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复合片生产用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复合片是一种金刚石和硬质合金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地质勘探、煤田钻采钻头上和机械加工工具等行业,金刚石复合片一般分为钻采类金刚石复合片及机械刀具类金刚石复合片,钻采类金刚石复合片适用于软到中硬地质钻井,具有较高的抗冲击韧性和热稳定性,耐热温度可达750℃(两分钟),此类产品备有平面及多种槽面结合型,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槽型、研磨、抛光、倒角等,可提供特殊形状的产品,机械刀具类金刚石复合片适用于切削高硬度合金、木材、陶瓷等非金属、非铁金属及其他金属的切削及加工,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耐磨性,切削精度高,同时可根据用户需要,将产品加工成长方形、三角形、扇形等形状,可用于制作耐磨器件、钻头、顶尖及钻头齿(有球面形、锥形)等。
金刚石复合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其放在夹具上进行倒角作业,目前现有的金刚石复合片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限位,进而造成同一批次的金刚石复合片在倒角时存在角度不一致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金刚石复合片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限位,进而造成同一批次的金刚石复合片在倒角时存在角度不一致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左支撑导柱、右支撑导柱、下夹紧块、下滚动珠、下转动轴承、下调节螺杆、上夹紧块、上滚动珠、上转动轴承、上调节螺杆、左挡块、右挡块、连接螺栓及z向限位板,其中,所述的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且与支撑框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上且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上设置有下夹紧块弧形凹槽,所述的下滚动珠设置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内且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下部设置有下转动轴承安装凹槽,所述的下转动轴承安装于下转动轴承凹槽内且与下转动轴承凹槽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下部设置有下调节螺杆螺纹孔,所述的下调节螺杆设置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内且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下调节螺杆顶部设置于下转动轴承内且与下转动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上且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上设置有上夹紧块弧形凹槽,所述的上滚动珠设置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内且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上部设置有上转动轴承安装凹槽,所述的上转动轴承安装于上转动轴承凹槽内且与上转动轴承凹槽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上部设置有上调节螺杆螺纹孔,所述的上调节螺杆设置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内且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上调节螺杆下部设置于上转动轴承内且与上转动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左挡块及右挡块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且通过连接螺栓与支撑框架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板一侧端部设置于左挡块与支撑框架之间位置且与左挡块及支撑框架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板另一侧端部设置于右挡块与支撑框架之间位置且与右挡块及支撑框架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
所述的下夹紧块及上夹紧块的两侧端部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的定位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与定位螺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定位螺孔为通孔结构;
所述的下调节螺杆及上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的刻度尺与下调节螺杆及上调节螺杆分别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z向限位板上设置有带动块,所述的带动块与z向限位板固定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金刚石复合片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限位,进而造成同一批次的金刚石复合片在倒角时存在角度不一致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对金刚石复合片进行360°的夹紧限位,进而防止了金刚石复合片在倒角时发生倒角角度不一致的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夹紧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夹紧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支撑框架、2-左支撑导柱、3-右支撑导柱、4-下夹紧块、5-下滚动珠、6-下转动轴承、7-下调节螺杆、8-上夹紧块、9-上滚动珠、10-上转动轴承、11-上调节螺杆、12-左挡块、13-右挡块、14-连接螺栓、15-z向限位板、16-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7-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8-下转动轴承凹槽、19-上转动轴承凹槽、20-固定安装孔、21-定位螺孔、22-定位螺栓、23-刻度尺、24-带动块、25-下调节螺杆螺纹孔、26-上调节螺杆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说明书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金刚石复合片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限位,进而造成同一批次的金刚石复合片在倒角时存在角度不一致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左支撑导柱2、右支撑导柱3、下夹紧块4、下滚动珠5、下转动轴承6、下调节螺杆7、上夹紧块8、上滚动珠9、上转动轴承10、上调节螺杆11、左挡块12、右挡块13、连接螺栓14及z向限位板15,其中,所述的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设置于支撑框架1上且与支撑框架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4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上且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4上设置有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6,所述的下滚动珠5设置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6内且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6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4下部设置有下转动轴承凹槽18,所述的下转动轴承6安装于下转动轴承凹槽18内且与下转动轴承凹槽18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1下部设置有下调节螺杆螺纹孔25,所述的下调节螺杆7设置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25内且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25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下调节螺杆7顶部设置于下转动轴承6内且与下转动轴承6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8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上且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8上设置有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7,所述的上滚动珠9设置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7内且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7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8上部设置有上转动轴承凹槽19,所述的上转动轴承10安装于上转动轴承凹槽19内且与上转动轴承凹槽19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