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充气制品中的充气骨架,其充气模式为气筒、脚踏气泵与电动气泵打气为主,多数充气骨架多为环形拉筋与直条隔断拉筋,充气连接口多以气筒或者电动气泵出气口为标准配备充气口配件,虽然提高了充气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充气骨架这类充气制品的便携性,影响了使用体验;虽然也可以通过人工给充气骨架充气,但是由于充气骨架的体积较大,单纯靠嘴吹气非常费力,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充气口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充排气速度慢,而且充气骨架结构简单,整体强度较弱、支撑效果差。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骨架的充气口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充排气速度慢,而且充气骨架结构简单,整体强度较弱、支撑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包括泡撑骨架、第一充排机构、充气腔和第二充排机构;泡撑骨架为多根充气管连接而成,各充气管彼此相通,第一充排机构与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一充排机构能够对泡撑骨架进行充气和排气;充气腔为一封闭腔体,第二充排机构与充气腔的第二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充排机构能够对充气腔进行充气和排气;泡撑骨架与充气腔贴靠连接设置。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泡撑骨架为内泡撑骨架,内泡撑骨架设置在充气腔的内部,内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设置在内泡撑骨架和充气腔的贴靠连接处,使得第一充排机构只能对内泡撑骨架进行充气和排气,不影响充气腔内的气体压力,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泡撑骨架为外泡撑骨架,外泡撑骨架设置在充气腔的外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充排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充排机构,第二充排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充排机构;第一充排流机构包括一个充排流机构,第二充排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充排流机构,并排设置;充排机构为自封溢流管和排流匙,自封溢流管包括充流端和密封端,充流端和密封端连通设置,排流匙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排流匙只在排气时使用;自封溢流管的外壁与充气制品的充气口密封设置;外部气源通过自封溢流管进行充气,当到达所需充气体积或者压力时,停止充气后,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封口;在排气时,排流匙使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向外排气。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排气时,排流匙的第二端从自封溢流管的充流端伸入,并将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由于充气制品内腔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充气制品内腔的气体通过缝隙进行快速排气。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封溢流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设置在远离封溢流管密封端一侧,第一卡环位于充流端一侧,排流匙上的第二端上设有凸起;在非排气状态时,第一卡环和凸起卡置连接,此时,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在排气状态时,第二卡环和凸起卡置连接,此时,排流匙的第二端将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快速排出。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用于包裹泡撑骨架或者充气腔。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还包括挤压腔,挤压腔设置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处,用于辅助充气。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为可分离结构,充气完毕即可将挤压腔从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和充气腔的第二充气口处移除。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无需其它充气设备、无需人工吹气和密封,可实现快速充气和排气,能够实现充气口自封,无需担心充气口泄漏的问题,收纳简单,并且该充气骨架可多次重复使用,无需外力或人力支撑,以自身骨架支撑自身的几何结构,保持稳定物理外型。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外泡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内泡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流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封溢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流匙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流排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流排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流匙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流排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流排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充气腔;2、外泡撑骨架;3、内泡撑骨架;4、第一充排机构;5、第二充排机构;6、充排机构;61、自封溢流管;611、充流端;612、密封端;613、第一卡环;614、第二卡环;62、排流匙;621、第一端;622、第二端;623、叉齿;62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充气骨架的充气口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充排气速度慢,而且充气骨架结构简单,整体强度较弱、支撑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充气骨架无需其它充气设备、无需人工吹气和密封,可实现快速充气和排气,能够实现充气口自封,无需担心充气口泄漏的问题,收纳简单,并且该充气骨架可多次重复使用,无需外力或人力支撑,以自身骨架支撑自身的几何结构,保持稳定物理外型。