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读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



    背景技术:

    阅读书架的出现使得读书者能够调整读书时的坐姿,保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改变以往读书时低头猫腰的阅读方式,能较好的保护颈椎以及视力,避免了错误的阅读姿势和习惯导致的近视、驼背、颈椎病等毛病。不仅如此,把书架在阅读书架上阅读,空闲下来的双手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例如记笔记。因此,阅读书架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大读书者的追捧。

    目前,学生的学业日益繁重,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大学生选择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等公众场合学习和阅读,普通的阅读书架结构繁琐、笨重,不适宜外出学习时携带。因此,市面上实现了一些便于携带的阅读书架。cn304247814s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利用可围绕托书板翻转的t形支撑架支撑托书板,进而实现阅读书架的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但是该书架虽然结构轻巧、便于携带,但在使用状态下,托书板底端的棱边和支撑架的底端的棱边与桌面接触,接触面积小进而支撑不稳定。当托书板上的书较重时,支撑架在托书板背部的铰接端将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以维持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容易造成铰接端磨损,降低铰接端的使用寿命;如果作用力进一步增大,还将导致支撑架直接翻转至最大的限位角,支撑架也就失去了调节托书板角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阅读书架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架、托书板与桌面的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支撑不稳定,造成支撑架与托书板的铰接处的受力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降低铰接端的使用寿命,放置的图书重量较大时甚至会造成支撑架失去角度调节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包括托书板和支撑架,所述托书板背面设置有轴承,所述托书板通过轴承与支撑架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架底端铰链连接有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现有技术中,cn304247814s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利用可围绕托书板翻转的t形支撑架支撑托书板,进而实现阅读书架的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但是该书架虽然结构轻巧、便于携带,但在使用状态下,托书板底端的棱边和支撑架的底端的棱边将与桌面接触,由于其接触面积小从而支撑不稳定。当托书板上的书较重时,支撑架在托书板背部的铰接处将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以维持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容易造成铰接端磨损,降低铰接处的使用寿命;如果作用力进一步增大,还将导致支撑架直接翻转至最大的限位角,支撑架也就失去了调节托书板角度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具体地,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该便携式阅读书架包括托书板和支撑架,所述托书板的正面用于放置待阅读的书本,托书板的背面设置有轴承,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该轴承相匹配的转轴以使得支撑架与托书板铰链连接。本申请中的铰链连接是指两个物体通过铰链连接能够实现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转动、翻转的机械结构。此处支撑架通过转轴、轴承的铰链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其活动端朝向或远离托书板翻转,进而使得便携式阅读书架切换至折叠状态或使用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上述铰链连接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例如支撑架上设置有销孔,销轴贯穿销孔且插入轴承中;或者销轴活动贯穿支撑架上的销孔,但销轴的两端与轴承相对固定。旋转支撑板与支撑架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部分实施例中,为了降低便携式阅读书架的整体重量,支撑架可设置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支撑架底端还铰链连接有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支撑板能够相对于其与支撑架的铰接端翻转。在使用状态下,无论支撑架与托书板的夹角如何变化,旋转支撑板的下表面始终与放置面,例如桌面接触并贴合,从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架的棱边与桌面接触,显著地增加了支撑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旋转支撑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可采用橡胶等具有高摩擦系数且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料制成。通过设置防滑层,能够明显地提高旋转支撑板底部的摩擦系数,当托书板上放置书本时,压力的增加使得旋转支撑板底部与桌面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支撑架相对于桌面产生移动。

    综上,通过旋转支撑板和防滑层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防滑层增大了旋转支撑板底部的摩擦系数,使用状态下旋转支撑板底部和放置面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支撑架相对桌面产生移动。通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旋转支撑板不相对于放置面移动,使得支撑架与托书板的铰接端受到的应力减小,不仅方便使用者调整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大小,而且大幅降低了铰接端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磨损,延长了书架的使用寿命。

    作为旋转支撑板的一个优选结构,所述旋转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销轴座,所述两个销轴座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支撑架的底端,销轴的两端插入销轴座中;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与支撑架的底端相对固定,销轴的两端活动插入销轴座中。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活动贯穿支撑架的底端,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销轴座上。通过上述结构,在折叠状态下,旋转支撑板朝向托书板背面翻转,使支撑板下表面的防滑层与托书板的背面贴合;在使用状态下,旋转支撑板朝向放置面翻转,使支撑板下表面的防滑层与放置面贴合,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和高摩擦力的接触面。优选地,支撑板的长度为托书板宽度的1/3~1/2。

