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42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流量测量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管道中经过的蒸汽体积的装置,蒸汽锅炉的自动化水平普遍很低,耗煤量很大,蒸汽流量测量装置与蒸汽锅炉的输出管道连接,可以检测蒸汽锅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多少蒸汽,进而推测锅炉内部水的蒸发量,从而有效对锅炉进行调节和控制,现有的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只能对锅炉的管道中经过的蒸汽体积进行测量,无法对蒸汽的温度以及液体水进行回收,从而导致温度的流失以及资源的浪费,导致蒸汽锅炉无法高效和节能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只能对锅炉的管道中经过的蒸汽体积进行测量,无法对蒸汽的温度以及液体水进行回收,从而导致温度的流失以及资源的浪费,导致蒸汽锅炉无法高效和节能的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连接接口、温度回收装置、固定装置、涡街蒸汽流量计、液体回收装置、输出连接口以及集液槽,所述输入连接接口与温度回收装置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温度回收装置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温度回收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与涡街蒸汽流量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温度回收装置与保温仓连接,所述涡街蒸汽流量计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液体回收装置一端固定连接,且固定装置设于液体回收装置上,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连接口,所述集液槽焊接于液体回收装置下端外侧壁上,所述输入连接接口与电站锅炉蒸汽输出管道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回收装置包括输入管道口、导热芯、隔热层、温度回收壳体、内部芯吸热以及输出管道口,所述输入管道口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一端,所述温度回收壳体另一端固定有输出管道口,所述内部芯吸热均匀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上,所述内部芯吸热一端设于温度回收壳体内侧,另一端穿透温度回收壳体内侧壁伸于温度回收壳体外侧,所述内部芯吸热伸于温度回收壳体外侧的一端与导热芯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包裹于导热芯以及内部芯吸热伸于温度回收壳体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上,所述导热芯与锅炉保温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管道圆台斜面、螺旋环圆台斜面、螺旋环以及固定管道,所述螺旋环为无顶无底空心圆柱型,所述螺旋环内侧壁上设有螺纹,且螺旋环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外小内大的螺旋环圆台斜面,所述螺旋环套于固定管道上,且与固定管道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固定管道一端与输出管道口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螺旋环圆台斜面配合的管道圆台斜面;

    所述固定管道套于涡街蒸汽流量计一端外接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涡街蒸汽流量计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蒸汽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所述涡街蒸汽流量计采用青岛奥博仪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lugb插入式涡街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泄水口、液体回收管道、冷凝板以及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所述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一端与液体回收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另一端与固定管道无管道圆台斜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管道另一端与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另一端与输出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板均匀固定于液体回收管道内侧壁上,所述泄水口均匀布置于液体回收管道下端外侧壁上,且泄水口贯通液体回收管道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槽包括槽壳、漏水口以及斜底面,所述槽壳焊接于液体回收管道下端外侧壁上,且槽壳内侧于泄水口相贯通,所述槽壳内侧底面为漏斗状的斜底面,所述斜底面底部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贯穿槽壳,所述漏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水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锅炉的蒸汽输出管道上;

    2)蒸汽由输入连接接口进入,到达温度回收装置;

    3)此时蒸汽与内部芯吸热接触,加热内部芯吸热,从而使蒸汽温度降低,内部芯吸热加热后传递至导热芯上,由导热芯传导至锅炉中,从而对蒸汽中的温度进行回收;

    4)降温的蒸汽由输出管道口进入涡街蒸汽流量计中,通过涡街蒸汽流量计的测量,利用公式以及q=va,求出蒸汽流量,之后,蒸汽由涡街蒸汽流量计进入液体回收装置中;

    5)蒸汽进入液体回收装置后,与液体回收管道内部的冷凝板接触,从而冷却,蒸汽中的水冷凝,并由冷凝板流入液体回收管道底面,经过泄水口进入集液槽中;

