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整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79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整列机,特别是指一种以致动模块振动及倾斜治具,使工件滑入治具的凹槽内整齐排列的悬浮式整列机。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蓬勃发展,各式工件的尺寸相继缩小,故许多厂商需要使用整列机来整理细小工件帮助入料或出货,但现有整列机利用马达带动连杆使平台震动,活动零件较多,致使损坏率较高;需要调整整列机震动参数时也须通过更换配重调整,调整手续较为繁复。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实用新型出一种悬浮式整列机,借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构造的整列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整列机,包括一底板、一中间板、一顶板、多个致动模块、一治具及一控制装置;中间板以多个第一支撑元件安装在底板上并设有多个通孔,顶板在中间板之上,顶板与中间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元件使顶板悬浮于中间板之上,顶板之下安装各致动模块,各致动模块穿过中间板的通孔并与底板之间有一空隙,多个致动模块的运动可使顶板振动及倾斜,致动模块结合在该顶板之下,这些致动模块分别包括一制动器、一导杆架、多个导杆、多个第一弹性元件及一连接件,该致动器装设在该导杆架上,该致动器动作的方向垂直该顶板,该导杆架并有两个导杆孔,这些导杆孔分别以该致动器为中心对称地配置,其轴向与该致动器动作的方向平行,这些导杆穿设于这些导杆孔,这些导杆的上下两端突出于这些导杆孔之外,这些第一弹性元件分别套设在这些导杆的上下两端,该致动器的上端与这些导杆的上端结合于该连接件的下端,该连接件的上端结合在该顶板朝下的面,这些致动模块穿过这些通孔并与该底板间有一空隙;治具结合在顶板上,置放在治具中的工件会因制动模块震动及倾斜治具而移动,四处移动的工件就会落入治具的凹槽内而整齐排列,控制装置可针对不同的工件来调整倾斜的幅度及频率。

    进一步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在上端与下端的位置分别套设一第二弹性元件,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上端的这些第二弹性元件结合该顶板,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下端的这些第二弹性元件结合该中间板。

    进一步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为磁性元件,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分别彼此相对地安装在该顶板之下与该中间板之上并分别有一限位件在彼此之间,该顶板之下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的磁性分别与该中间板之上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的磁性相斥,致使该顶板与该中间板相隔一第二距离。

    进一步的,该固定治具结合一施力元件,该固定治具受该施力元件驱动开阖。

    进一步的,该施力元件为气压缸。

    进一步的,该施力元件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该控制装置包括一远端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该远端控制模块为wifi、蓝牙或红外线通信模块。

    为能明确且充分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

    10第一支撑元件

    11脚座

    12第一距离

    2 致动器

    20导杆

    21连接件

    22导杆架

    23第一弹性元件

    3 中间板

    30第二支撑元件

    31第二弹性元件

    32通孔

    33第二距离

    4 顶板

    40固定治具

    41倚靠件

    42施力元件

    5 治具

    50容置空间

    51凹槽

    6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系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整列机,其包括一底板1;一中间板3,其以多个第一支撑元件10装设于底板1上方,各第一支撑元件10使中间板3与底板1相隔一第一距离12,中间板3设有多个通孔32;一顶板4,其以多个第二支撑元件30支撑装设于中间板3上方,各第二支撑元件30使顶板4与中间板相隔一第二距离33,各第二支撑元件30可为弹性材质;

    第二支撑元件30可为弹簧形式并在其上端与下端之位置可分别套设一第二弹性元件31,各第二支撑元件30上端的各第二弹性元件31结合顶板4,各第二支撑元件30下端的各第二弹性元件31结合中间板3;

    各第二支撑元件30也可为磁性元件,各第二支撑元件30分别彼此相对地安装在顶板4之下与中间板3之上并分别有一限位件(未绘制)在彼此之间,顶板4之下的各第二支撑元件30的磁极分别与中间板3之上的各第二支撑元件30的磁极相斥,致使顶板4与中间板3相隔一第二距离33,这些限位件(未绘制)可避免安装在顶板4的各第二支撑元件30与安装在中间板3的各第二支撑元件30彼此发生错位而失去磁极相斥的效果;

