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底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机即金属加工中心机床,也叫cnc机床,简称加工中心(英文名是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machine简称cnc)。金属加工中心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金属加工中心机床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是对工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金属加工中心机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机床,工件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刀具、更换刀具、自动对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及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钻、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工序,因而大大减少了工件装夹时间、测量和机床调整等辅助工序时间,对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加工中心中,需要使用到立柱和主轴箱作用主轴的支撑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加工中心的防水结构一般设计单一,尤其在加工过程中,对传动结构保护效果不好,在一些新材料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冷却液加工,特别容易对传动部件,如丝杆滑轨等部件造成锈蚀,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底座对内部传动结构防水结构不完善,不能有效将液体排出的问题,采用了防护条结合了导流槽形成迷宫防护槽对传动结构起到防水作用,同时导流槽也能够彻底将水排出,排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的传动安装腔,设置于传动安装腔两侧的防护墙,安装于防护墙的防护条,所述底座主体位于防护墙两侧设置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为倾斜设置,导流腔最低端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腔安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一侧设置折边贴合于防护墙、并延伸至防护条一侧。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条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防护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防护挡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防护挡板形成第二防护槽,所述防护挡板朝下设置有挡边。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折边朝上延伸与所述挡边贴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墙靠近导流槽一面开设有安装卡位,所述折边卡设于安装卡位与所述挡板贴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槽为导流口位置连接有排水口。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口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口伸入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底座主体上开设的传动安装腔,通过传动安装腔用于安装y轴传动部件,在传动安装腔两侧设置防护墙,用于阻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液体,对传动部件起到保护隔离作用,保护效果好;在防护墙上设置了防护条,能够进一步对液体和碎屑起到防护隔离作用,保护效果极佳;在防护墙两侧设置了导流腔,导流腔为倾斜设置,并且设置导流口,具体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液体可通过导流腔和导流口排出,导流效果好,防止液体停留,产生溢流现象,排水效果好;在导流腔安置了导流槽,具体是通过导流槽将液体导出,进一步便于液体导流,导流效果进一步提高,同时,导流槽设置折边与防护墙贴合,并延伸至防护条,从而使得折边与防护墙和防护条之间形成多重防护,其缝隙形成了迷宫槽,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现有底座对内部传动结构防水结构不完善,不能有效将液体排出的问题,采用了防护条结合了导流槽形成迷宫防护槽对传动结构起到防水作用,同时导流槽也能够彻底将水排出,排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主体100、传动安装腔110、防护墙120、安装卡位121、防护条130、第一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2、第一防护槽133、防护挡板134、第二防护槽135、挡边136、导流腔140、导流口141、导流槽150、折边151、排水口152、排水槽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包括底座主体100,设置于底座主体100的传动安装腔110,设置于传动安装腔110两侧的防护墙120,安装于防护墙120的防护条130,所述底座主体100位于防护墙120两侧设置导流腔140,所述导流腔140为倾斜设置,导流腔140最低端设置导流口141,所述导流腔140安置有导流槽150,所述导流槽150一侧设置折边151贴合于防护墙120、并延伸至防护条130一侧。
防护条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一连接部13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32,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之间形成第一防护槽133,所述第二连接部132连接防护挡板134,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与防护挡板134形成第二防护槽135,所述防护挡板134朝下设置有挡边136,采用多组的连接部和防护槽形成了多重防护结构,在外部的液体和碎屑无法经过多组形成的迷宫通道进入内部,进一步保证了防护效果,提高传动部件的安全性。
折边151朝上延伸与所述挡边136贴合,从而能够进一步阻隔了液体与底座主体100接触,能够同时对底座主体100也起到防护作用,保护效果好。
防护墙120靠近导流槽150一面开设有安装卡位121,所述折边151卡设于安装卡位121与所述挡板贴合,在加工过中即使液体飞溅也不会进入到传动部件内部,也不会与底座主体100接触,直接导流槽150排出,加强底座主体100的使用寿命。
导流槽150为导流口141位置连接有排水口152,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导流口141连接有排水槽153,所述排水口152伸入排水槽153,整体结构排水效果好,在排水过程中不会与底座主体100接触,对底座主体100也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导水排水效果好。
在底座主体100上开设的传动安装腔110,通过传动安装腔110用于安装传动部件,在传动安装腔110两侧设置防护墙120,用于阻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液体,对传动部件起到保护隔离作用,保护效果好;在防护墙120上设置了防护条130,能够进一步对液体和碎屑起到防护隔离作用,保护效果极佳;在防护墙120两侧设置了导流腔140,导流腔140为倾斜设置,并且设置导流口141,具体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液体可通过导流腔140和导流口141排出,导流效果好,防止液体停留,产生溢流现象,排水效果好;在导流腔140安置了导流槽150,具体是通过导流槽150将液体导出,进一步便于液体导流,导流效果进一步提高,同时,导流槽150设置折边151与防护墙120贴合,并延伸至防护条130,从而使得折边151与防护墙120和防护条130之间形成多重防护,其缝隙形成了迷宫槽,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现有底座对内部传动结构防水结构不完善,不能有效将液体排出的问题,采用了防护条130结合了导流槽150形成迷宫防护槽对传动结构起到防水作用,同时导流槽150也能够彻底将水排出,排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的传动安装腔,设置于传动安装腔两侧的防护墙,安装于防护墙的防护条,所述底座主体位于防护墙两侧设置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为倾斜设置,导流腔最低端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腔安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一侧设置折边贴合于防护墙、并延伸至防护条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条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防护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防护挡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防护挡板形成第二防护槽,所述防护挡板朝下设置有挡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朝上延伸与所述挡边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靠近导流槽一面开设有安装卡位,所述折边卡设于安装卡位与所述挡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导流口位置连接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床y轴双层防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口伸入排水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