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零件上的孔位置度直接影响零件相关部件的安装和性能,孔位置度检测模块是用于检测孔的位置度信息,可以测出孔的位置度数值大小。由于现有的轴孔位置度检测设备,对零件定位不准确,导致影响孔位置度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用于对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进行检测。
本方案中的一种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基准支架和检测基座;
所述检测基座上设有位置度检棒;
所述零件设于所述基准支架上,以使所述零件端面上的油孔朝向所述位置度检棒;
所述位置度检棒用于对所述油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置在底板上的基准支架,使零件与底板保持恒定的基准位置,以该基准位置为参照点,通过位置度检棒对零件端面的油孔位置度进行检测,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零件的快速对准和定位,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压紧连接板,所述压紧连接板设于所述基准支架上方,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压合在所述零件远离所述基准支架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平行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横梁;
所述横梁上设有压紧套,所述压紧连接板设于所述压紧套朝向所述底板一端。
可选地,所述压紧套朝向所述底板一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压紧连接板朝向所述压紧套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同轴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压紧杆上设有压紧销,所述压紧销末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压紧杆上设有与所述压紧销位置相对应的销槽,所述销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孔的轴向,以使所述压紧杆轴向移动时,所述压紧销末端位于所述销槽内;
所述压紧杆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一端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压紧连接板向所述横梁方向移动时,所述压紧杆压缩所述弹性装置。
可选地,所述横梁上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
所述压紧套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一端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杆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槽上下两端,用于将所述安装杆锁紧在所述横梁上。
可选地,所述横梁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横梁相对所述支架转动。
可选地,所述零件为柱状结构,所述基准支架为沿所述零件轴向设置的多组。
可选地,所述基准支架背离所述底板一端表面设有v形槽,所述零件卡接在所述v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检测基座与基准支架之间;
所述偏心块上设有偏心定位槽,所述零件朝向所述检测基座一端嵌接于所述偏心定位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位置度检棒使用状态下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压紧连接板使用状态剖视图。
其中:10.底板,11.支架,12.横梁,121.调节把手,13.安装槽,14.安装杆,15.锁紧螺母,16.压紧连接板,17.压紧杆,171.销槽,18.定位孔,181.压紧销,182.弹性装置,19、压紧套,20.基准支架,21.v形槽,30.偏心块,31.偏心定位槽,40.检测基座,41.位置度检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包括底板10及设于所述底板10上的基准支架2011和检测基座40;所述检测基座40上设有位置度检棒41;所述零件设于所述基准支架2011上,以使所述零件端面上的油孔朝向所述位置度检棒41;所述位置度检棒41用于对所述油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所述位置度检棒41设有传感器,用于测试所述油孔的位置度。
所述检测机座40可以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0上以使所述位置度检棒41能够轴向移动,方便将所述位置度检棒41与所述油孔相互定位。
所述基准支架2011用于支撑所述零件,用于将所述零件固定在所述底板10上方,在所述位置度检棒41对所述油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所述零件保持恒定位置。
通过采用设置在底板10上的基准支架2011,使零件与底板10保持恒定的基准位置,以该基准位置为参照点,通过位置度检棒41对零件端面的油孔位置度进行检测,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零件的快速对准和定位,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零件为柱状结构,轴类零件,所述基准支架2011为沿所述零件轴向设置的多组。所述基准支架2011沿所述零件的轴向多部位支撑所述零件,以使所述零件保持稳定。为了避免所述零件产生不必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基准支架2011背离所述底板10一端表面设有v形槽21,所述零件卡接在所述v形槽21内。通过所述v形槽21对所述零件进行固定,所述零件不能径向移动。
为了使所述零件的基准位置保持恒定,避免错位,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底板10上设有偏心块30,所述偏心块30位于所述检测基座40与基准支架2011之间;所述偏心块30上设有偏心定位槽31,所述零件朝向所述检测基座40一端嵌接于所述偏心定位槽31内。所述偏心定位槽31用于对所述零件的端部进行定位,当所述零件的端部嵌接于所述偏心定位槽31内时,所述零件的基准位置确定,进而可以方便对所述油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为了使所述零件保持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上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设有压紧连接板16,所述压紧连接板16设于所述基准支架2011上方,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压合在所述零件远离所述基准支架2011一侧。所述零件位于所述压紧连接板16和所述基准支架2011之间,以使所述零件保持稳定。
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底板10一侧可以设置斜面,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的斜面贴合在所述零件边缘,放置所述零件出现错位;当所述零件为轴类零件时,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底板10一侧表面可以设置呈v形的槽,以使零件能够被卡接在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底板10一侧,防止所述零件出现径向移动。
可以在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底板10一侧设置滚轮,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零件滚动接触,以减小对所述零件的磨损。
当采用呈v形的槽时,可以在v形的槽上对称设置两组滚轮,使两组滚轮分别对称压合在所述零件上,特别是用于轴类零件时,将两组所述滚轮对称压紧在轴类零件表面,防止轴类零件产生径向移动。
