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scr系统包括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罐,scr催化反应罐。scr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当发现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罐自动喷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和氮氧化物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排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在生产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清水,这些清水的质量必须要达标,一些生产厂家都会将清水进行简单的过滤提纯,从而进行对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的生产。

    但是,现有的过滤装置大多都是通过一块过滤网进行简单的过滤,过滤的并不彻底,并且大多数过滤装置上的过滤网很难进行拆卸,这就导致后期对过滤网进行清洗保养时,显得尤为麻烦,为此,提出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对称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与过滤箱的两侧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过滤箱的顶部平齐,两个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同一个活性炭过滤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两个连接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棒,所述第一滑动棒上开设有球形槽,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通槽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棒的底端延伸至通孔内,两个固定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动棒,所述第二滑动棒靠近过滤箱的一端延伸至球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性炭过滤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设有螺纹柱,所述衔接块通过螺纹柱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外并与第一滑动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提板,所述第一滑动棒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提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承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二滑槽外并与第二滑动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棒远离过滤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提板,所述第二滑动棒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过滤箱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第二提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三角引流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动棒的底端和第二滑动棒位于球形槽内的一端均设为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过滤箱、连接板、承接板、第一通槽、第一滑动棒、球形槽、通孔、第二通槽和第二滑动棒相配合,使用时,先将活性炭过滤板安装在连接板上,然后将两个连接板放入过滤箱内,然后往下按压第一提板,使第一滑动棒往下滑动,从而使第一滑动棒的半球形端与第二滑动棒的半球形端相触碰,继续按压第一提板,第二弹簧受力并开始收缩,当球形槽与第二滑动棒处于同一平面时,从而通过第二弹簧带动第二滑动棒进入到球形槽内,使得承接板被可靠固定在过滤箱上;

    通过支撑板、过滤箱、连接板、活性炭过滤板、固定板、矩形口、过滤网、承接板、第一通槽、第一滑动棒、球形槽、固定块、通孔、第二通槽和第二滑动棒相配合,使用时,将清水倒入过滤箱中,先经过过滤网初步过滤,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板的再次过滤,随后打开水阀,清水就会通过出水管被排出,三角引流板能有效对清水进行引流;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网的双重过滤,使得水源被过滤的较为彻底,提高了水源质量,并且通过螺纹柱、第一滑动棒和第二滑动棒能轻松快捷的将连接板和活性炭过滤板拆下,使后期对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网的清理保养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过滤箱;3、连接板;4、活性炭过滤板;5、固定板;6、矩形口;7、过滤网;8、承接板;9、第一通槽;10、第一滑动棒;11、球形槽;12、固定块;13、通孔;14、第二通槽;15、第二滑动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过滤箱2,过滤箱2内对称设有连接板3,两个连接板3分别与过滤箱2的两侧内壁相接触,连接板3的顶部与过滤箱2的顶部平齐,两个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同一个活性炭过滤板4,两个连接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5,固定板5上开设有矩形口6,矩形口6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7,两个连接板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承接板8,承接板8上开设有第一通槽9,第一通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棒10,第一滑动棒10上开设有球形槽11,过滤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开设有通孔13,第一通槽9与通孔13相连通,第一滑动棒10的底端延伸至通孔13内,两个固定块1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14,第二通槽14与通孔13相连通,第二通槽14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动棒15,第二滑动棒15靠近过滤箱2的一端延伸至球形槽11内;

