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净水器主要是超滤净水器和3m/滨特尔,前者的优势是:过滤孔径0.01微米,能100%除菌,可排污,缺点是:不能过滤水中的氯,化学分子结构颜色、气味、重金属等;后者的优势是:能过滤水中的氯,化学分子结构颜色、气味、重金属等,缺点是:过滤孔径0.1微米,不能100%除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使用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两种市场上最常见净水器存在的各自的缺点,同时拥有两种净水器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超滤滤水器,且在壳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壳体的底部还贯穿设置有预过滤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预过滤管连通,所述预过滤管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超滤滤水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超滤滤水器的输出端与3m/滨特尔滤水器的输入端连通,且3m/滨特尔滤水器的输出端与排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预过滤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预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包括镶嵌在壳体底部的上管,所述上管的底端螺纹安装有下管,所述上管与下管的相对面均为开口状,且上管与下管之间呈密封设置。

    优选的,所述预过滤机构设置在下管的内部,且预过滤机构包括碎石过滤层、纤维棉过滤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碎石过滤层、纤维棉过滤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优选的,所述上管与下管的内腔均被挡板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腔室,且进水管与上管其中的一个腔室连通,位于所述下管内的挡板底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上管上开设有排水孔,所排水孔与进水管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所述导管的输入端插入排水孔的内部,且导管的输出端插入到超滤滤水器的输入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通过将超滤滤水器与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进行连通,从而能够能结合目前市面上超滤净水器和3m/滨特尔二者的优点,有效规避各自的缺点,同时因为褶滤饱和而更换的频率降低30-70%(看各地水质)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2)、该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通过设置预过滤管,在进行超滤滤水器进行过滤之前,先进行预过滤,过滤掉水中的颗粒以及漂浮物杂质,这样可以避免超滤滤水器因为杂质颗粒较大而出现的堵塞或损坏的问题,另外,预过滤管为可拆卸式的,这样,可以方便对预过滤管进行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预过滤管的剖面图。

    图中:1壳体、2超滤滤水器、33m/滨特尔滤水器、4预过滤管、401套管、4011上管、4012下管、402预过滤机构、4021碎石过滤层、4022纤维棉过滤层、4023活性炭过滤层、5进水管、6排水管、7挡板、8通孔、9导管、10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超滤滤水器2,且在壳体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3,壳体1的底部还贯穿设置有预过滤管4,所述壳体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输出端与预过滤管4连通,所述预过滤管4输出端通过导管9与超滤滤水器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超滤滤水器2的输出端与3m/滨特尔滤水器3的输入端连通,且3m/滨特尔滤水器3的输出端与排水管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预过滤管4包括套管401,所述套管401的内部设置有预过滤机构402。套管401包括镶嵌在壳体1底部的上管4011,所述上管4011的底端螺纹安装有下管4012,所述上管4011与下管4012的相对面均为开口状,且上管4011与下管4012之间呈密封设置。

    预过滤机构402设置在下管4012的内部,且预过滤机构402包括碎石过滤层4021、纤维棉过滤层4022以及活性炭过滤层4023,所述碎石过滤层4021、纤维棉过滤层4022以及活性炭过滤层4023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并且上管4011与下管4012的内腔均被挡板7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腔室,且进水管5与上管4011其中的一个腔室连通,位于所述下管4012内的挡板7底部开设有通孔8,上管4011上开设有排水孔10,所排水孔10与进水管5分别位于挡板7的两侧,所述导管9的输入端插入排水孔10的内部,且导管9的输出端插入到超滤滤水器2的输入端上。

    本产品能够能结合目前市面上超滤净水器和3m/滨特尔二者的优点,有效规避各自的缺点。因为前面超滤物理过滤精度较高,且有排污功能,能有效保护后面褶滤膜不容易被堵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因为是二者的结合,从成本上讲会比单体高,但是从长远比如一两年看,由于褶滤膜占总体成本的70%以上,后期由于超滤保护褶滤,因为褶滤饱和而更换的频率降低30-70%(看各地水质),且我们一个机器配两根或三根褶滤,总体成本反而比单体低。并且在超滤滤水器进行过滤之前,自来水会先进入到预过滤管4的内部,通过预过滤管4内的预过滤机构402对自来水进行预过滤,可以有效避免超滤滤水器使用寿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超滤滤水器(2),且在壳体(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3),壳体(1)的底部还贯穿设置有预过滤管(4),所述壳体(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输出端与预过滤管(4)连通,所述预过滤管(4)输出端通过导管(9)与超滤滤水器(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超滤滤水器(2)的输出端与3m/滨特尔滤水器(3)的输入端连通,且3m/滨特尔滤水器(3)的输出端与排水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管(4)包括套管(401),所述套管(401)的内部设置有预过滤机构(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01)包括镶嵌在壳体(1)底部的上管(4011),所述上管(4011)的底端螺纹安装有下管(4012),所述上管(4011)与下管(4012)的相对面均为开口状,且上管(4011)与下管(4012)之间呈密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预过滤机构(402)设置在下管(4012)的内部,且预过滤机构(402)包括碎石过滤层(4021)、纤维棉过滤层(4022)以及活性炭过滤层(4023),所述碎石过滤层(4021)、纤维棉过滤层(4022)以及活性炭过滤层(4023)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4011)与下管(4012)的内腔均被挡板(7)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腔室,且进水管(5)与上管(4011)其中的一个腔室连通,位于所述下管(4012)内的挡板(7)底部开设有通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管(4011)上开设有排水孔(10),所排水孔(10)与进水管(5)分别位于挡板(7)的两侧,所述导管(9)的输入端插入排水孔(10)的内部,且导管(9)的输出端插入到超滤滤水器(2)的输入端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合一高效净水器,涉及滤水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超滤滤水器,且在壳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壳体的底部还贯穿设置有预过滤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预过滤管连通,所述预过滤管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超滤滤水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超滤滤水器的输出端与3M/滨特尔滤水器的输入端连通,且3M/滨特尔滤水器的输出端与排水管连通。通过将超滤滤水器与两个并联的3M/滨特尔滤水器进行连通,从而能够能结合目前市面上超滤净水器和3M/滨特尔二者的优点,有效规避各自的缺点,同时因为褶滤饱和而更换的频率降低30‑70%(看各地水质)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谊帅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