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18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有的汽车而言,其车体的顶部安装有天窗,汽车天窗通常可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对于汽车天窗而言,其由天窗本体、前柱、后柱、卷帘、马达等结构组成,上述各结构需要在不同工位进行组装,当产量较大时,上述组装方式则无法满足实际的量产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后柱装配工位、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玻璃锁付工位、装饰盖装配工位;

    所述各工位通过输送倍速链连接;

    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阻挡机构、前柱顶升定位机构以及螺丝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前柱锁附位置,所述螺丝批位于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的上方;

    所述机构装配工位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阻挡机构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所述后柱装配工位包括:第三升降机构、第三阻挡机构、后柱顶升定位机构以及锁附电批,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三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后柱锁附位置,所述锁附电批位于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的上方;

    所述卷帘装配工位包括:第四升降机构、第四阻挡机构、卷帘定位支撑机构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四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四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卷帘装配位置,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所述马达装配工位包括:第五升降机构、第五阻挡机构、第一装配机械手、快换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五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五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快换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所述玻璃锁付工位包括:第二装配机械手、玻璃锁附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玻璃锁附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包括:第三装配机械手、装饰盖装配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前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扫码装置,其包括: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上方的扫码枪,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旋转顶升板、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的气缸以及通过旋转齿轮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旋转的旋转电机。

    优选地,所述机构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二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

    优选地,所述后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三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后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卷帘装配工位中,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四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托住后柱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注油装置,其包括:第六阻挡机构、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以及注油机,所述第六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的下游,其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旋转顶升板、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的气缸以及通过旋转齿轮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注油机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设置的喷嘴。

    优选地,所述马达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五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五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快换治具包括:安装基板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左右两侧边缘的第一定位模组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下两侧边缘的第二定位模组,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包括位于中间的定位柱以及位于所述定位柱两侧的仿形定位支撑块,临近所述定位柱以及仿形定位支撑块的位置均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模组包括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玻璃锁付工位中,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300kg机器人,所述玻璃锁附治具包括:治具基板、位于所述治具基板中间区域的玻璃吸附组件、位于所述治具基板两侧区域的定位组件,所述玻璃吸附组件包括多个吸盘,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一侧的定位销钉、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另一侧的铝轨仿形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包括:治具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治具基板两侧边缘位置的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多个夹紧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将各组装工位集成于一体,实现了全景式天窗的自动化组装,有利于提高全景式天窗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扫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扫码装置中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机构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后柱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卷帘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注油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注油装置中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马达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马达装配工位中快换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玻璃锁付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玻璃锁付工位中玻璃锁附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装饰盖装配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装饰盖装配治具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通电检测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噪音检测工位包括静音房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曲率检测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为性能检测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中外观检测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翻转夹取治具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后柱装配工位、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玻璃锁付工位、装饰盖装配工位。其中,所述各工位通过输送倍速链连接,以实现产品的在各工位之间进行流转。

    如图2所示,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包括:第一升降机构1、第一阻挡机构2、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以及螺丝批4,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一阻挡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的下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前柱锁附位置,所述螺丝批4位于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一阻挡机构2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前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工作时,将前柱放入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按启动按钮,机构上升将前柱和天窗本体的铝轨贴合组合到位,人工用螺丝批4(奇力速,下压式)对前柱与铝轨进行锁付,在锁付工程中,前柱顶升定位机构3对螺丝锁付位置进行支撑,保证在锁付时不会出现下陷的状态。

    如图3、4所示,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扫码装置,其包括: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5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5上方的扫码枪6,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5包括:旋转顶升板51、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51的气缸52以及通过旋转齿轮53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51旋转的旋转电机54。

    所述扫码装置工作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顶升板旋转,产品旋转至对应的角度位置。扫码枪通过扫码的方式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以采集产品的信息。

    如图5所示,所述机构装配工位包括:第二升降机构7、第二阻挡机构8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71之间,所述第二阻挡机构8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的下游,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机构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二阻挡机构8包括缓冲阻挡气缸。从而,工人在人工作业的区域在由第二升降机构7顶升的产品上组装对应的机构(如传动机构等)。此外,所述机构装配工位中的输送倍速链使用倍速链单段张紧装置,单独调节倍速链的松紧度,使倍速链的松紧度一致,输送更稳定。

    如图6所示,所述后柱装配工位包括:第三升降机构9、第三阻挡机构10、后柱顶升定位机构11以及锁附电批12,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三阻挡机构10位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的下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11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后柱锁附位置,所述锁附电批12位于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11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后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三阻挡机构10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11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后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所述后柱挡风网装配工位工作时,将后柱同天窗本体上的铝轨组合,按启动按钮,机构上升支撑后柱,人工用锁附电批12(奇力速,下压式)对前柱铝轨进行锁付,在锁付工程中,后柱顶升定位机构11对螺丝锁付位置进行支撑,保证在锁付时不会出现下陷的状态。

