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35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用的耦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耦合式通电(家电)产品,如:电热水壶,会使用到耦合器,然而,目前的耦合器结构,一般包括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输入电源的导电电路,所述导电电路上设置有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包括动触片和定触片,所述上耦合器坐于所述下耦合器上,上耦合器通过下耦合器连接外部电源;但是,上耦合器在电流过大或加热温度过高时,不能立即断电保护,造成家电产品损坏,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此,也有部分家电产品,在耦合器上增设熔断丝,将熔断丝与上耦合器的导电电路串联起来,以便当流经的电流过大,产生较高温度时,可使熔断丝熔断,上耦合器断电保护;但是,这种耦合器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熔断丝直接裸露,容易受损或断裂;(2)熔断丝仅为电流过大时的过热保护,无法直接检测被测物表面温度,如:内胆底壁温度过热时断电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易受损或断裂,可检测被测物表面温度过热而断电保护的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电电路,所述导电电路上设置有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包括动触片和静触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过热保护棒,所述过热保护棒是受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形变的硬质棒体,所述上耦合器设置有安置腔,所述过热保护棒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过热保护棒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安置腔的上部开口、并外露出上耦合器,其另一端向下伸延出安置腔的下部开口、与动触片相抵;此款耦合器,通过在底座上增设过热保护棒,利用过热保护棒感应被检测物热量(温度),过热保护棒达到设定温度值会变形(如:转化为粉未或液体或气体),这时,过热保护棒形变,如:变短或熔化,动触片失去过热保护棒的下压力,从而使动触片复位、与静触片分离,触控开关断开,实现过热保护的作用,其整个结构简单、合理,而且,过热保护棒被隐藏在安置腔内,避免直接外露,不易损坏或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安置腔贯穿底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安置腔包括宽腔下段和窄腔上段,所述下部开口设置在宽腔下段的底部,所述上部开口设置在窄腔上段的顶部,所述过热保护棒包括宽径下段和窄径上段,所述宽径下段和窄径上段分别设置在宽腔下段和窄腔上段,且宽径下段的下端伸延出宽腔下段,其窄径上段的顶端延伸出窄腔上段;安置腔和过热保护棒的这种下宽上窄设计,既防止过热保护棒容易向上脱出,又可因上窄的过热保护棒设计,其上部感应温度时,其更容易形变位移,灵敏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过热保护棒是受热形变为粉未或液体或气体的凸字形棒体;与安置腔的配合更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按高、低位置分别设置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动触片和静触片分别设置有相互碰触通电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片在静态时向上屹起,所述过热保护棒下压动触片,以使动触头向下移动与静触头相抵通电。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导电电路包括环形金属导电片和中心导电体,所述触控开关的动触片和静触片串联在环形金属导电片和中心导电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耦合器,通过在底座上增设过热保护棒,利用过热保护棒感应被检测物热量(温度),过热保护棒达到设定温度值会变形(如:转化为粉未或液体或气体),这时,过热保护棒形变,如:变短或熔化,动触片失去过热保护棒的下压力,从而使动触片复位、与静触片分离,触控开关断开,实现过热保护的作用,其整个结构简单、合理,而且,过热保护棒被隐藏在安置腔内,避免直接外露,不易损坏或断裂。

    (2)其次,安置腔和过热保护棒的这种下宽上窄设计,既防止过热保护棒容易向上脱出,又可因上窄的过热保护棒设计,其上部感应温度时,其更容易形变位移,灵敏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耦合器在去除过热保护棒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电电路31,所述导电电路31上设置有触控开关4,所述触控开关4包括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过热保护棒5,所述过热保护棒5是受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形变的硬质棒体,所述底座1设置有安置腔6,所述过热保护棒5设置在所述安置腔6内,过热保护棒5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安置腔6的上部开口61、并外露出上耦合器1,其另一端向下伸延出安置腔6的下部开口62、与动触片41相抵。

    其中,过热保护棒5可以是塑料棒,其受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会熔化变短,质量减轻;过热保护棒5也可以是石英砂材料制成的棒体,其受热达到一定程度,会变成粉未状,现样能实现本专利之效果。

    图中所示,所述安置腔6贯穿上耦合器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安置腔6包括宽腔下段63和窄腔上段64,所述下部开口62设置在宽腔下段63的底部,所述上部开口61设置在窄腔上段64的顶部,所述过热保护棒5包括宽径下段51和窄径上段52,所述宽径下段51和窄径上段52分别设置在宽腔下段63和窄腔上段64,且宽径下段51的下端伸延出宽腔下段63,其窄径上段52的顶端延伸出窄腔上段6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热保护棒5是受热形变为粉未或液体或气体的凸字形棒体。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底座1的底部按高、低位置分别设置有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所述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分别设置有相互碰触通电的动触头100和静触头101,所述动触片41在静态时向上屹起,所述过热保护棒5下压动触片41,以使动触头100向下移动与静触头101相抵通电;所述底座1的上导电电路31包括环形金属导电片12和中心导电体13,所述触控开关4的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串联在环形金属导电片12和中心导电体13之间。

    工作原理:以电热水壶为例,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耦合器,其底座1和下耦合器分别固定在壶身和壶座上,壶身坐于壶座上,底座1和下耦合器相互插接通电配合,由于壶身的发热盘与过热保护棒5顶端相抵,过热保护棒5吸收(检测)发热盘的热量,当过热保护棒5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即:发热盘温度过热,过热保护棒5受热变形,如变成粉未,这时,动触片41失去过热保护棒5的下压力,使动触片41复位、与静触片42分离,触控开关4断开,实现过热保护的作用。


    技术特征:

    1.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电电路(31),所述导电电路(31)上设置有触控开关(4),所述触控开关(4)包括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过热保护棒(5),所述过热保护棒(5)是受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形变的硬质棒体,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置腔(6),所述过热保护棒(5)设置在所述安置腔(6)内,过热保护棒(5)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安置腔(6)的上部开口(61)、并外露出底座(1),其另一端向下伸延出安置腔(6)的下部开口(62)、与动触片(4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安置腔(6)贯穿底座(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安置腔(6)包括宽腔下段(63)和窄腔上段(64),所述下部开口(62)设置在宽腔下段(63)的底部,所述上部开口(61)设置在窄腔上段(64)的顶部,所述过热保护棒(5)包括宽径下段(51)和窄径上段(52),所述宽径下段(51)和窄径上段(52)分别设置在宽腔下段(63)和窄腔上段(64),且宽径下段(51)的下端伸延出宽腔下段(63),其窄径上段(52)的顶端延伸出窄腔上段(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过热保护棒(5)是受热形变为粉未或液体或气体的凸字形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底部按高、低位置分别设置有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所述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分别设置有相互碰触通电的动触头(100)和静触头(101),所述动触片(41)在静态时向上屹起,所述过热保护棒(5)下压动触片(41),以使动触头(100)向下移动与静触头(101)相抵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导电电路(31)包括环形金属导电片(12)和中心导电体(13),所述触控开关(4)的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串联在环形金属导电片(12)和中心导电体(1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过热保护棒的耦合器,包括底座,还包括有过热保护棒,过热保护棒是受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形变的硬质棒体,底座设置有安置腔,过热保护棒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过热保护棒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安置腔的上部开口、并外露出底座,其另一端向下伸延出安置腔的下部开口、与动触片相抵;此款耦合器,过热保护棒感应被检测物热量,过热时过热保护棒会变形,使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触控开关断开,实现过热保护作用,结构简单、合理,过热保护棒被隐藏在安置腔内,避免直接外露,不易损坏或断裂。

    技术研发人员:黄普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汇莱德温控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