较高,影响后续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因此为适应紧张的加工,我们需要螺栓压装定位装置;

    现有的人工进行螺栓导正,导正效率不高,其次,不能够对掉入的螺栓进行缓冲接住,容易造成螺栓堆叠,影响螺栓的收集,并带来工作噪音,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与振动板,所述底箱位于振动板的下端,所述振动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四组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所述筛料斗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所述筛料斗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且三组定位盘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筛料斗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框。

    优选的,所述振动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块与二号安装块,且一号安装块与二号安装块的内部均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一号安装块与二号安装块均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套筒,且套筒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安装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齿形板,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柱。

    优选的,所述一号安装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且底板固定安装于底箱的内部底端,所述底板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二号安装柱与下齿形板,且二号安装柱位于下齿形板的一侧,所述一号安装柱位于下齿形板的另一侧,且下齿形板位于上齿形板的正下端。

    优选的,靠近所述二号安装柱一侧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于一号安装柱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且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均位于下齿形板与上齿形板之间,所述下齿形板与上齿形板通过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筛料斗的底端一侧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位于定位盘的下端一侧,所述筛料斗的下端设置有接料斗,且接料斗位于下料槽的正下端,所述接料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圆周外表面安装有缓冲橡胶,所述接料斗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转轴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电动机的一端均连接有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定位盘上开设有若干组八角漏孔,且若干组八角漏孔的下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九组档杆,且九组档杆平均分布于三组定位盘的正上端,所述八角漏孔的大小大于螺栓杆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定位盘,能够在振动板的带动下进行前后晃动,档杆能够避免螺栓堆叠,便于使螺栓分散开来,使得上端倒入的螺栓在晃动下螺杆进入八角漏孔,整个螺栓正好掉进八角漏孔与通孔内部,实现螺栓的自动导正预定位,有效提高螺栓导正效率;

    2、通过设置的滚轮,未导正定位的螺栓通过筛料斗的下料槽进入接料斗内部,滚轮能够对掉入的螺栓进行缓冲接住,并通过自身旋转避免螺栓堆叠,更好的对螺栓进行收集,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噪声;

    3、通过设置的伸缩杆,能够在电机转动下带动振动板进行先后晃动,更好的实现对螺栓的晃动导正,伸缩杆前后晃动的范围受到传动杆与连接杆旋转角度的影响,套筒的设置使得伸缩杆前后伸缩的运动更加稳定。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图2中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底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的定位盘的剖视图。

    图中:1、底箱;2、振动板;3、支架;4、筛料斗;5、安装框;6、接料斗;7、旋转杆;8、滚轮;9、安装孔;10、定位盘;11、凸块;12、八角漏孔;13、档杆;14、一号安装块;15、二号安装块;16、伸缩杆;17、套筒;18、上齿形板;19、一号安装柱;20、底板;21、二号安装柱;22、电机;23、传动杆;24、连接杆;25、下齿形板;26、一号齿轮;27、二号齿轮;28、安装杆;2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1与振动板2,底箱1位于振动板2的下端,振动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3,四组支架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4,筛料斗4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9,筛料斗4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10,且三组定位盘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凸块11,凸块11位于安装孔9的内部,筛料斗4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框5。

    定位盘10上开设有若干组八角漏孔12,且若干组八角漏孔12的下端均开设有通孔29,安装框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九组档杆13,且九组档杆13平均分布于三组定位盘10的正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定位盘10,能够在振动板2的带动下进行前后晃动,档杆13能够避免螺栓堆叠,便于使螺栓分散开来,使得上端倒入的螺栓在晃动下螺杆进入八角漏孔12,整个螺栓正好掉进八角漏孔12与通孔29内部,实现螺栓的自动导正预定位,有效提高螺栓导正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1与振动板2,底箱1位于振动板2的下端,振动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3,四组支架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4,筛料斗4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9,筛料斗4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10,且三组定位盘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凸块11,凸块11位于安装孔9的内部,筛料斗4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框5。

    筛料斗4的底端一侧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位于定位盘10的下端一侧,筛料斗4的下端设置有接料斗6,且接料斗6位于下料槽的正下端,接料斗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杆7,且旋转杆7上固定安装有滚轮8,滚轮8的圆周外表面安装有缓冲橡胶,接料斗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转轴与旋转杆7固定连接,电机22与电动机的一端均连接有电源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滚轮8,未导正定位的螺栓通过筛料斗4的下料槽进入接料斗6内部,滚轮8能够对掉入的螺栓进行缓冲接住,并通过自身旋转避免螺栓堆叠,更好的对螺栓进行收集,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噪声。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1与振动板2,底箱1位于振动板2的下端,振动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3,四组支架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4,筛料斗4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9,筛料斗4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10,且三组定位盘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凸块11,凸块11位于安装孔9的内部,筛料斗4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框5。

    振动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且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的内部均套接有伸缩杆16,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均和伸缩杆16固定连接,伸缩杆16上套接有套筒17,且套筒17与伸缩杆16活动连接,一号安装块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齿形板18,套筒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柱19。

