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心距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滚筒,是一种将电机和减速器共同置于滚筒体内部的新型驱动装置。它主要应用于固定式和移动式带式输送机、替代传统的电动机,减速器在驱动滚筒之外的分离式驱动装置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减速器壳是安装在桥壳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但是,现有技术中,旋转轮在工作时容易跑偏且打开维修时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实现了旋转轮与外壳间的吻合旋转活动,防止偏离损坏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包括偏心轴与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所述吻合槽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防护壳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中部外表面拆卸安装有摩擦球,所述摩擦球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拆卸套,所述摩擦球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片。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上端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防护壳的下端两侧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框,所述防护壳的中部两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合页。

    优选的,所述偏心轴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表面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旋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

    优选的,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所述旋转轮的中部与偏心轴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贯穿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片与滑动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八组,所述摩擦球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撑架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合页,便于防护壳的打开,和工作人员对装置的检查和维修,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栓与固定块,便于防护壳之间的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吻合槽,便于旋转轮的吻合卡接,防止旋转轮在运转时跑偏,通过设置的滑动槽,便于与旋转轮之间旋转摩擦,通过设置的支撑架与摩擦球,便于旋转轮与支撑架之间相互转动,通过设置的滑动槽、固定槽,便于支撑架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和对支撑架滑动时进行固定,便于摩擦球的拆卸和更换,防止磨损长时间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转轮与外壳间的吻合旋转活动,防止偏离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防护壳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旋转轮,2-支撑槽,3-旋转齿轮,4-固定螺栓,5-固定安装孔,6-固定底座,7-合页,8-固定块,9-安装框,10-防护壳,11-固定槽,12-偏心轴,13-轴承,14-支撑架,15-摩擦球,16-吻合槽,17-滑动槽,18-拆卸套,19-滚珠,20-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包括偏心轴12与防护壳10,所述防护壳10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16,所述吻合槽16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滚珠19,所述防护壳10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7,所述滑动槽17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槽11,所述滑动槽17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下端中部外表面拆卸安装有摩擦球15,所述摩擦球15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14的下端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拆卸套18,所述摩擦球15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14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13,所述支撑架1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片20,实现了旋转轮与外壳间的吻合旋转活动,防止偏离损坏设备。

    所述防护壳10上端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防护壳10的下端两侧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便于防护壳10之间的固定。

    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框9,所述防护壳10的中部两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合页7,便于防护壳10的打开,和工作人员对装置的检查和维修。

    所述偏心轴12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1,所述旋转轮1的外表面开设有支撑槽2,所述旋转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3,便于与旋转轮1之间旋转摩擦。

    所述旋转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6,所述固定底座6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5,所述旋转轮1的中部与偏心轴12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贯穿槽,便于旋转轮1的吻合卡接,防止旋转轮在运转时跑偏。

    所述支撑架1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片20与滑动槽1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槽11的数量为八组,所述摩擦球15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轴承13与支撑架14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便于支撑架14在滑动槽17的内部进行滑动,和对支撑架14滑动时进行固定,便于摩擦球15的拆卸和更换,防止磨损长时间无法使用。

    工作原理:

    在防护壳10的内部开设吻合槽16,吻合槽16的两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滑动槽17,防护壳10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滑动槽17,滑动槽17的外表面安装固定槽11,旋转轮1的外表面与滚珠19活动连接,支撑架14通过滑动槽17进行滑动,支撑架14滑动到一定距离时通过固定槽11进行固定,摩擦球15与旋转轮1的外沿部分摩擦旋转活动,摩擦球15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14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摩擦球15通过支撑槽2对旋转轮1在转动时进行支撑,便于摩擦球15的拆卸更换和防止旋转轮1旋转时跑偏,固定螺栓4插入安装框9的内部便于对防护壳10的内部进行固定和防护。

    以上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包括偏心轴与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所述吻合槽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防护壳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中部外表面拆卸安装有摩擦球,所述摩擦球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拆卸套,所述摩擦球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上端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防护壳的下端两侧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框,所述防护壳的中部两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合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表面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旋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所述旋转轮的中部与偏心轴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贯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片与滑动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八组,所述摩擦球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撑架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减速器壳偏心距检测装置,包括偏心轴与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所述吻合槽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防护壳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槽,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中部外表面拆卸安装有摩擦球,所述摩擦球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拆卸套,所述摩擦球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转轮与外壳间的吻合旋转活动,防止偏离损坏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王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胜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