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包括骨架、第一充排机构4、充气腔1和第二充排机构5;泡撑骨架为多根充气管连接而成,各充气管彼此相通,第一充排机构4与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一充排机构4能够对泡撑骨架进行充气和排气;充气腔1为一封闭腔体,第二充排机构5与充气腔1的第二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充排机构5能够对充气腔1进行充气和排气;泡撑骨架与充气腔1贴靠连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是泡撑骨架,泡撑骨架和充气腔1的形状可以任意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计将泡撑骨架和充气腔1为不同的形状,对这种形状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可以设计为帐篷、衣柜、衣架、人体模特、快递箱或者交通警示标志等。此外,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的充排介质并不一定仅仅气体,也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固态粉末。充气腔1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异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充气腔1的形状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泡撑骨架为内泡撑骨架3,内泡撑骨架3设置在充气腔1的内部,内泡撑骨架3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设置在内泡撑骨架3和充气腔1的贴靠连接处,使得第一充排机构4只能对内泡撑骨架3进行充气和排气,不影响充气腔1内的气体压力,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优选地,如图1所示,泡撑骨架为外泡撑骨架2,外泡撑骨架2设置在充气腔1的外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充排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充排机构6,第二充排机构5包括至少两个充排机构6;充排机构6包括自封溢流管61和排流匙62,自封溢流管61包括充流端611和密封端612,充流端611和密封端612连通设置,排流匙62包括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排流匙62只在排气时使用;自封溢流管61的外壁与充气制品的充气口密封设置;外部气源通过自封溢流管61进行充气,当到达所需充气体积或者压力时,停止充气后,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封口;在排气时,排流匙62使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61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向外排气。在本实用新型中,自封溢流管61为薄膜结构,但不限于塑料薄膜,也可以是金属薄膜(如厚度为0.01毫米的不锈钢薄膜)或者其他材质的薄膜,便于形成自密封,且密封效果好。更优选地,第一充排机构4为两个充排机构6;第二充排机构5为四个充排机构6,且并排设置。
优选地,在排气时,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从自封溢流管61的充流端611伸入,并将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由于充气制品内腔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充气制品内腔的气体通过缝隙进行快速排气。
此外,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至少设置有一个叉齿623。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可以设置一个叉齿623,两个叉齿623或者三个;叉齿623可是直线型,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弧度;排流匙62的形状可以使圆柱状,也可以是板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排流匙62的形状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更优选地,排流匙62为板状结构,在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设置三个叉齿623,相邻的叉齿62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更优选地,排流匙62的长度大于自封溢流管61的长度,排流匙62操作方便,轻轻一捅,将处于闭合状态的自封溢流阀的密封端612捅开一条缝隙,即可进行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释充气过程,假设一个大型(圆筒或者方型)密封充气腔1腔和泡撑骨架(可以为内泡撑骨架2,也可以是外泡撑骨架3),当用附带的挤压腔的自封溢流管61向泡撑骨架充气时,泡撑骨架逐渐撑开,而密封充气腔1的腔体也因为泡撑骨架的撑开而增大体积,造成密封充气腔1内部气压低于外部气压,外部气体通过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向密封充气腔1腔内充气,因为密封充气腔1的体积比泡撑骨架大得多,所以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密封充气腔1的单位时间内充气量比泡撑骨架也大得多,所以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的数量要至少是自封溢流管61的4倍以上才能满足充气效率的要求,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采用并排设置的方式方便同时排气。为了提高密封充气腔1的腔体的充气速率,可以把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中的排流匙62预先推入第二卡环614,当泡撑骨架完成充气后,附带挤压腔的自封溢流管61自动密封,密封充气腔1也因为泡撑骨架的定型而停止涨大,当密封充气腔1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一致时,可以把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中的排流匙62拉回第一卡环613,此时密封充气腔1所配置的自封溢流管61自动密封。至此完成密封充气腔1的充气动作。
