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83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中通常含有酸性残液和一些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有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强酸并从溶液中去除金属盐,达到分离自由酸和金属离子的目的,再在后期使用废水净化设备。该方法需要至少两道工序,多个设备,操作繁琐,且仅适用于污染物含量较低的情况,在污染物浓度高的情况下处理效率较低,对环境影响仍然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设计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利用蒸发膜将酸性物质与水分离,纯水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废液浓缩后进入储罐与碱进行反应成为废盐,剩余的废液重新进入蒸发膜继续循环。该装置操作简单,回收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废水储罐底部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和废水循环管路,废水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和减压阀,终端连接蒸发膜,所述蒸发膜顶端的蒸汽出口连接真空管线,底端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水回料管路连接废水储罐;所述废水储罐底部设有ph计,废水储罐还连接碱液储罐。

    本实用新型所述碱液储罐通过碱液进料管连接废水储罐,所述碱液进料管上设置碱液进口阀门和碱液计量泵。根据ph计显示的数值调节碱液进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水储罐外壁设置夹套,夹套底部设有夹套冷凝水出口,顶部设有夹套蒸汽进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水储罐底部连接进出料双向阀门,进出料双向阀门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中的进料阀门和废水循环管路中的循环阀门。进料时,打开进料阀门和进出料双向阀门,使废水进入废水储罐,进料完毕后,关闭进料阀门,打开循环阀门,使废水从储罐进入废水循环管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阀与减压阀之间安装第一过滤器,所述废水进料管路上安装第二过滤器,过滤器可避免废水中存在小粒径的结晶进入蒸发膜导致效率低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水储罐顶部安装水回路阀门,水回路阀门的入口连接蒸发膜的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膜底部也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蒸汽出口连接水回路阀门的管路中安装ph检测仪。

    在蒸发膜工作时,水回路阀门为关闭状态;当蒸发膜损坏时,ph检测仪可检测出蒸汽呈酸性,则打开水回路阀门,使其回流至废水储罐,不会将污染液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压阀的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减压阀与蒸发膜之间的管路通过内循环阀门连接至废水回料管路。当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减压阀出来的废水直接进入蒸发膜,内循环阀门为关闭状态,若温度没有到达设定温度,则打开内循环阀门,使废水回流到废水储罐。减压阀可以调整压力避免蒸发膜受压力变化而导致损伤从而延长其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发膜顶端的真空管线上安装除沫器,减少蒸汽中夹带的液沫。

    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水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发膜为管式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利用蒸发膜将酸性物质与水分离,纯水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废液浓缩后进入储罐与碱进行反应成为废盐,剩余的废液重新进入蒸发膜继续循环。该装置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的纯水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储罐,2-进出料双向阀门,3-废水进料管路,4-废水循环管路,5-进料阀门,6-循环阀门,7-单向阀,8-减压阀,9-蒸发膜,10-真空管线,11-废水回料管路,12-水回路阀门,13-ph检测仪,14-温度传感器,15-内循环阀门,16-第一过滤器,17-第二过滤器,18-碱液储罐,19-碱液进料管,20-碱液进口阀门,21-碱液计量泵,22-ph计,23-夹套,24-夹套冷凝水出口,25-夹套蒸汽进口,26-除沫器,27-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1,废水储罐1底部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3和废水循环管路4,废水循环管路4上依次设有单向阀7和减压阀8,终端连接蒸发膜9(yh02),所述蒸发膜9顶端的蒸汽出口连接真空管线10,底端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水回料管路11连接废水储罐1;所述废水储罐1底部设有ph计22,废水储罐1还连接碱液储罐18。

    本实施例所述碱液储罐18通过碱液进料管19连接废水储罐1,所述碱液进料管19上设置碱液进口阀门20和碱液计量泵21。根据ph计22显示的数值调节碱液进量。

    本实施例所述废水储罐1外壁设置夹套23,夹套23底部设有夹套冷凝水出口24,顶部设有夹套蒸汽进口25。

    本实施例所述废水储罐1底部连接进出料双向阀门2,进出料双向阀门2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3中的进料阀门5和废水循环管路4中的循环阀门6。进料时,打开进料阀门5和进出料双向阀门2,使废水进入废水储罐1,进料完毕后,关闭进料阀门5,打开循环阀门6,使废水从储罐进入废水循环管路4。

    本实施例所述单向阀7与减压阀8之间安装第一过滤器16,所述废水进料管路3上安装第二过滤器17。

    本实施例所述废水储罐1顶部安装水回路阀门12,水回路阀门12的入口连接蒸发膜9的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膜9底部也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蒸汽出口连接水回路阀门12的管路中安装ph检测仪13。

    在蒸发膜9工作时,水回路阀门12为关闭状态;当蒸发膜9损坏时,ph检测仪13可检测出蒸汽呈酸性,则打开水回路阀门12,使其回流至废水储罐1,不会将污染液体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减压阀8的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4,减压阀8与蒸发膜9之间的管路通过内循环阀门15连接至废水回料管路11。当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减压阀8出来的废水直接进入蒸发膜9,内循环阀门15为关闭状态,若温度没有到达设定温度,则打开内循环阀门15,使废水回流到废水储罐1。

    本实施例所述蒸发膜9顶端的真空管线10上安装除沫器26。

    本实施例所述废水循环管路4上设有循环泵27。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储罐(1),废水储罐(1)底部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3)和废水循环管路(4),废水循环管路(4)上依次设有单向阀(7)和减压阀(8),终端连接蒸发膜(9),所述蒸发膜(9)顶端的蒸汽出口连接真空管线(10),底端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水回料管路(11)连接废水储罐(1);所述废水储罐(1)底部设有ph计(22),废水储罐(1)还连接碱液储罐(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储罐(18)通过碱液进料管(19)连接废水储罐(1),所述碱液进料管(19)上设置碱液进口阀门(20)和碱液计量泵(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罐(1)外壁设置夹套(23),夹套(23)底部设有夹套冷凝水出口(24),顶部设有夹套蒸汽进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罐(1)底部连接进出料双向阀门(2),进出料双向阀门(2)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3)中的进料阀门(5)和废水循环管路(4)中的循环阀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与减压阀(8)之间安装第一过滤器(16),所述废水进料管路上安装第二过滤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罐(1)顶部安装水回路阀门(12),水回路阀门(12)的入口连接蒸发膜(9)的蒸汽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膜(9)底部也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蒸汽出口连接水回路阀门(12)的管路中安装ph检测仪(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8)的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4),减压阀(8)与蒸发膜(9)之间的管路通过内循环阀门(15)连接至废水回料管路(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膜(9)顶端的真空管线上安装除沫器(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管路(4)上设有循环泵(2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废水储罐底部分别连接废水进料管路和废水循环管路,废水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和减压阀,终端连接蒸发膜,所述蒸发膜顶端的蒸汽出口连接真空管线,底端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水回料管路连接废水储罐;所述废水储罐底部设有PH计,废水储罐还连接碱液储罐。本实用新型所述不锈钢酸洗钝化废水处理装置,利用蒸发膜将酸性物质与水分离,纯水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废液浓缩后进入储罐与碱进行反应成为废盐,剩余的废液重新进入蒸发膜继续循环。该装置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的纯水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跃华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7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