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人桌。
背景技术:
餐桌是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除了一日三餐以外,餐桌还经常兼作其它功能。从日常交流到读书看报再到棋牌游艺,都少不了一张舒适安全的桌子。选购老人餐桌应该综合考虑安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而目前餐桌大多数都是针对年轻人设置,对老人来说使用的时候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人桌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老人桌,包括桌面以及桌腿,所述桌腿分别与桌面的底部连接,所述桌面包括面板部,凹陷部以及凸缘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桌面的四边,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桌面的转角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缘部依次连接形成桌面的外部轮廓,所述凹陷部为内凹圆弧形且其凹陷朝向趋向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为外凸圆弧形且其外凸朝向远离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设置有扶手槽,所述扶手槽从凸缘部的上表面穿透至凸缘部的下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餐桌使用的安全性能,将桌面的边缘部分设计成了具有凹陷部以及凸缘部,而且凹陷部为内凹圆弧形,可以使老人坐下后双手可以搭在桌面上,保持老人的平衡性也方便了轮椅老人的使用,此外凸缘部为外凸圆弧形设计,避免现有直角设计给老人带来的磕碰伤害,更进一步的设置了一个穿透的扶手槽,该扶手槽的作用一:方便老人起身或者坐下时的抓握,起到扶手的作用;作用二:用于存放拐杖;作用三:方便桌子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桌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部的下表面贴合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梁,保证桌腿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桌子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扶手槽内设置有防滑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防滑套进一步增加扶手槽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扶手槽形状为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两端形成安置区,所述安置区之间形成扶手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扶手槽为一腰型槽的结构,并且实现功能分区,安置区用于存放拐杖,扶手区用于握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扶手区的上端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与若干个放置区,所述放置区位于所述夹持区之间,相对应的所述扶手区的下端也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与放置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扶手区的实用性,在扶手区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夹持区和放置区,其中放置区和夹持区与手适配,保证握持时的稳定,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扶手槽的两端形成安置区与扶手区,所述扶手区设置在安置区的中间,所述扶手区的下端中部形成有安置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扶手区的下端中部形成一个安置槽,用于放置拐杖,能够将拐杖从安置槽的上方放入安置槽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扶手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扶手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种实施方式扶手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桌面;11、面板部;12、凹陷部;13、凸缘部;2、桌腿;3、扶手槽;31、安置区;32、扶手区;321、夹持区;322、安置区;4、连接梁;5、安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老人桌,包括桌面1以及桌腿2,所述桌腿2分别与桌面1的底部连接,桌腿和桌面之间的来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便不再多做阐述,其中桌面1和桌腿2的材料采用木质材料。
所述桌面1包括面板部11,凹陷部12以及凸缘部13,所述凹陷部12形成于桌面的四边,所述凸缘部13形成于桌面的转角处,所述凹陷部12与所述凸缘部13依次连接形成桌面的外部轮廓,所述凹陷部12为内凹圆弧形且其凹陷朝向趋向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13为外凸圆弧形且其外凸朝向远离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13设置有扶手槽3,所述扶手槽3从凸缘部13的上表面穿透至凸缘部13的下表面,为了提高餐桌使用的安全性能,将桌面的边缘部分设计成了具有凹陷部12以及凸缘部13,而且凹陷部12为内凹圆弧形,可以使老人坐下后双手可以搭在桌面上,保持老人的平衡性也方便了轮椅老人的使用,此外凸缘部13为外凸圆弧形设计,避免现有直角设计给老人带来的磕碰伤害,更进一步的设置了一个穿透的扶手槽3,该扶手槽3的作用有三,其一:方便老人起身或者坐下时的抓握,起到扶手的作用;其二:用于存放拐杖;其三:方便桌子的搬运,在搬运时候,握持扶手槽,搬运更加方便,所述扶手槽3内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进一步增加扶手槽3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手。
另外在凸缘部13采用了外凸圆弧形设计的同时,也可以在凸缘部13上安装圆角形的防撞材料。
为了保证桌腿2之间的稳定性,所述桌腿2之间设置有连接梁4,所述连接梁4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部11的下表面贴合设置,这样设计之后提高桌子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扶手槽3形状可以有各种样式,其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如图3所示所述扶手槽3形状为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两端形成安置区31,所述安置区31之间形成扶手区32,该实施方式中扶手槽3为一腰型槽的结构,并且实现功能的分区,安置区用于存放拐杖,扶手区用于握持。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在所述扶手区32的上端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321与若干个放置区322,所述放置区322位于所述夹持区321之间,相对应的所述扶手区32的下端也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321与放置区322,可以根据图4看出,夹持区321半圆形的凸块,放置区322为半圆形的凹块,夹持区321对放入安置区322内的手指进行限位,方便老人的握持和省力,因此这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一种实施方式来说提高了扶手区32的实用性,在扶手区32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夹持区321和放置区322,其中放置区322和夹持区321与手适配,保证握持时的稳定。
相比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中实施方式之外,本使用新型还采用了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实施方式也在扶手槽3的两端形成安置区31与扶手区32,所述扶手区32设置在安置区31的中间,不同的是,在所述扶手区32的下端中部形成有安置槽5,该安置槽5用于放置拐杖,能够将拐杖从安置槽5的上方放入安置槽5内,更加方便。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老人桌,包括桌面以及桌腿,所述桌腿分别与桌面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包括面板部,凹陷部以及凸缘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桌面的四边,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桌面的转角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缘部依次连接形成桌面的外部轮廓,所述凹陷部为内凹圆弧形且其凹陷朝向趋向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为外凸圆弧形且其外凸朝向远离面板部的中心,所述凸缘部设置有扶手槽,所述扶手槽从凸缘部的上表面穿透至凸缘部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部的下表面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人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槽内设置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人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槽形状为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两端形成安置区,所述安置区之间形成扶手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人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区的上端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与若干个放置区,所述放置区位于所述夹持区之间,相对应的所述扶手区的下端也形成有若干个夹持区与放置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人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槽的两端形成安置区与扶手区,所述扶手区设置在安置区的中间,所述扶手区的下端中部形成有安置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