    6)进入集液槽后,有斜底面将水导入漏水口,经过漏水口将液态水导回锅炉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芯吸热,将蒸汽中的温度进行回收,将温度导回锅炉中,避免温度浪费,导热芯外侧的隔热层,保证导热芯内的温度无法散发至空气中,进一步避免温度浪费,大大降低了锅炉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成本,设有的液体回收装置,将蒸汽中的水回收,重新导入锅炉中,从而避免水资源跟随蒸汽排出,造成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对蒸汽流量进行测量,同时对温度以及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大大提高了锅炉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消耗,与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蒸汽锅炉更高效和更节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温度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液体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的集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连接接口1、温度回收装置2、固定装置3、涡街蒸汽流量计4、液体回收装置5、输出连接口6以及集液槽7,输入连接接口1与温度回收装置2一端固定连接,温度回收装置2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3,温度回收装置2通过固定装置3与涡街蒸汽流量计4一端固定连接,温度回收装置2与保温仓连接,涡街蒸汽流量计4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3与液体回收装置5一端固定连接,且固定装置3设于液体回收装置5上,液体回收装置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连接口6,集液槽7焊接于液体回收装置5下端外侧壁上,输入连接接口1与电站锅炉蒸汽输出管道口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温度回收装置2包括输入管道口21、导热芯22、隔热层23、温度回收壳体24、内部芯吸热25以及输出管道口26,输入管道口21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24一端,温度回收壳体24另一端固定有输出管道口26,内部芯吸热25均匀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24上,内部芯吸热25一端设于温度回收壳体24内侧,另一端穿透温度回收壳体24内侧壁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内部芯吸热25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的一端与导热芯22固定连接,隔热层23包裹于导热芯22以及内部芯吸热25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上,导热芯22与锅炉保温仓连接。

    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管道圆台斜面31、螺旋环圆台斜面32、螺旋环33以及固定管道34,螺旋环33为无顶无底空心圆柱型,螺旋环33内侧壁上设有螺纹,且螺旋环33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外小内大的螺旋环圆台斜面32,螺旋环33套于固定管道34上,且与固定管道34螺纹配合连接,固定管道34一端与输出管道口2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螺旋环圆台斜面32配合的管道圆台斜面31。

    固定管道34套于涡街蒸汽流量计4一端外接壁上。

    涡街蒸汽流量计4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蒸汽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涡街蒸汽流量计4采用青岛奥博仪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lugb插入式涡街流量计。

    如图4所示,液体回收装置5包括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泄水口52、液体回收管道53、冷凝板54以及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一端与液体回收管道53一端固定连接,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另一端与固定管道34无管道圆台斜面31的一端固定连接,液体回收管道53另一端与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一端固定连接,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另一端与输出连接口6固定连接,冷凝板54均匀固定于液体回收管道53内侧壁上,泄水口52均匀布置于液体回收管道53下端外侧壁上,且泄水口52贯通液体回收管道53侧壁。

    如图5所示,集液槽7包括槽壳71、漏水口72以及斜底面73,槽壳71焊接于液体回收管道53下端外侧壁上,且槽壳71内侧于泄水口52相贯通,槽壳71内侧底面为漏斗状的斜底面73,斜底面73底部设有漏水口72,漏水口72贯穿槽壳71,漏水口72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锅炉的蒸汽输出管道上;

    2)蒸汽由输入连接接口1进入,到达温度回收装置2;

    3)此时蒸汽与内部芯吸热25接触,加热内部芯吸热25,从而使蒸汽温度降低,内部芯吸热25加热后传递至导热芯22上,由导热芯22传导至锅炉中,从而对蒸汽中的温度进行回收;

    4)降温的蒸汽由输出管道口26进入涡街蒸汽流量计4中,通过涡街蒸汽流量计4的测量,利用公式以及q=va,求出蒸汽流量,之后,蒸汽由涡街蒸汽流量计4进入液体回收装置5中;

