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更换滤芯拆装比较复杂,同时,为了提高饮水机的水质量,水需要经过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过滤后再被饮用,但是,现有的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采用分体式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滤芯外壳内,因此,饮水机需要的体积会增大,在同等饮水机体积的情况下,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只能做小,导致过滤面积偏小,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饮水机,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饮水机,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前外壳以及后外壳,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设有复合滤芯,前外壳内设有前安装凹部,后外壳内设有后安装凹部,前外壳与后外壳装配组合后,使前安装凹部与后安装凹部形成用于放置复合滤芯的装配空间,复合滤芯内包括由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组成的过滤机构,ro反渗透膜滤芯内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内水管,内水管与复合滤芯上的净水口连通,复合滤芯的底部对应初级滤芯的位置上设有进水口,复合滤芯的底部对应ro反渗透膜滤芯的位置上设有废水口,水依次经过进水口,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产生的废水经废水口向外排出,产生的净水经净水口向外排出。
所述前外壳上设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一端与前外壳铰接,其另一端与后外壳的顶部盖接。
所述后外壳设有呈中空状的内腔,上盖板可打开或者关闭内腔,内腔上设有内手提部,内手提部与内腔的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固定扣,后外壳上设有与固定扣对应的定位凸出部。
所述前外壳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后外壳上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柱。
所述进水口的外侧,废水口的外侧以及净水口的外侧设有可复位变形的夹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前外壳与后外壳的可拆卸式装配,可以方便用户更换复合滤芯,而前安装凹部与后安装凹部也提高了产品的空间利用效率,同时,把初级滤芯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同时设置在同一个滤芯外壳内,使一个滤芯外壳可以具备双重过滤功能,减少了过滤设备需要的整体空间,降低了生产饮水机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复合滤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新型饮水机,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前外壳1以及后外壳2,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设有复合滤芯3,前外壳1内设有前安装凹部11,后外壳2内设有后安装凹部21,前外壳1与后外壳2装配组合后,使前安装凹部11与后安装凹部21形成用于放置复合滤芯3的装配空间,通过前外壳1与后外壳2的可拆卸式装配,可以方便用户更换复合滤芯3,而前安装凹部11与后安装凹部21也提高了产品的空间利用效率;
复合滤芯3内包括由初级滤芯31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32组成的过滤机构,ro反渗透膜滤芯32内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内水管33,内水管33与复合滤芯3上的净水口34连通,复合滤芯3的底部对应初级滤芯31的位置上设有进水口36,复合滤芯3的底部对应ro反渗透膜滤芯32的位置上设有废水口35,水依次经过进水口36,初级滤芯31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32,产生的废水经废水口35向外排出,产生的净水经净水口34向外排出,把初级滤芯31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32同时设置在同一个滤芯外壳内,使一个滤芯外壳可以具备双重过滤功能,减少了过滤设备需要的整体空间,降低了生产饮水机的成本,而且增加了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水经过进水口36进入初级滤芯31进行第一重过滤,然后再进入ro反渗透膜滤芯32,水在压力下部分通过ro反渗透膜滤芯32形成饮用水由净水口34排出,未能通过ro反渗透膜滤芯的部分形成废水由废水口35排出。
进一步地,前外壳1上设有上盖板4,上盖板4的一端与前外壳1铰接,其另一端与后外壳2的顶部盖接,用户还可以通过直接打开上盖板4的方式对复合滤芯3进行更换,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后外壳2设有呈中空状的内腔,上盖板4可打开或者关闭内腔,内腔上设有内手提部22,内手提部22与内腔的侧壁活动连接,内手提部22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手提部提起后外壳2使其与前外壳1分离,并对产品内部进行清洁或者维护等工作。
进一步地,上盖板4上设有固定扣41,后外壳2上设有与固定扣41对应的定位凸出部23,既起到上盖板4与后外壳2之间的固定作用,又方便用户打开。
进一步地,前外壳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2,后外壳2上设有与定位孔12对应的定位凸柱24,提高后外壳2与前外壳1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进水口36的外侧,废水口35的外侧以及净水口34的外侧设有可复位变形的夹紧片37,夹紧片37可以防止与进水口36,废水口35,净水口34连接的水管(图中未画出)出现松脱现象。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1.一种新型饮水机,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前外壳(1)以及后外壳(2),所述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设有复合滤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1)内设有前安装凹部(11),后外壳(2)内设有后安装凹部(21),前外壳(1)与后外壳(2)装配组合后,使前安装凹部(11)与后安装凹部(21)形成用于放置复合滤芯(3)的装配空间,所述复合滤芯(3)内包括由初级滤芯(31)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32)组成的过滤机构,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32)内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内水管(33),所述内水管(33)与复合滤芯(3)上的净水口(34)连通,复合滤芯(3)的底部对应初级滤芯(31)的位置上设有进水口(36),复合滤芯(3)的底部对应ro反渗透膜滤芯(32)的位置上设有废水口(35),水依次经过进水口(36),初级滤芯(31)以及ro反渗透膜滤芯(32),产生的废水经废水口(35)向外排出,产生的净水经净水口(34)向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1)上设有上盖板(4),所述上盖板(4)的一端与前外壳(1)铰接,其另一端与后外壳(2)的顶部盖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外壳(2)设有呈中空状的内腔,所述上盖板(4)可打开或者关闭内腔,内腔上设有内手提部(22),所述内手提部(22)与内腔的侧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上设有固定扣(41),所述后外壳(2)上设有与固定扣(41)对应的定位凸出部(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2),所述后外壳(2)上设有与定位孔(12)对应的定位凸柱(24)。
6.所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新型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6)的外侧,废水口(35)的外侧以及净水口(34)的外侧设有可复位变形的夹紧片(3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