    如图7所示,所述卷帘装配工位包括:第四升降机构13、第四阻挡机构14、卷帘定位支撑机构15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四升降机构13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四阻挡机构14位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13的下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15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卷帘装配位置,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卷帘装配工位中,所述第四升降机构13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四阻挡机构14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15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托住后柱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所述卷帘装配工位工作时,产品到位后,卷帘定位支撑上升撑住后柱,作业员安装卷帘时不会发生产品摆动和下陷的情况。组装完成后,卷帘定位支撑机构15复位

    如图8、9所示,所述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注油装置,其包括:第六阻挡机构16、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17以及注油机18,所述第六阻挡机构16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17的下游,其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17包括:旋转顶升板171、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171的气缸172以及通过旋转齿轮173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171旋转的旋转电机174,所述注油机18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17设置的喷嘴。

    所述注油装置工作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顶升板171旋转,产品旋转至对应的角度位置。注油机18对后柱马达安装位置涂油。

    如图10、11所示,所述马达装配工位包括:第五升降机构19、第五阻挡机构20、第一装配机械手21、快换治具22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五阻挡机构20位于所述第五升降机构19的下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21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快换治具22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具体地,所述马达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五升降机构19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五阻挡机构20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21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快换治具22包括:安装基板221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221左右两侧边缘的第一定位模组222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221上下两侧边缘的第二定位模组223,所述第一定位模组222包括位于中间的定位柱以及位于所述定位柱两侧的仿形定位支撑块,临近所述定位柱以及仿形定位支撑块的位置均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模组223包括定位块。

    快换治具22作用方式:通过定位柱定位天窗铝轨上的定位孔可以确定天窗左右位置,通过定位仿形支撑定位天窗铝轨可以确定天窗上下位置,并用旋转压紧气缸压紧铝轨,然后把整套快换治具22通过快换定位套与治具基板定位,并用快换紧固螺栓拧紧。此种方式不仅能达到快速换型兼容多种产品的目的,还能保证定位进度以及抓取和移动时的可靠性、稳定性。

    如图12、13所示,所述玻璃锁付工位包括:第二装配机械手23、玻璃锁附治具24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23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玻璃锁附治具24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具体地,所述玻璃锁付工位中,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23选自川崎300kg机器人,所述玻璃锁附治具24包括:治具基板241、位于所述治具基板241中间区域的玻璃吸附组件242、位于所述治具基板241两侧区域的定位组件243,所述玻璃吸附组件242包括多个吸盘,所述定位组件243包括位于中间的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一侧的定位销钉、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另一侧的铝轨仿形定位块。

    玻璃锁附治具24具体方式如下:通过定位销钉定位天窗铝轨上的定位孔可以确定天窗左右位置,通过铝轨仿形定位块定位天窗铝轨可以确定天窗上下位置,并用旋转压紧气缸压紧天窗铝轨,然后人工拿取玻璃放入夹具,通过玻璃仿形定位块定位玻璃位置,然后再用玻璃吸附组件242吸附牢固玻璃,再用电批紧固玻璃螺丝。

    如图14、15所示,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包括:第三装配机械手25、装饰盖装配治具26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25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26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具体地,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25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26包括:治具基板261以及设置于所述治具基板261两侧边缘位置的定位模组262,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多个夹紧气缸。

    为了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检测,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通电检测工位、噪音检测工位、曲率检测工位、性能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此外,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下料工位。

    如图16所示,所述通电检测工位包括:第六升降机构27、第七阻挡机构28以及分布于所述第六升降机27构两侧的快换通电治具29。所述快换通电治具包括适于通电检测的插头。所述通电检测工位工作时:

    快换通电治具先对通电插口定位,通电头插入马达接口,控制ecu开关触发点,使产品实现无人化通电测试。通过马达锁付站的马达定位治具保证马达通电口位置的一致性,再通过对马达通电口的再次定位,保证马达通电的稳定性。通电快换治具使用航空插头,多管气动插头,治具精准定位,将单个车型的通电治具集成化,快换方便。

    如图17所示,所述噪音检测工位包括静音房,其包括:静音房骨架30、玻璃纤维棉、聚酯纤维棉、消音孔板、显示器31。其中,波浪吸音由多种隔音材料分段阻隔完成,静音效果良好。静音房两侧有升降式通道门,打开时通过产品,测试时封闭通道门,达到隔音效果。显示器31实时提现当前线体的工作状态:产能,良率,当前测试产品的测试信息等。

    如图18所示,所述曲率检测工位包括:第七升降机构32、第八阻挡机构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七升降机构32上方且能够沿xy方向运动的段差检测传感器34。

