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铰锚具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4


    本实用新型属于锚具加工用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铰锚具夹具。



    背景技术:

    锚具是指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锚具铰制加工时,需通过夹具夹紧固定。现有技术中,通用夹具为三爪卡盘,但三爪卡盘用久后,会因三爪磨损影响加工零件的形位公差。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720377014.4)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具锚板钻孔夹具,具体包括工作台,下底板、定位机构及两个夹紧机构,其中夹紧机构包括顶板、伸缩杆和油缸,但其伸缩杆的伸出方向为水平方向,即沿水平方向推动顶板并对锚具进行夹紧。该专利文献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沿水平方向推动顶板,夹紧锚具时会导致锚具向上翘起,进而影响锚具各孔的精铰加工过程中的铰制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铰锚具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精铰锚具夹具,包括工作平台、设于工作平台顶部的底板、设于底板顶部的定位机构和用于与定位机构配合并夹紧锚具的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为倾斜向下,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夹紧时用于作用在锚具上的顶板,且所述顶板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位于竖直方向。活塞杆的倾斜角度α优选为2~3°。顶板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上进一步设有弧形曲面,以便于更好夹紧锚具。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调整部件整体,所述调整部件整体包括安装在底板顶部的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定位油缸,所述定位油缸的输出端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菱形定位销,用于从锚具底部插入锚具底孔并对锚具进行角度定位;

    定心座,所述定心座安装在支架顶部,所述定心座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v型口,v型口两侧侧壁之间的夹角β为90°。使用时,所述锚具放置在v型口与顶板之间,且v型口用于对锚具外圆做相切定位,即可算出锚具的中心坐标,结合菱形定位销即可实现对锚具的角度定位,锚具中心位置和角度位置明确后即明确了锚具各孔位置,此时即可驱动夹紧油缸夹紧锚具,待夹紧后驱动定位油缸复位,即完成对锚具的定位、夹紧工序。

    进一步优选的,夹紧油缸有两个且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定心座为双v型定心座且设于两个夹紧油缸之间,所述双v型定心座的所述v型口有两个且分别朝向与其同侧的顶板。这样便于同时对两个锚具进行精铰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向下倾斜设置的活塞杆结合竖直设置的顶板,在夹紧锚具时可对锚具同时产生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进而有效避免锚具翘起,实现对锚具的有效夹紧,并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与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的双v型定心座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的夹紧油缸、活塞杆及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视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视方向)。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精铰锚具夹具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中:1.锚具,2.工作平台,3.底板,4.夹紧油缸,4-1.活塞杆,4-2.顶板,4-2-1.连接杆,4-2-2.顶板部,5-1.支架,5-2.定位油缸,5-3.菱形定位销,6.定心座,7.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精铰锚具夹具,包括工作平台2、设于工作平台顶部的底板3、设于底板顶部的定位机构和用于与定位机构配合并夹紧锚具的夹紧油缸4。夹紧油缸的活塞杆4-1的伸出方向为倾斜向下且倾斜角度α为2~3°。活塞杆4-1的端部设有夹紧时用于作用在锚具1上的顶板4-2,顶板4-2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曲面。

    定位机构包括调整部件整体、定心座6。调整部件整体包括安装在底板3顶部的支架5-1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定位油缸5-2,所述定位油缸5-2的输出端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菱形定位销5-3,用于从锚具1的底部插入锚具底孔并对锚具1进行角度定位。定心座6安装在支架5-1的顶部,所述定心座6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v型口,v型口两侧侧壁之间的夹角β为90°(如图3所示),使用时,锚具放置在v型口与顶板之间,且v型口用于对锚具1的外圆做相切定位。

    上述的夹紧油缸4有两个且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定心座6为双v型定心座且设于两个夹紧油缸4之间,双v型定心座的所述v型口有两个且分别朝向与其同侧的顶板4-2。

    关于油缸的安装方式具体的为,支架顶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加紧油缸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安装面,且安装面的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均与活塞杆倾斜角度相同,夹紧油缸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进而实现夹紧油缸的倾斜角度,从而加紧油缸驱动活塞杆在所述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上运动,并带动顶板实现对锚具的夹紧和松开动作。顶板4-2包括连接杆4-2-1和顶板部4-2-2,其中连接杆4-2-1用于与活塞杆同轴连接,顶板部后端面与连接杆垂直连接,顶板部前端面(作用在锚具上的端面)为斜面,见图5,当连接杆位于水平方向时,顶板部前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等于α,这样可以保证当连接杆与活塞杆同轴连接时,顶板部前端面位于竖直方向。

    通过本实施例的精铰锚具夹具,对锚具夹紧定位的方法为:锚具1上料完成后,将锚具1放置在v型口与顶板4-2之间,使v型口对锚具1的外圆做相切定位,即可算出锚具的中心坐标,然后驱动定位油缸5-2,使菱形定位销5-3向上伸出并插入锚具底孔,完成对锚具的角度定位,锚具中心位置和角度位置明确后即明确了锚具各孔位置,此时再驱动夹紧油缸4夹紧锚具1,待夹紧后驱动定位油缸5-2复位,即从锚具底孔中撤出菱形定位销,进而完成对锚具的定位、夹紧工序。然后再对锚具进行半精铰或精铰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精铰锚具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2)、设于工作平台顶部的底板(3)、设于底板顶部的定位机构和用于与定位机构配合并夹紧锚具的夹紧油缸(4);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4-1)的伸出方向为倾斜向下,活塞杆(4-1)的端部设有夹紧时用于作用在锚具(1)外侧壁上的顶板(4-2),且所述顶板(4-2)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位于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铰锚具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1)的倾斜角度α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铰锚具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2)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铰锚具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调整部件整体,所述调整部件整体包括安装在底板(3)顶部的支架(5-1)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定位油缸(5-2),所述定位油缸(5-2)的输出端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菱形定位销(5-3),用于从锚具(1)的底部插入锚具底孔并对锚具(1)进行角度定位;

    定心座(6),所述定心座(6)安装在支架(5-1)的顶部,所述定心座(6)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v型口,v型口两侧侧壁之间的夹角β为90°,使用时,所述锚具放置在v型口与顶板之间,且v型口用于对锚具(1)的外圆做相切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铰锚具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油缸(4)有两个且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定心座(6)为双v型定心座且设于两个夹紧油缸(4)之间,所述双v型定心座的所述v型口有两个且分别朝向与其同侧的顶板(4-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铰锚具夹具,包括工作平台、设于工作平台顶部的底板、设于底板顶部的定位机构和用于与定位机构配合并夹紧锚具的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为倾斜向下,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夹紧时用于作用在锚具外侧壁上的顶板,且所述顶板与锚具配合的端面位于竖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活塞杆结合竖直设置的顶板,在夹紧锚具时可对锚具同时产生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进而有效避免锚具翘起,实现对锚具的有效夹紧,并保证加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源兴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9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