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组合灯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人们的出行都与其息息相关,汽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每辆汽车又是由众多机构和零部件组成的,比如汽车后组合灯就是其中之一,现有技术关于汽车后组合灯的检测,只用来检测安装孔位,对于表面轮廓的检测仅限于可安装即可,无法检测出车灯表面是否有异常凸起或是凹陷,而且无法确定异常凸起或凹陷的位置,检测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检具,能够对组合车灯的表面轮廓进行精准检测,可以检测出车灯表面是否有异常凸起或是凹陷,确定异常凸起或凹陷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提手、水平检测板、支撑件、安装滑轨、侧灯固定板和翻转式压紧台,所述安装滑轨平行设置有两条,在两条安装滑轨之间设置有固定插块和固定插杆,在安装滑轨上设置有安装滑块,在安装滑块上设置有固定底板,在滑轨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档杆,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尾灯固定板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连接检测板、侧灯下轮廓检测板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所述侧灯固定板上设置有侧灯上轮廓检测板、定位块支架和侧灯定位杆,定位块支架上又设置有侧灯定位块,所述尾灯固定板上设置有尾灯上轮廓检测板、尾灯定位板和连接杆插板,侧灯固定板和尾灯固定板上均开有方形空槽,在侧灯固定板上还开有连接杆插孔,所述侧灯下轮廓检测板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上均设置有单孔插块,所述连接检测板上设置有双孔插块和单孔插块,所述水平检测块、双孔插块、单孔插块、侧灯上轮廓检测板和尾灯上轮廓检测板均套装有有检测块。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式压紧台包括支撑柱、提手、翻转底板、翻转板、翻转杆、倾斜挡板和紧固螺钉,所述支撑柱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翻转底板与支撑柱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翻转杆与翻转底板铰接,所述切斜挡板与翻转底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灯上轮廓检测板、定位块支架和侧灯定位杆均与侧灯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尾灯上轮廓检测板、尾灯定位板和连接杆插板均与尾灯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侧灯上轮廓检测板和双孔插块都是截面为z形,所述侧灯定位块和连接杆插板上均设置有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检具,能够对组合车灯的表面轮廓进行精准检测,可以检测出车灯表面是否有异常凸起或是凹陷,能够确定异常凸起或凹陷的位置,同时将后组合灯的侧灯与尾灯同时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尾灯固定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侧灯固定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翻转式压紧台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连接检测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侧灯下轮廓检测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尾灯下轮廓检测板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拉手;3.水平检测板;4.翻转式压紧台;401.支撑柱;402.提手;403.翻转底板;404.翻转板;405.翻转杆;406.倾斜挡板;407.紧固螺钉;5.安装滑轨;501.安装滑块;502.限位档杆;503.固定底板;6.侧灯固定板;7.尾灯固定板;801.连接检测板;802.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3.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4.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5.上轮廓检测板;901.定位块支架;902.侧灯定位杆;903.尾灯定位板;904.连接杆插板;905.连接杆;906.侧灯定位块;10.方形空槽;11.支撑件;12.固定插块;13.固定插杆;14.连接杆插孔;15.单孔插块;16.双孔插块;17.检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7所示的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拉手2、水平检测板3、支撑件11、安装滑轨5、侧灯固定板6和翻转式压紧台4,所述安装滑轨5平行设置有两条,在两条安装滑轨5之间设置有固定插块12和固定插杆13,在安装滑轨5上设置有安装滑块501,在安装滑块501上设置有固定底板503,在安装滑轨5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档杆502,固定底板503上设置有尾灯固定板7和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上设置有连接检测板801、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所述侧灯固定板6上设置有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定位块支架901和侧灯定位杆902,定位块支架901上又设置有侧灯定位块906,所述尾灯固定板7上设置有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尾灯定位板903和连接杆插板904,侧灯固定板6和尾灯固定板7上均开有方形空槽10,在侧灯固定板6上还开有连接杆插孔14,所述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上均设置有单孔插块15,所述连接检测板801上设置有双孔插块16和单孔插块15,所述水平检测板3、双孔插块16、单孔插块15、连接检测板801、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和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均套装有检测块17。
所述翻转式压紧台4包括支撑柱401、提手402、翻转底板403、翻转板404、翻转杆405、倾斜挡板406和紧固螺钉407,所述支撑柱401与翻转底板403螺纹连接,所述翻转底板403与支撑柱401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404和翻转杆405与翻转底板403铰接,所述倾斜挡板406与翻转底板403螺纹连接。
所述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定位块支架901和侧灯定位杆902均与侧灯固定板6螺纹连接,所述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尾灯定位板903和连接杆插板904均与尾灯固定板7螺纹连接,所述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和双孔插块16的横截面为z形,所述侧灯定位块906和连接杆插板904上均设置有连接杆9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连接检测板801、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和上轮廓检测板805,对后组合灯进行分点检测,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精度,还能找出不合格地点所在之处,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依次安装侧灯、连接检测板801和尾灯,安装完成后,使用百分表插入每个单孔插块15或双孔插块16上的检测块17进行检测,通过比数据确定此处轮廓是否合格,在检测完成后将固定插杆13从固定插块12上取下,推动固定底板503,依次取下尾灯、连接检测板801和侧灯即可。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拉手(2)、水平检测板(3)、支撑件(11)、安装滑轨(5)、侧灯固定板(6)和翻转式压紧台(4),所述安装滑轨(5)平行设置有两条,在两条安装滑轨(5)之间设置有固定插块(12)和固定插杆(13),在安装滑轨(5)上设置有安装滑块(501),在安装滑块(501)上设置有固定底板(503),在安装滑轨(5)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档杆(502),固定底板(503)上设置有尾灯固定板(7)和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上设置有连接检测板(801)、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所述侧灯固定板(6)上设置有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定位块支架(901)和侧灯定位杆(902),定位块支架(901)上又设置有侧灯定位块(906),所述尾灯固定板(7)上设置有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尾灯定位板(903)和连接杆插板(904),侧灯固定板(6)和尾灯固定板(7)上均开有方形空槽(10),在侧灯固定板(6)上还开有连接杆插孔(14),所述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和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上均设置有单孔插块(15),所述连接检测板(801)上设置有双孔插块(16)和单孔插块(15),所述水平检测板(3)、双孔插块(16)、单孔插块(15)、连接检测板(801)、侧灯下轮廓检测板(802)、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尾灯下轮廓检测板(803)和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均套装有检测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式压紧台(4)包括支撑柱(401)、提手(402)、翻转底板(403)、翻转板(404)、翻转杆(405)、倾斜挡板(406)和紧固螺钉(407),所述支撑柱(401)与翻转底板(403)螺纹连接,所述翻转底板(403)与支撑柱(401)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404)和翻转杆(405)与翻转底板(403)铰接,所述倾斜挡板(406)与翻转底板(40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定位块支架(901)和侧灯定位杆(902)均与侧灯固定板(6)螺纹连接,所述尾灯上轮廓检测板(805)、尾灯定位板(903)和连接杆插板(904)均与尾灯固定板(7)螺纹连接,所述侧灯上轮廓检测板(804)和双孔插块(16)的横截面为z形,所述侧灯定位块(906)和连接杆插板(904)上均设置有连接杆(9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