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气浮装置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
传统的污水处理气浮装置结构复杂,采用电解法产生气浮所用的微气泡,使得气浮工作耗用的成本过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污水处理气浮装置结构复杂,气浮工作耗用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承载管,所述污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一端贯穿顶板并与承载管的内部密封连接,所述承载管的内部设置有抑制板,且抑制板设置在顶板与承载管连接处的上方,所述承载管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承载管的末端设置有扩散套管。
优选的,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引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抑制板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圈,且转轴孔通过密封圈与转轴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顶板的外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散套管与承载管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微孔扩散板,且微孔扩散板与承载管的末端机械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散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且螺旋叶通过转鼓与转轴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搅拌叶起到切割微孔气泡的作用,接入的空气经过微孔扩散板后变成微孔气泡进入扩散套管中,在螺旋叶的搅动下,使得气体的微孔比例更加微小,便于与污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最后微气泡由扩散套管扩散出去,克服了传统采用电解法产生气浮所用的微气泡,气浮工作耗用成本过高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抑制板起到防止空气流入承载管起始端的作用,抑制板的内部设置的转轴孔起到便于转轴贯穿的作用,转轴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的密封圈起到密封转轴孔与转轴连接处的作用,从而使得气浮装置整体稳定性能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抑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扩散套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污水箱;3、顶板;4、进气管;5、引风机;6、导气管;7、伺服电机;8、支撑架;9、联轴器;10、转轴;11、承载管;12、抑制板;13、扩散套管;14、密封圈;15、转轴孔;16、微孔扩散板;17、转鼓;18、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污水箱2,污水箱2起到承载污水的作用,污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承载管11,污水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3,顶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引风机5,引风机5起到接入外界空气的作用,引风机5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气管6,导气管6起到引导空气的作用,且导气管6的一端贯穿顶板3并与承载管11的内部密封连接,承载管11的内部设置有抑制板12,且抑制板12设置在顶板3与承载管11连接处的上方,承载管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0,顶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上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起到带动转轴10转动的作用,承载管11的末端设置有扩散套管13。
进一步,引风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4,且进气管4与引风机5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引风机5的输出端设置的进气管4起到接入外界空气的作用,进气管4与引风机5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可以使得进气管4与引风机5的输出端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进一步,抑制板1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孔15,转轴孔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圈14,且转轴孔15通过密封圈14与转轴10密封连接,抑制板12的内部设置的转轴孔15起到便于转轴10贯穿的作用,转轴孔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的密封圈14起到密封转轴孔15与转轴10连接处的作用。
进一步,转轴10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顶板3的外部,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9与转轴10传动连接,转轴10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顶板3的外部便于与伺服电机7输出端连接的作用,设置的伺服电机7起到带动转轴10转动的作用,从而使得转轴10带动螺旋叶18随之转动。
进一步,扩散套管13与承载管11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微孔扩散板16,且微孔扩散板16与承载管11的末端机械密封连接,扩散套管13与承载管11末端的连接处设置的微孔扩散板16起到将接入的空气以微孔的形式进行扩散的作用,微孔扩散板16与承载管11的末端机械密封连接从而完善了密封性能。
进一步,扩散套管13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18,且螺旋叶18通过转鼓17与转轴10传动连接,扩散套管13的内部设置的螺旋叶18起到打碎微孔气泡的作用,从而使得气体的微孔比例更加微小,便于与污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引风机5将空气通过导气管6注入承载管11,承载管11内部的抑制板12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流入承载管11起始端,开启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输出端转动时通过联轴器9带动转轴10随之转动,从而使得转轴10带动螺旋叶18随之转动,接入的空气经过微孔扩散板16后变成微孔气泡进入扩散套管13中,在螺旋叶18的搅动下,使得气体的微孔比例更加微小,便于与污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最后微气泡由扩散套管13扩散出去,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完成对污水的气浮处理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污水箱(2),所述污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承载管(11),所述污水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引风机(5),所述引风机(5)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气管(6),且导气管(6)的一端贯穿顶板(3)并与承载管(11)的内部密封连接,所述承载管(11)的内部设置有抑制板(12),且抑制板(12)设置在顶板(3)与承载管(11)连接处的上方,所述承载管(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0),所述顶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上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承载管(11)的末端设置有扩散套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4),且进气管(4)与引风机(5)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板(1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孔(15),所述转轴孔(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圈(14),且转轴孔(15)通过密封圈(14)与转轴(10)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顶板(3)的外部,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9)与转轴(1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套管(13)与承载管(11)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微孔扩散板(16),且微孔扩散板(16)与承载管(11)的末端机械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组合气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套管(13)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18),且螺旋叶(18)通过转鼓(17)与转轴(10)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