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附着在载体表面微生膜的过程中,通过有机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外侧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生物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它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生物填料分为组合填料、立体弹性填料、多孔悬浮球填料、以及活性生物填料等。
生物填料的表面积与挂膜率相关,增大表面积能有效使生物挂膜,提高挂膜量,现有的生物填料结构不稳固,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生物填料,结构稳固,不容易变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填料,包括外环、中环、以及内环,中环位于外环的内部,且中环的外侧壁和外环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加强筋板连为一体,内环位于中环的内部,且内环的外侧壁和中环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加强筋板连为一体,外环上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出部,若干凸出部沿外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外环设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陷部,若干凹陷部沿外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凹陷部和凸出部交错设置,凸出部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一直线型挂膜条,凹陷部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直线型挂膜条。
优选地,凸出部为弧形凸出部。
优选地,凹陷部为弧形凹陷部。
优选地,第一加强筋板共4个,且沿中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优选地,中环的外侧壁等距间隔固定有若干折线型挂膜条。
优选地,折线型挂膜条共12个,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强筋板之间均分布有3个折线型挂膜条。
优选地,第二加强筋板共4个,且沿内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优选地,外环、中环、内环、第一加强筋板、以及第二加强筋板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或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填料,通过凸出部和凹陷部的设置,不仅提高外环的抗形变能力,并结合第一加强筋板和第二加强筋板的设置使得本生物填料更加稳固,而且提高外环的表面积,并结合第一直线型挂膜条和第二直线型挂膜条的设置,进而提高挂膜率,使得生物更容易挂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环,2-中环,3-内环,4-第一加强筋板,5-第二加强筋板,6-凸出部,7-凹陷部,8-第一直线型挂膜条,9-第二直线型挂膜条,10-折线型挂膜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填料,包括外环1、中环2、以及内环3,中环2位于外环1的内部,且中环2的外侧壁和外环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加强筋板4连为一体,内环3位于中环2的内部,且内环3的外侧壁和中环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加强筋板5连为一体,具体的,第一加强筋板4共4个,且沿中环2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第二加强筋板5共4个,且沿内环3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外环1上设有40个向外凸出的凸出部6,40个凸出部6沿外环1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外环1设有40个向内凹陷的凹陷部7,40个凹陷部7沿外环1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凹陷部7和凸出部6交错设置,具体的,凸出部6为弧形凸出部,凹陷部7为弧形凹陷部,凸出部6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一直线型挂膜条8,第一直线型挂膜条8共40个,凹陷部7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直线型挂膜条9,第二直线型挂膜条9共40个,通过凸出部6和凹陷部7的设置,不仅提高外环1的抗形变能力,并结合第一加强筋板4和第二加强筋板5的设置使得本生物填料更加稳固,而且提高外环1的表面积,并结合第一直线型挂膜条8和第二直线型挂膜条9的设置,进而提高挂膜率,使得生物更容易挂膜。
进一步的,中环2的外侧壁等距间隔固定有若干折线型挂膜条10,具体的,折线型挂膜条10共12个,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强筋板4之间均分布有3个折线型挂膜条10,进一步提高挂膜效果。
进一步的,外环1、中环2、内环3、第一加强筋板4、以及第二加强筋板5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或聚乙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环、中环、以及内环;
所述中环位于所述外环的内部,且所述中环的外侧壁和所述外环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加强筋板连为一体;
所述内环位于所述中环的内部,且所述内环的外侧壁和所述中环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加强筋板连为一体;
所述外环上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出部,若干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外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所述外环设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陷部,若干所述凹陷部沿所述外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出部交错设置;
所述凸出部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一直线型挂膜条;
所述凹陷部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直线型挂膜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为弧形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为弧形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共4个,且沿所述中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环的外侧壁等距间隔固定有若干折线型挂膜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线型挂膜条共12个,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之间均分布有3个所述折线型挂膜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筋板共4个,且沿所述内环周向等距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中环、内环、第一加强筋板、以及第二加强筋板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或聚乙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