    5)蒸汽进入液体回收装置5后,与液体回收管道53内部的冷凝板54接触,从而冷却,蒸汽中的水冷凝,并由冷凝板54流入液体回收管道53底面,经过泄水口52进入集液槽7中;

    6)进入集液槽7后,有斜底面73将水导入漏水口72,经过漏水口72将液态水导回锅炉中。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连接接口(1)、温度回收装置(2)、固定装置(3)、涡街蒸汽流量计(4)、液体回收装置(5)、输出连接口(6)以及集液槽(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接口(1)与温度回收装置(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温度回收装置(2)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3),所述温度回收装置(2)通过固定装置(3)与涡街蒸汽流量计(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温度回收装置(2)与保温仓连接,所述涡街蒸汽流量计(4)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3)与液体回收装置(5)一端固定连接,且固定装置(3)设于液体回收装置(5)上,所述液体回收装置(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连接口(6),所述集液槽(7)焊接于液体回收装置(5)下端外侧壁上,所述输入连接接口(1)与电站锅炉蒸汽输出管道口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回收装置(2)包括输入管道口(21)、导热芯(22)、隔热层(23)、温度回收壳体(24)、内部芯吸热(25)以及输出管道口(26),所述输入管道口(21)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24)一端,所述温度回收壳体(24)另一端固定有输出管道口(26),所述内部芯吸热(25)均匀固定于温度回收壳体(24)上,所述内部芯吸热(25)一端设于温度回收壳体(24)内侧,另一端穿透温度回收壳体(24)内侧壁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所述内部芯吸热(25)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的一端与导热芯(22)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23)包裹于导热芯(22)以及内部芯吸热(25)伸于温度回收壳体(24)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上,所述导热芯(22)与锅炉保温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管道圆台斜面(31)、螺旋环圆台斜面(32)、螺旋环(33)以及固定管道(34),所述螺旋环(33)为无顶无底空心圆柱型,所述螺旋环(33)内侧壁上设有螺纹,且螺旋环(33)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外小内大的螺旋环圆台斜面(32),所述螺旋环(33)套于固定管道(34)上,且与固定管道(3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固定管道(34)一端与输出管道口(2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螺旋环圆台斜面(32)配合的管道圆台斜面(31);

    所述固定管道(34)套于涡街蒸汽流量计(4)一端外接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街蒸汽流量计(4)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蒸汽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收装置(5)包括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泄水口(52)、液体回收管道(53)、冷凝板(54)以及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所述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一端与液体回收管道(5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输入管道口(51)另一端与固定管道(34)无管道圆台斜面(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管道(53)另一端与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回收输出管道口(55)另一端与输出连接口(6)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板(54)均匀固定于液体回收管道(53)内侧壁上,所述泄水口(52)均匀布置于液体回收管道(53)下端外侧壁上,且泄水口(52)贯通液体回收管道(53)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7)包括槽壳(71)、漏水口(72)以及斜底面(73),所述槽壳(71)焊接于液体回收管道(53)下端外侧壁上,且槽壳(71)内侧于泄水口(52)相贯通,所述槽壳(71)内侧底面为漏斗状的斜底面(73),所述斜底面(73)底部设有漏水口(72),所述漏水口(72)贯穿槽壳(71),所述漏水口(72)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水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输入连接接口与温度回收装置固定连接,温度回收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与涡街蒸汽流量计一端固定连接,涡街蒸汽流量计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液体回收装置固定连接,液体回收装置与输出连接口固定连接,集液槽设于液体回收装置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芯吸热,将蒸汽中的温度进行回收导回锅炉中,导热芯外侧的隔热层避免温度浪费,降低了锅炉的能量消耗,液体回收装置,将蒸汽中的水回收,重新导入锅炉中,从而避免水资源跟随蒸汽排出,造成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锅炉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消耗,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使蒸汽锅炉更高效和更节能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琳;靳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玮琳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5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