    作为旋转支撑板的又一优选结构,所述旋转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旋转板位于转动槽中,旋转板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旋转板,且销轴的两端插入转动槽的侧壁中;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活动贯穿旋转板,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槽的内侧。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与旋转板固定,销轴的两端活动插入至转动槽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底部设置有第一粘扣层,所述托书板背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层,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粘扣层与第二粘扣层粘扣在一起。第一粘扣层和第二粘扣层分别为魔术贴,也即粘扣带的两个粘扣面。通过该结构,使得折叠状态下,当支撑板的底面朝向托书板背面贴合时,支撑板底面的第一粘扣层能够与托书板背面的第二粘扣层粘扣在一起。这种结构避免折叠状态下旋转支撑板相对于托书板移动,有利于折叠状态下阅读书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托书板与支撑架的铰接端、以及支撑架与支撑板的铰接端均不会产生翻转,使得铰接端不会受力和磨损,有效地延长了两个铰接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扣层与防滑层的厚度比为1:3。由于第一粘扣层的增加会减小支撑板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一粘扣层的厚度不宜过厚。将第一粘扣层与防滑层的厚度比为1:3,使得在书本重力的作用下,防滑层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以部分代替第一粘扣层与桌面接触,从而保证支撑板与放置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支撑板滑动;而在折叠状态下,由于防滑层不受压力,形变较小,此时由第一粘扣层与第二粘扣层接合形成粘扣。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粘扣层仅覆盖部分防滑层,优选地,第一粘扣层沿防滑层的四条边分布在防滑层上呈矩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且摩擦系数高,耐磨性强,适于用作防滑层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扣层为圆毛层,所述第二粘扣层为刺毛层。第一粘扣层为圆毛层,圆毛层上设置有细小柔软的纤维,第二粘扣层为刺毛层,刺毛层上设置有较硬的带钩的刺毛。在使用状态下,防滑层和圆毛层在压力的作用下均会产生形变,且该形变使得防滑层部分能够与放置面接触,进而确保支撑板和放置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避免支撑板相对放置面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托书板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放置槽,所述第二粘扣层设置在支撑板放置槽内。托书板背面设置的支撑板放置槽用于放置支撑板。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撑板放置槽的尺寸与支撑板的尺寸相匹配,即支撑板放置槽的尺寸略大于支撑板,使得折叠状态下,支撑板能够卡接在支撑板放置槽中,实现旋转支撑板与托书板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第二粘扣层可设置于支撑板放置槽内,以加强折叠状态下旋转支撑板与托书板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所述托书板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书脊放置槽,以及位于书脊放置槽下方的书面压条放置槽,所述书面压条放置槽内铰链连接有书面压条。书脊放置槽用于放置书本的书脊,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防止翻阅书本时,书本相对托书板移动。书脊放置槽下方的书面压条放置槽用于放置书面压条。在使用状态下,围绕书面压条的铰接端旋转书面压条以压住当前页面;在折叠状态下,旋转书面压条至书面压条放置槽内,以使折叠状态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托书板的正面还设置有置物槽。置物槽可用于放置手机等物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撑板和防滑层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防滑层增大了旋转支撑板底部的摩擦系数,使用状态下旋转支撑板底部和放置面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支撑架相对桌面产生移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旋转支撑板不相对于放置面移动,使得支撑架与托书板的铰接端受到的应力减小,不仅方便使用者调整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大小,而且大幅降低了铰接端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磨损,延长了书架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防滑层底部的第一粘扣层和托书板背面的第二粘扣层,使得折叠状态下,当支撑板的底面朝向托书板背面贴合时,支撑板底面的第一粘扣层能够与托书板背面的第二粘扣层粘扣在一起,避免折叠状态下旋转支撑板相对于托书板移动,有利于折叠状态下阅读书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托书板与支撑架的铰接端、以及支撑架与支撑板的铰接端均不会产生翻转,使得铰接端不会受力和磨损,有效地延长了两个铰接端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托书板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放置槽,支撑板放置槽的尺寸略大于支撑板,使得折叠状态下,支撑板能够卡接在支撑板放置槽中,实现旋转支撑板与托书板的相对固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托书板,2-轴承,3-支撑架,4-第二粘扣层,5-旋转支撑板,51-销轴,52-销轴座,53-支撑板,54-防滑层,55-第一粘扣层,56-旋转板,6-支撑板放置槽,7-置物槽,8-书脊放置槽,9-书面压条放置槽,10-书面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包括托书板1和支撑架3,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轴承2,所述托书板1通过轴承2与支撑架3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架3底端铰链连接有旋转支撑板5,所述旋转支撑板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54。