为了方便所述压紧连接板16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支架11上设有平行于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设有压紧套19,所述压紧连接板16设于所述压紧套19朝向所述底板10一端。通过设置所述横梁12,可以将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横梁12之间设置为可拆卸结构,通过调整所述压紧连接板16在所述横梁12上的位置,实现所述压紧连接板16的位置调整,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零件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压紧套19可以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板10上端面,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底板10上端面呈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压紧套19朝向所述底板10一端设有定位孔18;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压紧套19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8同轴的压紧杆17,所述压紧杆17插接在所述定位孔18内;所述压紧杆17上设有压紧销,所述压紧销末端伸入所述定位孔18内,所述压紧杆17上设有与所述压紧销位置相对应的销槽171,所述销槽17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孔18的轴向,以使所述压紧杆17轴向移动时,所述压紧销181末端位于所述销槽171内;所述压紧杆17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一端设有弹性装置182,所述压紧连接板16向所述横梁12方向移动时,所述压紧杆17压缩所述弹性装置182。所述销槽17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定位孔18轴向设置,所述压紧销181沿所述定位孔18径向设置,以使所述压紧销181能够与所述销槽171相互定位。
当所述压紧连接板16压紧在零件表面时,所述压紧连接板16受到所述零件的反向作用力,此时所述压紧连接板16带动所述压紧杆17向远离所述底板10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压紧杆17挤压所述弹性装置182,在所述弹性装置182的作用下,所述压紧连接板16能够弹性压紧在所述零件表面,实现所述零件的定位。
在所述销槽171和所述压紧销181的作用下,所述压紧杆17仅能够轴向移动,通过所述压紧销181阻止所述压紧杆17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零件之间的角度保持很定,实现所述压紧连接板16对零件的准确定位。
为了方便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零件相互定位,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横梁12上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13;所述压紧套19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一端设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13上。在确定所述零件的位置之后,沿所述安装槽13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安装杆14,使得所述安装杆14带动所述压紧套19和所述压紧连接板16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16与所述零件位置相对应,方便对所述零件进行准确定位。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安装杆14上设有锁紧螺母15,所述锁紧螺母15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槽13上下两端,用于将所述安装杆14锁紧在所述横梁12上。所述安装杆14贯穿所述安装槽13,所述安装杆1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锁紧螺母15,所述锁紧螺母15将所述安装杆14固定在所述横梁12上,实现所述安装杆14的固定。
为了方便调整所述压紧连接板16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横梁12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上设有调节把手121,所述调节把手121与所述横梁12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横梁12相对所述支架11转动。在确定所述零件位置之后,转动所述调节把手121,使所述横梁12带动所述压紧连接板16向所述底板10方向移动,直到所述压紧连接板16朝向所述底板10一侧压紧在所述零件上,以方便所述零件的取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1.一种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基准支架和检测基座;
所述检测基座上设有位置度检棒;
所述零件设于所述基准支架上,以使所述零件端面上的油孔朝向所述位置度检棒;
所述位置度检棒用于对所述油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压紧连接板,所述压紧连接板设于所述基准支架上方,以使所述压紧连接板压合在所述零件远离所述基准支架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平行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横梁;
所述横梁上设有压紧套,所述压紧连接板设于所述压紧套朝向所述底板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套朝向所述底板一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压紧连接板朝向所述压紧套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同轴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压紧杆上设有压紧销,所述压紧销末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压紧杆上设有与所述压紧销位置相对应的销槽,所述销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孔的轴向,以使所述压紧杆轴向移动时,所述压紧销末端位于所述销槽内;
所述压紧杆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一端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压紧连接板向所述横梁方向移动时,所述压紧杆压缩所述弹性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
所述压紧套远离所述压紧连接板一端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槽上下两端,用于将所述安装杆锁紧在所述横梁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横梁相对所述支架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为柱状结构,所述基准支架为沿所述零件轴向设置的多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支架背离所述底板一端表面设有v形槽,所述零件卡接在所述v形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件端面油孔位置度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检测基座与基准支架之间;
所述偏心块上设有偏心定位槽,所述零件朝向所述检测基座一端嵌接于所述偏心定位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