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滤芯内部过滤残渣增多,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然而在对滤芯的更换过程中,净水装置则停止了净水工作,且目前的净水装置在更换滤芯时,滤芯的取出非常不方便,很多滤芯采用圆柱形结构,会出现安装不稳定的现象,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式水处理系,设有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通过将副净水装置作为备用,避免主净水装置需要维修更换滤芯时装置不能进行水处理,通过在滤芯上端设有手提块,滤芯更换取出方便,限位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并且利用橡胶垫抵住手提块,滤芯安装稳定无晃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组件和连接管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由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组成,所述主净水装置位于副净水装置的一侧,所述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均由净水箱、箱盖和滤芯组成,所述净水箱的内部中部两侧均设有托块,所述净水箱的内壁两侧上端均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分别位于托块上端,所述滤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两侧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壳体上端面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手提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组件由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组成,所述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均为u型结构,所述进水连接管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的净水箱的内部上端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号阀和二号阀,所述一号阀位于主净水装置一侧,所述二号阀位于副净水装置一侧,所述进水连接管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连接管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的净水箱的内部下端连通,所述出水连接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滤芯位于净水箱内部且位于托块上端,所述限位条分别位于限位槽内部且限位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箱盖位于净水箱上端且净水箱螺纹连接,所述箱盖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手提块上端与橡胶垫下端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聚式水处理系统设有主净水装置和副净水装置,通过将副净水装置作为备用,避免主净水装置需要维修更换滤芯时装置不能进行水处理,通过在滤芯上端设有手提块,滤芯更换取出方便,限位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并且利用橡胶垫抵住手提块,滤芯安装稳定无晃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净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处理组件;11、主净水装置;12、副净水装置;13、净水箱;131、限位条;132、托块;14、箱盖;15、滤芯;151、壳体;152、限位槽;153、活性炭;154、手提块;16、橡胶垫;2、连接管组件;21、进水连接管;22、出水连接管;23、一号阀;24、二号阀;25、进水管;2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组件1和连接管组件2,水处理组件1由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组成,主净水装置11位于副净水装置12的一侧,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均由净水箱13、箱盖14和滤芯15组成,净水箱13的内部中部两侧均设有托块132,净水箱13的内壁两侧上端均设有限位条131,限位条131分别位于托块132上端,滤芯15包括壳体151,壳体151的外壁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52,壳体15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53,壳体151上端面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手提块154。
连接管组件2由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组成,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均为u型结构,进水连接管21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的净水箱13的内部上端连通,进水连接管21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号阀23和二号阀24,一号阀23位于主净水装置11一侧,二号阀24位于副净水装置12一侧,进水连接管21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5,出水连接管22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的净水箱13的内部下端连通,出水连接管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6,滤芯15位于净水箱13内部且位于托块132上端,限位条131分别位于限位槽152内部且限位条131与限位槽152滑动连接,滤芯15安装稳定无晃动,箱盖14位于净水箱13上端且净水箱13螺纹连接,箱盖14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6,手提块154上端与橡胶垫16下端面贴合,橡胶垫16可抵紧手提块154,壳体151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若干通孔,壳体151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无纺布,无纺布可避免活性炭153的流失。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设有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在使用时,一号阀23保持常开状态,二号阀24保持常关状态,使主净水装置11正常工作,副净水装置12作为备用,当需要对主净水装置11内部的滤芯15进行更换时,可关闭一号阀23,同时打开二号阀24,使副净水装置12工作,此时即可打开主净水装置11上的箱盖14,利用手提块154取出净水箱13内部的滤芯15,需要强调的是,在净水箱13内壁上端两侧设有限位条131,在滤芯15的壳体151外壁两侧设有限位槽152,限位条131分别位于限位槽152内部且限位条131与限位槽152滑动连接,同时利用橡胶垫16抵住手提块154,滤芯15安装稳定无晃动,且手提块154的设计方便了滤芯15的取出,滤芯15安装更换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组件(1)和连接管组件(2),所述水处理组件(1)由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组成,所述主净水装置(11)位于副净水装置(12)的一侧,所述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均由净水箱(13)、箱盖(14)和滤芯(15)组成,所述净水箱(13)的内部中部两侧均设有托块(132),所述净水箱(13)的内壁两侧上端均设有限位条(131),所述限位条(131)分别位于托块(132)上端,所述滤芯(15)包括壳体(151),所述壳体(151)的外壁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52),所述壳体(15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53),所述壳体(151)上端面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手提块(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件(2)由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组成,所述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均为u型结构,所述进水连接管(21)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的净水箱(13)的内部上端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21)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号阀(23)和二号阀(24),所述一号阀(23)位于主净水装置(11)一侧,所述二号阀(24)位于副净水装置(12)一侧,所述进水连接管(21)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5),所述出水连接管(22)的两端均分别与主净水装置(11)和副净水装置(12)的净水箱(13)的内部下端连通,所述出水连接管(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15)位于净水箱(13)内部且位于托块(132)上端,所述限位条(131)分别位于限位槽(152)内部且限位条(131)与限位槽(15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4)位于净水箱(13)上端且净水箱(13)螺纹连接,所述箱盖(14)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6),所述手提块(154)上端与橡胶垫(16)下端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式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1)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壳体(151)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无纺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