    具体地,由于产品尺寸的特性,段差检测站使用四套定位支撑机构将产品托离治具,形成一个稳定的检测平台。托离治具是规避不同治具的不同尺寸误差,使用同一个支撑平台,保证检测精度。检测平台长度方向跨度较大,所以左右轴放在检测平台中间,运动时左右两侧力臂一致,运动重复定位精度高,检测速度快。段差检测头选用松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触点信号触发快速,精度达到0.005mm。

    如图19、20所示,所述性能检测工位包括:第八升降机构35、第九阻挡机构36、前部防夹力测试机构37、中部防夹力测试机构38、框架压紧机构39、通电机构40。

    具体地,通电机构先对通电插口定位,通电头插入马达接口,通过程序控制ecu开关触发点,使产品实现无人化通电测试。通过马达锁付站的马达定位治具保证马达通电口位置的一致性,再通过对马达通电口的再次定位,保证马达通电的稳定性。玻璃和卷帘防夹力测试传感器采用分段做动设计,使检测玻璃或卷帘防夹力时,始终处于传感器中间位置。性能测试数据反馈到终端进行处理分析进行判定。玻璃上下防夹力处于玻璃前段中心位置,使用软性耐磨材料接触玻璃完成检测。

    如图21、22所示,所述外观检测工位包括:翻转夹取治具41、分布于所述翻转夹取治具两侧的防护栏。

    具体地,所述翻转夹取治具41包括:能够翻转的基板411、设置于所述基板411一面两侧的限位块412、分布于任一限位块412两侧的气动夹爪413。所述外观检测工位工作时:通过翻转夹取治具,将产品搬到线体外部,人员通电检查卷帘状况。观察直观,操作方便。外观检测站采用防护栏,安全光栅,线外启动按钮盒,程序管控等多种方式,对生产过程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误。安全系数极高。翻转夹取治具实现模块化,只是需要更换换线机种对应的模块治具,就可以换线生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将各组装工位集成于一体,实现了全景式天窗的自动化组装,有利于提高全景式天窗的组装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后柱装配工位、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玻璃锁付工位、装饰盖装配工位;

    所述各工位通过输送倍速链连接;

    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阻挡机构、前柱顶升定位机构以及螺丝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前柱锁附位置,所述螺丝批位于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的上方;

    所述机构装配工位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阻挡机构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所述后柱装配工位包括:第三升降机构、第三阻挡机构、后柱顶升定位机构以及锁附电批,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三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后柱锁附位置,所述锁附电批位于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的上方;

    所述卷帘装配工位包括:第四升降机构、第四阻挡机构、卷帘定位支撑机构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四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之间,所述第四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的卷帘装配位置,所述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

    所述马达装配工位包括:第五升降机构、第五阻挡机构、第一装配机械手、快换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五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五升降机构的下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快换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所述玻璃锁付工位包括:第二装配机械手、玻璃锁附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玻璃锁附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包括:第三装配机械手、装饰盖装配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一侧,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以及适于人工作业的区域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前柱顶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前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扫码装置,其包括: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上方的扫码枪,所述第一旋转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旋转顶升板、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的气缸以及通过旋转齿轮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旋转的旋转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二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柱挡风网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三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后柱顶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后柱放置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装配工位中,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四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卷帘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定位基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适于托住后柱的定位槽以及顶升所述定位基板的另一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注油装置,其包括:第六阻挡机构、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以及注油机,所述第六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的下游,其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包括:旋转顶升板、顶升所述旋转顶升板的气缸以及通过旋转齿轮带动所述旋转顶升板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注油机位于所述输送倍速链的外侧,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旋转顶升定位机构设置的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五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以及顶升所述升降基板的气缸,所述第五阻挡机构包括缓冲阻挡气缸,所述第一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快换治具包括:安装基板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左右两侧边缘的第一定位模组以及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下两侧边缘的第二定位模组,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包括位于中间的定位柱以及位于所述定位柱两侧的仿形定位支撑块,临近所述定位柱以及仿形定位支撑块的位置均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模组包括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锁付工位中,所述第二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300kg机器人,所述玻璃锁附治具包括:治具基板、位于所述治具基板中间区域的玻璃吸附组件、位于所述治具基板两侧区域的定位组件,所述玻璃吸附组件包括多个吸盘,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一侧的定位销钉、位于所述铝轨旋转压紧气缸另一侧的铝轨仿形定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装配工位中,所述第三装配机械手选自川崎210kg机器人,所述装饰盖装配治具包括:治具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治具基板两侧边缘位置的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多个夹紧气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柱挡风网装配工位、机构装配工位、后柱装配工位、卷帘装配工位、马达装配工位、玻璃锁付工位、装饰盖装配工位,所述各工位通过输送倍速链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全景式天窗自动化生产线将各组装工位集成于一体,实现了全景式天窗的自动化组装,有利于提高全景式天窗的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立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