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进水压力装置,更加具体地是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混流泵的外型、叶轮形状、性能介于离心泵、轴流泵之间。混流泵的特点是流量比离心泵大,但较轴流泵小;扬程比离心泵低,但较轴流泵高。卧式混流泵兼有离心泵和轴流泵两方面的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维修方便。因此,卧式混流泵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抗旱排涝、工业和城市供排水等场合。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的建设投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较多,其中小型的卧式混流泵在农田水利灌溉和排涝泵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图1所示:当水泵安装高程高于吸水池的水位时,长期取水,自吸泵效率低,又或者价位过高等因素选用自吸泵经济性不高,因此卧式混流泵使用较多,但卧式混流泵需要安装在水面以上,不能靠水自流灌满泵腔而正常启动工作。通常采用配置真空泵抽真空将水引至水泵内后启动,或者在吸水管口装设底阀8,底阀8可防止水倒流回取水池,此时,利用泵体灌水口或是在泵前管道加灌水支管对进水管和泵腔进行注水,水逐步灌满进水管,直至泵腔注满水后,开启卧式混流泵抽水工作,上述操作较为麻烦。

    泵站实际运行中,底阀维修频繁,卧式混流泵经常因底阀漏水而无法启动,或因接入的真空泵出现故障无法抽光空气等原因,均使卧式混流泵无法抽取低水位水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它包括进水管、压力桶、出水管、自来水管阀、溢流管和放空管阀;

    所述的进水管一端位于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从压力桶顶部伸入并与所述的压力桶相通,所述的溢流管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顶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下;

    所述的压力桶另一侧顶部侧壁安装有自来水管阀,

    所述的放空管阀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底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上;

    所述的出水管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底部侧壁,所述的出水管另一端与卧式混流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溢流管的口径不小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口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放空管阀口径大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口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来水管阀与外接的自来水管网相贯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水管最高点高于所述的压力桶顶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的溢流管安装在压力桶顶部侧壁,减少了整个吸水管道的气体体积,水泵能更合理快捷地完成由负压吸水到正压抽水的过程。

    2、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管一端伸入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穿过压力桶顶面并延伸至压力桶桶体内部底端,可减少进水管道水力损失,且所述的进水管最高点高于压力桶顶面,避免了桶体充满水后,水流经进水管发生虹吸倒流情况。

    3、本实用新型无需复杂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却能实现卧式混流泵启动操作最简化,便于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的地区亦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水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压力桶2、出水管3、自来水管阀4、溢流管5、放空管阀6、卧式混流泵7、底阀8。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2所示: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它包括进水管1、压力桶2、出水管3、自来水管阀4、溢流管5和放空管阀6;所述的进水管1一端位于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从压力桶2顶部伸入并与所述的压力桶2相通,所述的溢流管5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顶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下;所述的压力桶2另一侧顶部侧壁安装有自来水管阀4,

    所述的放空管阀6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底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上。

    所述的出水管3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底部侧壁,所述的出水管3另一端与卧式混流泵连接。

    所述的溢流管5的口径不小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口径;所述的放空管阀6口径大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口径;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与外接的自来水管网相贯通。所述的进水管1最高点高于所述的压力桶2顶面。

    所述的压力桶2为圆柱形罐体,顶面、底面和侧壁圆柱面采用等厚度钢板直接焊接为一体,便于加工的同时降低了经济成本。

    所述的进水管1一端伸入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压力桶2顶面并延伸至所述的压力桶2内部底端,进水管最高点高于所述的压力桶2顶面。

    所述的溢流管5安装在压力桶顶部侧壁,所述的溢流管5另一端伸入取水池液面以下,所述的溢流管5管径等于或大于自来水管管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转过程如下:在卧式混流泵7启动前,只要打开自来水管阀4对压力桶2注水,当压力桶2注满水时,由于溢流管5口径等于或大于自来水管阀4口径,桶内水面不再上升,多余水经溢流管5流入取水池,卧式混流水泵7开启运行后,所述的压力桶2内水位逐渐下降。

    图2中a-a面至b-b面的空气压力迅速降低形成负压,取水池内的水迅速上升通过进水管1进入压力桶2,压力桶2内压力达到动态稳定后,卧式混流泵7也快捷地完成由负压吸水到正压抽水的过程,即完成水泵启动过程,进入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所述的放空管阀6安装在压力桶2底部侧壁,所述的放空管阀6另一端在取水池液面以上,放空管阀6口径大于自来水管阀4口径,可定期或随时对压力桶2内部进行冲洗,冲洗时打开放空管阀6阀门,利用自来水管阀4进行放水冲洗。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1)、压力桶(2)、出水管(3)、自来水管阀(4)、溢流管(5)和放空管阀(6);

    所述的进水管(1)一端位于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从压力桶(2)顶部伸入并与所述的压力桶(2)相通,所述的溢流管(5)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顶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下;

    所述的压力桶(2)另一侧顶部侧壁安装有自来水管阀(4),

    所述的放空管阀(6)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底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上;

    所述的出水管(3)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底部侧壁,所述的出水管(3)另一端与卧式混流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5)的口径不小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空管阀(6)口径大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来水管阀(4)与外接的自来水管网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最高点高于所述的压力桶(2)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卧式混流泵自吸进水压力装置,进水管(1)一端位于取水池液面以下,另一端从压力桶(2)顶部伸入并与所述的压力桶(2)相通,所述的溢流管(5)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顶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下;所述的压力桶(2)另一侧顶部侧壁安装有自来水管阀(4),所述的放空管阀(6)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压力桶(2)底部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的取水池液面以上;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卧式混流泵不能靠水自流灌满泵腔而正常启动工作的缺点,具有所述的进水管最高点高于压力桶顶面,避免了桶体充满水后,水流经进水管发生虹吸倒流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李彬;徐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