    连接板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活性炭过滤板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衔接块,衔接块上设有螺纹柱,衔接块通过螺纹柱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通槽9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外并与第一滑动棒10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棒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提板,第一滑动棒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提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承接板8固定连接,第二通槽14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二滑槽外并与第二滑动棒15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棒15远离过滤箱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提板,第二滑动棒15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靠近过滤箱2的一端与固定块1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远离过滤箱2的一端与第二提板固定连接,过滤箱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三角引流板,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第一滑动棒10的底端和第二滑动棒15位于球形槽11内的一端均设为半球形,过滤箱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过滤箱2相连通,出水管上设有水阀,通过过滤箱2、连接板3、承接板8、第一通槽9、第一滑动棒10、球形槽11、通孔13、第二通槽14和第二滑动棒15相配合,使用时,先将活性炭过滤板4安装在连接板3上,然后将两个连接板3放入过滤箱2内,然后往下按压第一提板,使第一滑动棒10往下滑动,从而使第一滑动棒10的半球形端与第二滑动棒15的半球形端相触碰,继续按压第一提板,第二弹簧受力并开始收缩,当球形槽11与第二滑动棒15处于同一平面时,从而通过第二弹簧带动第二滑动棒15进入到球形槽11内,使得承接板8被可靠固定在过滤箱2上,通过支撑板1、过滤箱2、连接板3、活性炭过滤板4、固定板5、矩形口6、过滤网7、承接板8、第一通槽9、第一滑动棒10、球形槽11、固定块12、通孔13、第二通槽14和第二滑动棒15相配合,使用时,将清水倒入过滤箱2中,先经过过滤网7初步过滤,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板4的再次过滤,随后打开水阀,清水就会通过出水管被排出,三角引流板能有效对清水进行引流,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板4和过滤网7的双重过滤,使得水源被过滤的较为彻底,提高了水源质量,并且通过螺纹柱、第一滑动棒10和第二滑动棒15能轻松快捷的将连接板3和活性炭过滤板4拆下,使后期对活性炭过滤板4和过滤网7的清理保养更加方便。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第二弹簧处于释放状态,第二滑动棒15的一端处于通孔13内,当需要对水源进行过滤时,先通过螺纹柱将活性炭过滤板4可靠安装在连接板3的底部,然后双手拿住承接板8将两个连接板3放入过滤箱2内,此时第一通槽9与通孔13相对应,然后往下按压第一提板,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同时,第一滑动棒10往下滑动,当第一滑动棒10的半球形端触碰到第二滑动棒15的半球形端时,继续按压第一提板,这样就会使第二弹簧受力并开始收缩,当球形槽11往下移动并与第二滑动棒15处于同一平面时,随即第二弹簧就会释放,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棒15进入到球形槽11内,此时承接板8就会被可靠固定在过滤箱2上,然后往过滤箱2内灌入清水,然后先经过过滤网7将清水中较大的杂质去除,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板4将清水中更小的杂质颗粒吸附,随后打开水阀,经过双重过滤的清水就会通过出水管被排到下一步的加工流程中,三角引流板能有效的将清水排出去,同理,当需要对活性炭过滤版4和过滤网7进行清洗保养时,只需将两个第二提板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使得第二滑动棒15离开球形槽11,此时承接板8便失去了限制,随即将连接板3取出,然后将活性炭过滤版4拆下进行更换,并对过滤网7进行清洗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内对称设有连接板(3),两个连接板(3)分别与过滤箱(2)的两侧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与过滤箱(2)的顶部平齐,两个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同一个活性炭过滤板(4),两个连接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矩形口(6),所述矩形口(6)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7),两个连接板(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承接板(8),所述承接板(8)上开设有第一通槽(9),所述第一通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棒(10),所述第一滑动棒(10)上开设有球形槽(11),所述过滤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开设有通孔(13),所述第一通槽(9)与通孔(13)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棒(10)的底端延伸至通孔(13)内,两个固定块(1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14),所述第二通槽(14)与通孔(13)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槽(14)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动棒(15),所述第二滑动棒(15)靠近过滤箱(2)的一端延伸至球形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性炭过滤板(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设有螺纹柱,所述衔接块通过螺纹柱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9)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外并与第一滑动棒(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棒(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提板,所述第一滑动棒(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提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承接板(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14)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对应的第二滑槽外并与第二滑动棒(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棒(15)远离过滤箱(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提板,所述第二滑动棒(15)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过滤箱(2)的一端与固定块(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过滤箱(2)的一端与第二提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三角引流板,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动棒(10)的底端和第二滑动棒(15)位于球形槽(11)内的一端均设为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过滤箱(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水源过滤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对称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与过滤箱的两侧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过滤箱的顶部平齐,两个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同一个活性炭过滤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网的双重过滤,使得水源被过滤的较为彻底,提高了水源质量,并且通过螺纹柱、第一滑动棒和第二滑动棒能轻松快捷的将连接板和活性炭过滤板拆下,使后期对活性炭过滤板和过滤网的清理保养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胡均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研泰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1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