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促使我国的印制线路板,简称为(pcb)生产急速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蚀刻线路板产生大量的蚀刻液。蚀刻液分为酸性蚀刻液和碱性蚀刻液两种。一般情况下,酸性蚀刻液含铜在5~15%,(主要以氯化铜形式存在)。碱性蚀刻液含铜5~15%,氨氮含量(5~15%)(主要以氨水、氯化铵、铜氨络合物形式存在)。
目前使用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对其中的铜进行回收,回收过程产生的废水没有有效利用,在《gb/t3152-2005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中,明确了生产碱式氯化铜、氧化铜以及高纯硫酸铜的工艺、设备及指标,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氯化铵溶液中还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的酸碱蚀刻液中和废水生产氯化铵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冷却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底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二反应釜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一自吸泵,所述第二反应釜一侧的底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冷却结晶釜一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二自吸泵,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顶端开设有加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金属过滤网板,所述第二反应釜的顶端开设有酸碱液添加口,所述第二反应釜正面的中部安装有酸碱检测仪,所述冷却结晶釜顶端的敞口处铰链有盖板,所述冷却结晶釜内腔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硅藻土过滤板,所述冷却结晶釜内腔的底部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的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釜底端的中部、第二反应釜底端的中部和冷却结晶釜底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出料管道,三个所述出料管道的管壁处均安装有手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釜正面的一侧、第二反应釜正面的一侧和冷却结晶釜正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可视窗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第一反应釜内部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端口处固定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第二反应釜内部的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管口处包裹有纱布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通过设有的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冷却结晶釜,对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进行多步骤多工艺处理,使得环境污染性大大降低,回收更加彻底,通过设有的过滤网和纱布过滤网,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性,避免固体颗粒的流动导致输送管堵塞,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实现含铜蚀刻液中回收铜后液中氯化铵的回收,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废水实现零排放,环境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冷却结晶釜;4、出料管道;5、加料口;6、酸碱液添加口;7、盖板;8、金属过滤网板;9、可视窗条;10、第一输送管;11、第一自吸泵;12、酸碱检测仪;13、第二自吸泵;14、第二输送管;15、加热管;16、硅藻土过滤板;17、过滤网;18、纱布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包括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和冷却结晶釜3,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釜1底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0,第一输送管10的一端与第二反应釜2螺纹连接,第一输送管10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一自吸泵11,第二反应釜2一侧的底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输送管14,第二输送管14的一端与冷却结晶釜3一侧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二输送管14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二自吸泵13,第一反应釜1的顶端开设有加料口5,第一反应釜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金属过滤网板8,第二反应釜2的顶端开设有酸碱液添加口6,第二反应釜2正面的中部安装有酸碱检测仪12,冷却结晶釜3顶端的敞口处铰链有盖板7,冷却结晶釜3内腔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硅藻土过滤板16,冷却结晶釜3内腔的底部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的加热管15。
优选的,第一反应釜1底端的中部、第二反应釜2底端的中部和冷却结晶釜3底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出料管道4,三个出料管道4的管壁处均安装有手动阀门,便于卸料,排出多余的滤渣进行回收。
优选的,第一反应釜1正面的一侧、第二反应釜2正面的一侧和冷却结晶釜3正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可视窗条9,便于观察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和冷却结晶釜3内部的液体含量。
优选的,位于第一反应釜1内部的第一输送管10的端口处固定设有过滤网17,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滤渣流入到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
优选的,位于第二反应釜2内部的第二输送管14的管口处包裹有纱布过滤网18,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滤渣流入到冷却结晶釜3的内部。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通过加料口5将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添加到第一反应釜1的内部,由于第一反应釜1的内部设有两个对称的金属过滤网板8,起到过滤作用经过过滤置换反应后,打开第一自吸泵11的开关,以及出料管道4上的手动阀门,出料管道4便于排出多余的滤渣进行回收,第一自吸泵11通过第一输送管10将第一反应釜1内部的滤液吸入到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由于第一输送管10的另一端设有过滤网17,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滤渣流入到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通过酸碱液添加口6往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添加酸碱液,再依次加入双氧化氧化fe2 和pam,降低cod等污染物以及使fe3 吸附共沉淀溶液中的杂质,打开第二自吸泵13的开关,以及第二个出料管道4上的手动阀门,出第二个料管道4便于排出第二反应釜2内部多余的滤渣,进行回收,第二自吸泵13将第二反应釜2内部的饱和液通过第二输送管14吸入到冷却结晶釜3的内部,经过硅藻土过滤板16的过滤除杂和吸附作用,进入到冷却结晶釜3的加热浓缩区,启动加热管15的开关,对滤液进行加热凝缩,一端时间后,打开盖板7,进行冷却结晶,最后从第三个出料管道4排出结晶物,将收集起来的结晶物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得到氯化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包括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和冷却结晶釜(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底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0),所述第一输送管(10)的一端与第二反应釜(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10)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一自吸泵(11),所述第二反应釜(2)一侧的底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输送管(14),所述第二输送管(14)的一端与冷却结晶釜(3)一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14)的管壁处安装有第二自吸泵(13),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顶端开设有加料口(5),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对称的金属过滤网板(8),所述第二反应釜(2)的顶端开设有酸碱液添加口(6),所述第二反应釜(2)正面的中部安装有酸碱检测仪(12),所述冷却结晶釜(3)顶端的敞口处铰链有盖板(7),所述冷却结晶釜(3)内腔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硅藻土过滤板(16),所述冷却结晶釜(3)内腔的底部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的加热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底端的中部、第二反应釜(2)底端的中部和冷却结晶釜(3)底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出料管道(4),三个所述出料管道(4)的管壁处均安装有手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正面的一侧、第二反应釜(2)正面的一侧和冷却结晶釜(3)正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可视窗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反应釜(1)内部的所述第一输送管(10)的端口处固定设有过滤网(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铜蚀刻液中和后液生产氯化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反应釜(2)内部的所述第二输送管(14)的管口处包裹有纱布过滤网(1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