    多个致动模块,其结合在顶板4之下,各致动模块分别包括一制动器2、一导杆架22、多个导杆20、多个第一弹性元件23及一连接件21,致动器2装设在导杆架22上,致动器2动作的方向垂直顶板4,导杆架22并有两个导杆孔,各导杆孔分别以致动器2为中心对称地配置,其轴向与致动器2动作的方向平行,各导杆20穿设于各导杆孔,各导杆20的上下两端突出于各导杆孔之外,各第一弹性元件23分别套设在各导杆20的上下两端,致动器2的上端与各导杆20的上端结合于连接件21的下端,连接件21的上端结合在顶板4朝下的面,各致动模块穿过各通孔32并与底板1间有一空隙,导杆架22、导杆20与第一弹性元件23支撑致动器2;

    一治具5,其有一容置空间50供置入多个工件(未绘制),治具5以至少一固定元件40装设于顶板4朝上方的一面,容置空间50的底面有多个凹槽51供各工件(未绘制)滑入,各凹槽51经过精密计算及加工可整齐的排列各工件(未绘制),顶板4上可装设至少一倚靠件41方便快速对齐治具5装设在顶板4上的位置,各固定元件40可直接锁固治具5,或是将各固定元件40结合一施力元件42来控制各固定元件40的开阖,施力元件42可为气压缸或液压缸;

    一控制装置6,其与各致动器2电性连接,控制装置6控制各致动器2的动作的频率及幅度,各致动器2使顶板4与治具5反复朝各方向倾斜震动进而使各工件(未绘制)在治具5内移动并滑入治具5的各凹槽51,各工件(未绘制)可整齐地排列在各凹槽51,且控制装置6可利用电控方式,针对不同工件(未绘制),进行致动器2的参数设定,自由控制致动器2的振幅,不像传统马达带动方式的整列机需更换实体零件如配重等繁复手续才能进行震动参数的调整,控制装置6可更进一步将各组参数加以储存或增加远端遥控模块(未绘制)如wifi、蓝牙或红外线等方式来供使用者进行远端遥控。

    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于本行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

    一中间板,其以多个第一支撑元件装设于该底板上方,这些第一支撑元件使该中间板与该底板相隔一第一距离,该中间板设有多个通孔;

    一顶板,其以多个第二支撑元件支撑装设于该中间板上方,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使该顶板与该中间板相隔一第二距离;

    多个致动模块,其结合在该顶板之下,这些致动模块分别包括一致动器、一导杆架、多个导杆、多个第一弹性元件及一连接件,该致动器装设在该导杆架上,该致动器动作的方向垂直该顶板,该导杆架并有两个导杆孔,这些导杆孔分别以该致动器为中心对称地配置,其轴向与该致动器动作的方向平行,这些导杆穿设于这些导杆孔,这些导杆的上下两端突出于这些导杆孔之外,这些第一弹性元件分别套设在这些导杆的上下两端,该致动器的上端与这些导杆的上端结合于该连接件的下端,该连接件的上端结合在该顶板朝下的面,这些致动模块穿过这些通孔并与该底板间有一空隙;

    一治具,其有一容置空间供置入多个工件,该治具以至少一固定治具装设于该顶板朝上方的一面,该容置空间的底面有多个凹槽供这些工件滑入;

    一控制装置,其与这些致动器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控制这些致动器动作的频率,使该顶板与该治具反复倾斜与震动进而使这些工件滑入该治具的这些凹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具有弹性。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在上端与下端的位置分别套设一第二弹性元件,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上端的这些第二弹性元件结合该顶板,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下端的这些第二弹性元件结合该中间板。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支撑元件为磁性元件,这些第二支撑元件分别彼此相对地安装在该顶板之下与该中间板之上并分别有一限位件在彼此之间,该顶板之下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的磁性分别与该中间板之上的这些第二支撑元件的磁性相斥,致使该顶板与该中间板相隔一第二距离。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治具结合一施力元件,该固定治具受该施力元件驱动开阖。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该施力元件为气压缸。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该施力元件为液压缸。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一远端控制模块。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式整列机,其特征在于,该远端控制模块为wifi、蓝牙或红外线通信模块。

    技术总结
    一种悬浮式整列机,包括一底板、一中间板、一顶板、多个致动模块、一治具及一控制装置;中间板以多个第一支撑元件安装在底板上并设有多个通孔,顶板在中间板之上,顶板与中间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元件使顶板悬浮于中间板之上,顶板之下安装各致动模块,各致动模块穿过中间板的通孔并与底板之间有一空隙,多个致动模块的运动可使顶板振动及倾斜,治具结合在顶板上,置放在治具中的工件会因制动模块震动及倾斜治具而移动,四处移动的工件就会落入治具的凹槽内而整齐排列,控制装置可针对不同的工件来调整倾斜的幅度及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檀;翁庆昌;王安松;余家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7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