    一号安装柱1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0,且底板20固定安装于底箱1的内部底端,底板20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二号安装柱21与下齿形板25,且二号安装柱21位于下齿形板25的一侧,一号安装柱19位于下齿形板25的另一侧,且下齿形板25位于上齿形板18的正下端。

    靠近二号安装柱21一侧的底板20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转轴贯穿于一号安装柱19的内部,电机22的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杆23,传动杆23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安装杆28,安装杆28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且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均位于下齿形板25与上齿形板18之间,下齿形板25与上齿形板18通过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伸缩杆16,能够在电机22转动下带动振动板2进行先后晃动,更好的实现对螺栓的晃动导正,伸缩杆16前后晃动的范围受到传动杆23与连接杆24旋转角度的影响,套筒17的设置使得伸缩杆16前后伸缩的运动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的底箱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并将电机22与电动机的电源线均与外界电源连接,控制电机22工作,电机22转动,带动传动杆23旋转,然后传动杆23旋转时带动连接杆24工作,连接杆24带动安装杆28上端的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进行运动,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运动被限制在上齿形板18与下齿形板25之间,从而带动上齿形板18进行前后伸缩,实现伸缩杆16的前后运动,设置的伸缩杆16,能够在电机22转动下带动振动板2进行先后晃动,更好的实现对螺栓的晃动导正,伸缩杆16前后晃动的范围受到传动杆23与连接杆24旋转角度的影响,套筒17的设置使得伸缩杆16前后伸缩的运动更加稳定,将待导正的螺栓放入安装框5上,设置的定位盘10,能够在振动板2的带动下进行前后晃动,档杆13能够避免螺栓堆叠,便于使螺栓分散开来,使得上端倒入的螺栓在晃动下螺杆进入八角漏孔12,整个螺栓正好掉进八角漏孔12与通孔29内部,实现螺栓的自动导正预定位,有效提高螺栓导正效率,定位盘10可以通过凸块11安装在安装孔9的上端,便于安装与更换,通过拆卸掉定位盘10将导正后的螺栓整理出来,并安装上新的定位盘10,未导正定位的螺栓通过筛料斗4的下料槽进入接料斗6内部,滚轮8能够对掉入的螺栓进行缓冲接住,并通过自身旋转避免螺栓堆叠,更好的对螺栓进行收集,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噪声,收集后再次放入安装框5上,进行下一次导正处理,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1)与振动板(2),所述底箱(1)位于振动板(2)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3),四组所述支架(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4),所述筛料斗(4)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9),所述筛料斗(4)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10),且三组定位盘(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凸块(11),所述凸块(11)位于安装孔(9)的内部,所述筛料斗(4)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且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的内部均套接有伸缩杆(16),所述一号安装块(14)与二号安装块(15)均和伸缩杆(1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6)上套接有套筒(17),且套筒(17)与伸缩杆(16)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安装块(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齿形板(18),所述套筒(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柱(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安装柱(1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0),且底板(20)固定安装于底箱(1)的内部底端,所述底板(20)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二号安装柱(21)与下齿形板(25),且二号安装柱(21)位于下齿形板(25)的一侧,所述一号安装柱(19)位于下齿形板(25)的另一侧,且下齿形板(25)位于上齿形板(18)的正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二号安装柱(21)一侧的底板(20)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转轴贯穿于一号安装柱(19)的内部,所述电机(22)的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杆(23),所述传动杆(23)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安装杆(28),所述安装杆(28)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且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均位于下齿形板(25)与上齿形板(18)之间,所述下齿形板(25)与上齿形板(18)通过一号齿轮(26)与二号齿轮(27)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斗(4)的底端一侧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位于定位盘(10)的下端一侧,所述筛料斗(4)的下端设置有接料斗(6),且接料斗(6)位于下料槽的正下端,所述接料斗(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杆(7),且旋转杆(7)上固定安装有滚轮(8),所述滚轮(8)的圆周外表面安装有缓冲橡胶,所述接料斗(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转轴与旋转杆(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2)与电动机的一端均连接有电源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0)上开设有若干组八角漏孔(12),且若干组八角漏孔(12)的下端均开设有通孔(29),所述安装框(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九组档杆(13),且九组档杆(13)平均分布于三组定位盘(10)的正上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包括底箱与振动板,所述底箱位于振动板的下端,所述振动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四组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筛料斗,所述筛料斗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所述筛料斗上设置有三组定位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栓压装定位装置,使得上端倒入的螺栓在晃动下螺杆进入八角漏孔,整个螺栓正好掉进八角漏孔与通孔内部,实现螺栓的自动导正预定位,滚轮能够对掉入的螺栓进行缓冲接住,并通过自身旋转避免螺栓堆叠,更好的对螺栓进行收集,能够在电机转动下带动振动板进行先后晃动,更好的实现对螺栓的晃动导正,伸缩杆前后晃动的范围受到传动杆与连接杆旋转角度的影响,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耕;孙振林;郑祖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裕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5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