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安装反渗透设备的膜壳内插接头时使用的,用于涨紧内插接头的工具,属于车间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渗透(ro)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该过程无相变,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便、产水水质高等诸多等优点。同时成套设备设计有膜清洗系统及阻垢系统,在设备关机时,淡化水可自动将膜表面污染物冲洗干净,延长膜使用寿命。

    通过工厂维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密封胶圈的老化,膜壳各种接头密封面发生渗漏的频率不断增高,拆装各种接头、更换密封胶圈和破损备件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图1所示的内插接头3就是一种需要经常更换的接头,它安装在管状膜壳1侧壁上的通孔中,内插接头3与膜壳1之间设有密封胶圈2,由于膜壳的内径一般只有200mm左右,操作空间十分狭小而且没有理想的涨紧工具,安装内插接头3时只能采用敲击的方式使内插接头3涨紧,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即使工人谨慎操作,膜壳也难免因受到磕碰而破损,而且经常出现接头安装不到位或安装不正的情况,导致返工量增加,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维保进度,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以提高内插接头的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构成中包括螺旋千斤顶、底座垫块、v型支撑块和接头间隔块,所述螺旋千斤顶横向放置于膜壳内部,其顶杆与内插接头的安装孔同轴并通过接头间隔块顶在待安装的内插接头上,螺旋千斤顶的底座通过底座垫块压在膜壳的内壁上,所述v型支撑块支撑在螺旋千斤顶的下部。

    上述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所述接头间隔块与螺旋千斤顶的顶杆相对应的一侧为平面,与内插接头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内插接头的内孔相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侧面为锥面。

    上述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所述底座垫块与螺旋千斤顶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与螺旋千斤顶的底座相匹配的卡槽,与膜壳的内壁相对应的一侧为与膜壳的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弧面。

    上述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所述v型支撑块的下表面为与膜壳的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弧面,上表面设有与螺旋千斤顶相对应的v型槽。

    上述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所述螺旋千斤顶为立式手摇式螺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由螺旋千斤给内插接头提供涨紧力,在作业过程中内插接头受力均匀且不会出现偏斜,可避免接头方向不正、密封胶圈损坏等现象造成的二次返工,膜壳也不会因磕碰而受损。该工具可保证反渗透设备的安全,提高内插接头的安装质量及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膜壳与内插接头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v型支撑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左视图;

    图4是千斤顶底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左视图;

    图5是接头间隔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左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1、膜壳,2、密封胶圈,3、内插接头,4、接头间隔块,5、螺旋千斤顶,6、底座垫块,7、v型支撑块,8、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安装的螺旋涨紧工具,这种涨紧工具通过螺旋千斤顶将手动旋转力矩转化为内插接头的涨紧力,利用千斤顶的螺旋自锁原理,实现接头的大载荷挤压,手动操作控制接头的挤压进度及方向。

    参看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接头间隔块4、螺旋千斤顶5、底座垫块6和v型支撑块7,螺旋千斤顶5选用立式手摇式螺旋千斤顶,通过延长杆在膜壳外进行旋转作业;底座垫块6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其弧面与膜壳1内壁紧贴,平面通过卡槽与螺旋千斤顶5的底座嵌合。v型支撑块7的上部设有v型槽,下部弧面与膜壳1内壁紧贴,v型支撑块7用于支撑螺旋千斤顶5,使其顶杆轴线方向与膜壳直径一致,接头间隔块4连接螺旋千斤顶5与内插接头3,接头间隔块4与内插接头3相对的一侧设有带锥度(锥度为1:10)的导向柱8,导向柱8插入内插接头3的中心孔内,接头间隔块4另一侧与螺旋千斤顶5的顶杆结合在一起,将各部件在膜壳内组装调整,转动螺旋千斤顶实现内插接头的涨紧。

    底座垫块6、v型支撑块7及接头间隔块4组成对中结构,可实现内插接头3的对中。底座垫块6、v型支撑块7及接头间隔块4全部采用食品级氟胶材质,在保证涨紧力均匀、稳定的同时,保护膜壳1的安全,同时不对膜壳1内的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涨紧内插接头时,先将内插接头安装好密封胶圈2并涂抹凡士林后放入膜壳内孔中,把接头间隔块的导向柱插入内插接头中,将螺旋千斤顶放入底座垫块的卡槽内,将螺旋千斤顶连同底座垫块一起放入膜壳内,使螺旋千斤顶顶杆轴线与内插接头轴线重合,插入v型支撑块7,先旋转几圈螺旋千斤顶使其对内插接头进行简单预紧,调整内插接头及各部件使其同心或重合,在膜壳外均匀旋转千斤顶,使螺旋千斤顶产生的推力(10000n~20000n)作用于接头间隔块上,即可进行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作业。内插接头安装到位后反向旋转螺旋千斤顶,分解各部件,准备其它内插接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涨紧力稳定持久,保证内插接头的密封胶圈被均匀挤压到膜壳内孔中,起到高压力密封作用。制作不同尺寸的底座垫块6、v型支撑块7和接头间隔块4,可满足任何内插接头的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接头方向不正、密封胶圈损坏等现象造成的二次返工,避免对膜壳造成损害,可保证膜壳设备的运行安全,提高内插接头的安装质量及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中包括螺旋千斤顶(5)、底座垫块(6)、v型支撑块(7)和接头间隔块(4),所述螺旋千斤顶(5)横向放置于膜壳(1)内部,其顶杆与内插接头(3)的安装孔同轴并通过接头间隔块(4)顶在待安装的内插接头(3)上,螺旋千斤顶(5)的底座通过底座垫块(6)压在膜壳(1)的内壁上,所述v型支撑块(7)支撑在螺旋千斤顶(5)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间隔块(4)与螺旋千斤顶(5)的顶杆相对应的一侧为平面,与内插接头(3)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内插接头(3)的内孔相匹配的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的侧面为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垫块(6)与螺旋千斤顶(5)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与螺旋千斤顶(5)的底座相匹配的卡槽,与膜壳(1)的内壁相对应的一侧为与膜壳(1)的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块(7)的下表面为与膜壳(1)的内壁形状相匹配的弧面,上表面设有与螺旋千斤顶(5)相对应的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千斤顶(5)为立式手摇式螺旋千斤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设备膜壳内插接头的涨紧工具,其包括螺旋千斤顶、底座垫块、V型支撑块和接头间隔块,所述螺旋千斤顶横向放置于膜壳内部,其顶杆与内插接头的安装孔同轴并通过接头间隔块顶在待安装的内插接头上,螺旋千斤顶的底座通过底座垫块压在膜壳的内壁上,所述V型支撑块支撑在螺旋千斤顶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由螺旋千斤给内插接头提供涨紧力,在作业过程中内插接头受力均匀且不会出现偏斜,可避免接头方向不正、密封胶圈损坏等现象造成的二次返工,膜壳也不会因磕碰而受损。该工具可保证反渗透设备的安全,提高内插接头的安装质量及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朋;苏东静;吕鹏光;许云皓;赵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