    通过旋转支撑板和防滑层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防滑层增大了旋转支撑板底部的摩擦系数,使用状态下旋转支撑板底部和放置面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支撑架相对桌面产生移动。通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旋转支撑板不相对于放置面移动,使得支撑架与托书板的铰接端受到的应力减小,不仅方便使用者调整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大小,而且大幅降低了铰接端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磨损,延长了书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支撑板5包括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销轴座52,所述两个销轴座52之间设置有销轴51,所述销轴51贯穿支撑架3的底端,销轴51的两端插入销轴座52中;所述支撑板5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54。

    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51与支撑架3的底端相对固定,销轴51的两端活动插入销轴座52中。

    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51活动贯穿支撑架3的底端,销轴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销轴座52上。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支撑板5包括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板56;所述支撑架3底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旋转板56位于转动槽中,旋转板56上设置有销轴51,所述销轴51贯穿旋转板56,且销轴51的两端插入转动槽的侧壁中;所述支撑板5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54。

    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51活动贯穿旋转板56,销轴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槽的内侧。

    在部分实施例中,销轴51与旋转板56固定,销轴51的两端活动插入至转动槽的内壁。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所述防滑层54底部设置有第一粘扣层55,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层4,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与第二粘扣层4粘扣在一起;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与防滑层54的厚度比为1:3;所述防滑层54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为圆毛层,所述第二粘扣层4为刺毛层。

    使用状态下,如图5所示,在书本重力的作用下,防滑层54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以部分代替第一粘扣层55与桌面接触,从而保证支撑板53与桌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支撑板53滑动。

    折叠状态下,如图6所示,第一粘扣层55与第二粘扣层4接合形成粘扣,避免折叠状态下旋转支撑板相对于托书板移动,有利于折叠状态下阅读书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折叠状态下,托书板与支撑架的铰接端、以及支撑架与支撑板的铰接端均不会产生翻转,使得铰接端不会受力和磨损,有效地延长了两个铰接端的使用寿命。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粘扣层55沿防滑层54的四条边分布在防滑层54上呈矩形分布。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放置槽6,所述第二粘扣层4设置在支撑板放置槽6内。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托书板1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书脊放置槽8,以及位于书脊放置槽8下方的书面压条放置槽9,所述书面压条放置槽9内铰链连接有书面压条10;托书板1的正面还设置有置物槽7。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粘扣层、第二粘扣层)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包括托书板(1)和支撑架(3),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轴承(2),所述托书板(1)通过轴承(2)与支撑架(3)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底端铰链连接有旋转支撑板(5),所述旋转支撑板(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板(5)包括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销轴座(52),所述两个销轴座(52)之间设置有销轴(51),所述销轴(51)贯穿支撑架(3)的底端,销轴(51)的两端插入销轴座(52)中;所述支撑板(5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板(5)包括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上表面设置有旋转板(56);所述支撑架(3)底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旋转板(56)位于转动槽中,旋转板(56)上设置有销轴(51),所述销轴(51)贯穿旋转板(56),且销轴(51)的两端插入转动槽的侧壁中;所述支撑板(5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5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54)底部设置有第一粘扣层(55),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层(4),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与第二粘扣层(4)粘扣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与防滑层(54)的厚度比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54)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扣层(55)为圆毛层,所述第二粘扣层(4)为刺毛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书板(1)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放置槽(6),所述第二粘扣层(4)设置在支撑板放置槽(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书板(1)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书脊放置槽(8),以及位于书脊放置槽(8)下方的书面压条放置槽(9),所述书面压条放置槽(9)内铰链连接有书面压条(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书板(1)的正面还设置有置物槽(7)。

    技术总结
    一种便携式阅读书架,包括托书板和支撑架,所述托书板背面设置有轴承,所述托书板通过轴承与支撑架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架底端铰链连接有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撑板和防滑层的设置,使得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防滑层增大了旋转支撑板底部的摩擦系数,使用状态下旋转支撑板底部和放置面的摩擦力增大,避免支撑架相对桌面产生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架与托书板的铰接端受到的应力减小,不仅方便使用者调整支撑架与托书板之间的角度大小,而且大幅降低了铰接端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磨损,延长了书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蒲桦伟;张威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