部设置有上调节螺杆螺纹孔26,所述的上调节螺杆11设置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26内且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26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上调节螺杆11下部设置于上转动轴承10内且与上转动轴承10相连接,所述的左挡块12及右挡块13设置于支撑框架1上且通过连接螺栓14与支撑框架1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板15一侧端部设置于左挡块12与支撑框架1之间位置且与左挡块12及支撑框架1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15板另一侧端部设置于右挡块13与支撑框架1之间位置且与右挡块13及支撑框架1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20;所述的z向限位板15上设置有带动块24,所述的带动块24与z向限位板15固定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夹紧块4、下滚动珠5、下转动轴承6、下调节螺杆7、上夹紧块8、上滚动珠9、上转动轴承10、上调节螺杆11、左挡块12、右挡块13、连接螺栓14及z向限位板15的共同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在对待倒角的金刚石复合片进行倒角时进行全方位的限位作用,防止了同批次的待倒角金刚石复合片的倒角角度不一致的情况的发生。
具体实施例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说明书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的两侧端部设置有定位螺孔21,所述的定位螺孔21内设置有定位螺栓22,所述的定位螺栓22与定位螺孔2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定位螺孔21为通孔结构;上述定位螺栓22与定位螺孔21的设置能够使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更加稳固的安装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上,防止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到正常的工件处理工作。
具体实施例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说明书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下调节螺杆7及上调节螺杆11上设置有刻度尺23,所述的刻度尺23与下调节螺杆7及上调节螺杆11分别固定相连接;上述刻度尺23的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调节螺杆7及上调节螺杆11对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进行调节时准确无误的判断调节的数值大小,提高操作人员对下调节螺杆7及上调节螺杆11的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首先操作人员将待加工处理的金刚石复合片安放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夹紧块4上,然后,通过移动带动块24使其带动z向限位板15向上移动,此时,z向限位板15在z轴方向对待倒角处理的金刚石复合片进行限位,然后,操作人员需要对待倒角的金刚石复合片进行夹紧作业,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对下夹紧块4进行调整,具体调整过程为,操作人员通过顺时针旋转下调节螺杆7,此时,下调节螺杆7在下调节螺杆螺纹孔25内向上移动,下调节螺杆7在向上移动的同时顶着下夹紧块4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对上夹紧块8进行调节,具体调节过程为,操作人员通过顺时针旋转上调节螺杆11,此时,上调节螺杆11在上调节螺杆螺纹孔26内向下移动,上调节螺杆11在向下移动的同时顶着上夹紧块8向下移动,此时,上夹紧块8与下夹紧块4二者将待倒角处理的金刚石复合片进行限位夹紧(此时,待倒角处理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下部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6内的下滚动珠5相连接,待倒角处理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上部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7内的上滚动珠9相连接,下滚动珠5可在下夹紧块弧形凹槽16内转动,上滚动珠9可在上夹紧块弧形凹槽17内转动),此时,在z向限位板15、上夹紧块8与下夹紧块4三者的共同配合之下,金刚石复合片处于360°全方位的限位状态,然后,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通过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的固定安装孔20安装于倒角机床上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定位螺孔21内的定位螺栓22将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定位于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上,具体为定位螺栓22在定位螺孔21中旋进的同时,定位螺栓22的前部端部可以紧紧的顶住左支撑导柱2及右支撑导柱3,进而实现下夹紧块4及上夹紧块8的定位,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调节螺杆7及上调节螺杆11上设置有刻度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刻度尺的显示,进而确定调节的大小。
1.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左支撑导柱、右支撑导柱、下夹紧块、下滚动珠、下转动轴承、下调节螺杆、上夹紧块、上滚动珠、上转动轴承、上调节螺杆、左挡块、右挡块、连接螺栓及z向限位板,其中,所述的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且与支撑框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上且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上设置有下夹紧块弧形凹槽,所述的下滚动珠设置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内且与下夹紧块弧形凹槽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下夹紧块下部设置有下转动轴承安装凹槽,所述的下转动轴承安装于下转动轴承凹槽内且与下转动轴承凹槽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下部设置有下调节螺杆螺纹孔,所述的下调节螺杆设置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内且与下调节螺杆螺纹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下调节螺杆顶部设置于下转动轴承内且与下转动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两侧分别设置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上且与左支撑导柱及右支撑导柱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上设置有上夹紧块弧形凹槽,所述的上滚动珠设置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内且与上夹紧块弧形凹槽滑动相连接,所述的上夹紧块上部设置有上转动轴承安装凹槽,所述的上转动轴承安装于上转动轴承凹槽内且与上转动轴承凹槽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上部设置有上调节螺杆螺纹孔,所述的上调节螺杆设置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内且与上调节螺杆螺纹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上调节螺杆下部设置于上转动轴承内且与上转动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左挡块及右挡块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且通过连接螺栓与支撑框架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板一侧端部设置于左挡块与支撑框架之间位置且与左挡块及支撑框架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z向限位板另一侧端部设置于右挡块与支撑框架之间位置且与右挡块及支撑框架分别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紧块及上夹紧块的两侧端部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的定位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与定位螺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定位螺孔为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调节螺杆及上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的刻度尺与下调节螺杆及上调节螺杆分别固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生产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向限位板上设置有带动块,所述的带动块与z向限位板固定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