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cnc加工内撑产品的工装治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内撑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目前现有的内撑工装治具为气缸1a通过气缸拉杆2a拉动扩撑定位块3a从而撑开扩撑件4a,扩撑件4a之间有凹凸槽定位,扩撑件4a向两边扩散而内撑住产品。但是扩撑件精度要求高,加工制作扩撑件也比较复杂,并且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扩撑件掉进废屑,则会卡住扩撑件,导致加工产品报废。而由于扩撑件是向两边扩散内撑住产品,还有两边未扩撑的,产品装夹对产品要求高,如果产品两边偏大会有缝隙而导致加工不稳定。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内撑工装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内撑工装治具,包括:气缸、定位柱、底座、扩撑座,所述扩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扩撑座的一侧,所述底座形成有容纳所述气缸的拉杆的第一通孔,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相连,所述扩撑座对应第一通孔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拉杆和定位柱的第二通孔,所述扩撑座的外形与加工的产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三条缝隙,三条所述缝隙将所述扩撑座分成三部分,所述气缸可以通过所述拉杆拉动所述定位柱从而撑开所述扩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扩撑座外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呈倒圆台形,所述定位柱呈倒圆台形。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产品的四周均被固定住,提升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透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内撑工装治具,包括:气缸1、定位柱5、底座2、扩撑座4,所述扩撑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气缸1设于所述底座2远离所述扩撑座4的一侧,所述底座2形成有容纳所述气缸1的拉杆3的第一通孔(未标示),所述拉杆3远离所述气缸1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5相连,所述扩撑座4对应第一通孔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拉杆3和定位柱5的第二通孔,所述扩撑座4的外形与加工的产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三条缝隙,三条所述缝隙将所述扩撑座4分成三部分,所述气缸1可以通过所述拉杆1拉动所述定位柱5从而撑开所述扩撑座4。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撑座4外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底座2的一端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底座2的一端呈倒圆台形,所述定位柱5呈倒圆台形,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柱5在撑开所述扩撑座4时的扩撑效果好。
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产品套在所述扩撑座4处,所述气缸4工作拉动所述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撑开所述扩撑座5,所述扩撑座5向四周扩撑,将产品撑住。与现有的只有两边撑住产品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扩撑座4四周都可以撑住产品,稳定性更高,就算遇到有废屑的情况也可以保持加工精度,提升了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产品的四周均被固定住,提升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自动内撑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定位柱、底座、扩撑座,所述扩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扩撑座的一侧,所述底座形成有容纳所述气缸的拉杆的第一通孔,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相连,所述扩撑座对应第一通孔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拉杆和定位柱的第二通孔,所述扩撑座的外形与加工的产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三条缝隙,三条所述缝隙将所述扩撑座分成三部分,所述气缸可以通过所述拉杆拉动所述定位柱从而撑开所述扩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撑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座外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呈倒圆台形,所述定位柱呈倒圆台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