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cod物质浓度高,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成分复杂,利用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难达到处理目的,同时存在操作管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一系统问题。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动状态,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厌氧反应器,在国内外厌氧处理中率先采用以砂为载体,设备结构为内外两个圆筒,利用特制的轴流泵,使污水和有机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进行循环,达到流化的目的。

    城乡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大多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些特点导致城乡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在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填埋处理时,所包含的较高的有机质成分产生大量能够污染地下水的渗滤液;在焚烧处理时,较高的水分含量增加了处理中需要的能源。采用厌氧罐对城乡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59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酸化厌氧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集气罩,所述罐体内腔的上部为酸化反应区,所述罐体内腔的下部为厌氧分解区,所述罐体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落料口位于所述罐体内腔的顶部,所述落料口的下方设有布料装置,所述厌氧分解区的底部设有重物排出装置,所述厌氧分解区的下部设有污泥排出装置,所述厌氧分解区的上部设有漂浮物排出装置,所述罐体上还设有进水装置。该酸化厌氧罐底部沉积的污泥仅仅依靠罐体内部的压力不易排出,在排出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且进水装置对污泥的翻滚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能够提高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整个装置抗冲击能力强。

    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组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罐体并连接到污水池中,所述罐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有外循环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池中的生物发酵类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布水管中,通过布水管使废水分部到反应器的罐体内,废水水位在罐体内逐步上升,并与微生物进行生物反应,逐渐上升到三相分离器处,经过三相分离器的分离处理,处理过的低浓度废水通过外循环系统进入到进水管中,重新通过布水管布置到罐体中,降低了废水进入的浓度,微生物的反应更充分,对cod的去除效率更高,降低了对反应器处理能力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罐体内三相分离器下方的收水管,所述收水管从罐体内壁穿出并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向下连接到进水管上,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流量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循环系统通过收水管将三相分离器处的低浓度废水进行收取,通过导流管导流到进水管中,流量阀的设置,能够控制回流到进水管中的流量,使进入到布水管中的废水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能够满足微生物的处理能管理,又能够减小对整个反应器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设置在流量阀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压泵的设置能够保证外循环中的废水流向是朝向进水管的,避免出现高浓度废水通过外循环倒流到罐体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部上方横向设置有安装横梁,所述三相分离器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相分离器安装在安装横梁上,可根据处理要求的需要,安装三相分离器的数量,不需要特别的设计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将三相分离器进行模块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从罐体内向外伸出,另一端位于罐体内,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连接的法兰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的设置也采用模块化,根据三相分离器的数量连接相应数量的法兰接头,同时位置也对应连接,用不到的法兰接头进行封堵,能够将三相分离器处理的水及时地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从罐体内向外伸出,另一端位于罐体内,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连接的排气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的设置也采用模块化,根据三相分离器的数量连接相应数量的排气接头,同时位置也对应连接,用不到的排气接头进行封堵,能够将三相分离器处理产生的气体及时地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水管包括沿罐体内壁周向设置的环管和位于环管之间的多根平行设置的直管,所述直管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水管采用环管和直管配合的结构,能够在罐体底部均匀的布水,水浓度分布均匀,保证微生物的分布均匀,反应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水喷头在直管上侧面向上倾斜分布,所述直管上两端的布水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管两端的布水喷头倾斜方向相反,会在罐体内形成螺旋状上升的涡流,加快废水的流动,使微生物的反应更充分,处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的外部增加外循环系统,并且在外循环系统中增加流量阀和加压泵,使反应器罐体内上层处理过的低浓度废水经过外循环系统进入到进水管中,稀释污水池进入到罐体中的废水,降低微生物的处理难度,提高对cod的去除效率;同时外循环系统对进入到反应器中的不同浓度的废水进行稀释,能够避免浓度的突然变化对反应器造成的冲击,使反应器的抗冲击能力得到增强。

    2、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水管均匀分布在罐体的底部,使进入到罐体内的废水浓度分布均匀,保证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避免局部废水浓度过大而对微生物造成压力,并且布水喷头的布置能够在罐体内形成螺旋上升的涡流,加快水流的流动,使微生物的反应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安装横梁;2、三相分离器;3、布水管;31、环管;32、直管;33、布水喷头;4、进水管;5、污水池;6、外循环系统;61、收水管;62、导流管;63、流量阀;64、加压泵;7、出水管;71、法兰接头;8、出气管;81、排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三相分离器2、布水管3、进水管4、外循环系统6、出水管7和出气管8。

    其中,罐体1呈圆柱形,罐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组三相分离器2,罐体1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3向罐体1内进行布水,布水管3的进水一端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穿过并伸出罐体1内壁至罐体1外部,并与罐体1内壁密封焊接,进水管4延长连接到外部的污水池5中,污水池5中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进水管4连接,将污水池5中的废水抽取输送到罐体1中。

    外循环系统6设置在罐体1的外部,具体为罐体1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上端连接在罐体1上部低于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下端连接在进水管4上,使罐体1内上层的低浓度废水循环进入到罐体1的下部;出水管7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一端位于罐体1内,另一端从罐体1向外穿出,设置高度高于三相分离器2的高度,并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三相分离器2处理产生的水会从出水管7向外排出;出气管8设置在罐体1的顶部,一端位于罐体1内,另一端从罐体1向外穿出,设置高度高于三相分离器2的高度,并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三相分离器2处理产生的气体会从出气管8向外排出。

    罐体1的内壁上部横向设置有安装横梁11,安装横梁11与罐体1内壁焊接固定,三相分离器2采用模块化安装,与安装横梁1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安装一个,也可以安装多个,采用相同的型号,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安装三台三相分离器2并排安装,分别与出水管7和出气管8连接;为了方便每台三相分离器2的水和气排出,出水管7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2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的法兰接头71,为了满足三相分离器2的数量,法兰接头71的数量不少于三相分离器2的数量;同样出气管8也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2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的排气接头81,排气接头81数量与法兰接头71相同,用不到的排气接头81和法兰接头71进行封堵。

    外循环系统6包括收水管61、导流管62、流量阀63和加压泵64,收水管61为横管,设置于罐体1内并位于三相分离器2下方,管壁上分布有进水口,收水管61端部从罐体1内壁穿出并连接到导流管62上,导流管62为竖管,下端向下连通到进水管4上,流量阀63和加压泵64均连接在导流管62上,加压泵64位于流量阀63下方。通过流量阀63控制回流到进水管4中的废水流量,使进入到布水管3中的废水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控制。

    参照图2,布水管3包括环管31、直管32和布水喷头33,环管31沿罐体1内壁周向设置,并与罐体1通过u形卡和螺栓固定,直管32设置为多根,并且相互平行,每根直管32两端均与环管31联通,并且每根直管32上均安装有多个布水喷头33,布水喷头33在直管32上侧面向上倾斜分布,直管32以中点为界,将两端分成两部分,每一端的布水喷头33的倾斜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布水喷头33向上倾斜60°,并且与直管32垂直固定,直管32两端的布水喷头33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污水泵将污水池5中的生物发酵废水通过进水管4抽送到反应器的罐体1内,通过布水管3进行布水,形成上升的涡流,在罐体1内逐步上升至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由三相分离器2进行处理,处理的较干净的水通过出水管7排放出去,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管8向外输送,产生的固体污泥向下落到罐体1底部,罐体1底部设置清淤口,能够定期对淤泥进行清理;随着微生物的反应,罐体1内向上,水中cod的浓度逐渐降低,上层低浓度的废水通过外循环系统6回流到进水管4中,对进入到罐体1内的废水进行浓度稀释,降低反应器对废水的处理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组三相分离器(2),所述罐体(1)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3),所述布水管(3)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伸出罐体(1)并连接到污水池(5)中,所述罐体(1)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有外循环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系统(6)包括设置于罐体(1)内三相分离器(2)下方的收水管(61),所述收水管(61)从罐体(1)内壁穿出并连接有导流管(62),所述导流管(62)向下连接到进水管(4)上,所述导流管(62)上设置有流量阀(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2)上设置有加压泵(64),所述加压泵(64)设置在流量阀(6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上方横向设置有安装横梁(11),所述三相分离器(2)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横梁(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一端从罐体(1)内向外伸出,另一端位于罐体(1)内,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2)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的法兰接头(7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一端从罐体(1)内向外伸出,另一端位于罐体(1)内,横向布置在三相分离器(2)上方,并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三相分离器(2)连接的排气接头(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3)包括沿罐体(1)内壁周向设置的环管(31)和位于环管(31)之间的多根平行设置的直管(32),所述直管(32)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喷头(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喷头(33)在直管(32)上侧面向上倾斜分布,所述直管(32)上两端的布水喷头(33)的倾斜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类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组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罐体并连接到污水池中,所述罐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有外循环系统,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罐体内三相分离器下方的收水管,所述收水管从罐体内壁穿出并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向下连接到进水管上,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设置在流量阀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能够提高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整个装置抗冲击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贤;付秋爽;邸造强;刘广;张雅平;田文超;薛丹;党酉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2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