优选地,自封溢流管6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环613和第二卡环614,第一卡环613和第二卡环614设置在远离自封溢流管61密封端612一侧,第一卡环613位于充流端611一侧,排流匙62上的第二端622上设有凸起624;在非排气状态时,第一卡环613和凸起624卡置连接,此时,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在排气状态时,第二卡环614和凸起624卡置连接,此时,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将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61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快速排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第一卡环613、第二卡环614和凸起624的形状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用于包裹泡撑骨架或者充气腔1。保护层可以是塑料布、帆布、金属膜布或者硬塑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还包括挤压腔,挤压腔设置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处,用于辅助充气。挤压腔是由环状挤压壁围成的开口腔体。
优选地,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为可分离结构,充气完毕即可将挤压腔从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和充气腔1的第二充气口处移除。
充入物质是气体时,通过两只手打开辅助挤压腔,使挤压腔中装入空气,然后用一只手束紧挤压腔的入口,形成挤压腔密封状态,另一只手稍微用力按压挤压腔,使挤压腔中的空气通过自封溢流管61进入泡撑骨架中,从而逐渐撑开外壳,充满时外壳已经展开到位。如有送气设备,直接将挤压腔套在送气管上束紧即可进行充气。
充入物质是液体或粉末时,预先将物质倒入挤压腔,一般装入到挤压腔2/3体积时,用手束紧挤压腔入口,形成挤压腔密封状态,另一只手稍微用力按压挤压腔,使挤压腔中的物质通过自封溢流管61进入泡撑骨架中。如有水龙头或送粉机的,直接用手把挤压腔对接束紧在水龙头或送粉管上即可完成装填。
泡撑骨架充满时,泡撑骨架内压力高于外部气压,当挤压腔停止挤压动作时,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会因泡撑骨架内压力大于外部气压而自动紧闭封锁,从而形成稳定的泡腔骨架支撑结构。拆除时,轻轻把排流匙62推进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即可实现快速排流,排完后折叠收纳。
实施例一:充排流机构包括自封溢流管61、排流匙62;自封溢流管61包括充流端611和密封端612,充流端611和密封端612连通设置,排流匙62包括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排流匙62只在排气时使用;自封溢流管61的外壁与充气制品的充气口密封设置;外部气源通过自封溢流管61进行充气,当到达所需充气体积或者压力时,停止充气后,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封口;在排气时,排流匙62使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61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向外排气。本实用新型中的充排流机构可以适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粉末的充入和排放。
实施例二:与上述不同的,在自封溢流管6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环613和第二卡环614,第一卡环613和第二卡环614设置在远离自封溢流管61密封端612一侧,第一卡环613位于充流端611一侧,排流匙62上的第二端622上设有凸起624;在非排气状态时,第一卡环613和凸起624卡置连接,此时,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在排气状态时,第二卡环614和凸起624卡置连接,此时,排流匙62的第二端622将自封溢流管61的密封端612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61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快速排出。
实施例三:自充排骨架桌椅床等,简便设置,方便收纳。例如,旅游时走累了,泡撑椅子出来甩两下,挤一下就是一张椅子,拆除的时候推动排流匙62排出空气收起来即可。
实施例四:自充排骨架简易杂物袋/箱,简便设置,方便收纳。
实施例五:自充排骨架紧急救生衣,3秒自行充气,快速自救。
实施例六:自充排骨架临时交通警示牌,快速自充气,包装盒充当底座,体积小巧但实施高度可以超过1.5米,配合反光和夜光材料。更好更强更明显的警示作用,收放自如,可以反复使用。
实施例七:自充排骨架水上警示牌,快速自充气,包装盒带有锚和固定绳。体积小携带方便,实施简便,求救警示指示效果好,收放自如,重复使用。
实施例八:自充排骨架承重袋,使用特殊材料制作,可应用于消防,救灾等,紧急支撑防护等多种用途。
实施例九:自充排骨架垃圾袋,不用外筒,一甩一挤,直接放下就能使用,节省资源。
实施例十:自充排骨架医用夹板或支架,紧急外伤支撑保护等。
实施例十一:自充排骨架衣服,道具等等,充入物质是水的话可用于降温,消防可以使用。
实施例十二:自充排骨架户外用品,(帐篷,睡袋,桌,椅,遮阳遮雨罩,雨衣,钓鱼用品等)。
实施例十一:自充排骨架艇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撑骨架、第一充排机构、充气腔和第二充排机构;
泡撑骨架为多根充气管连接而成,各充气管彼此相通,第一充排机构与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一充排机构能够对泡撑骨架进行充气和排气;
充气腔为一封闭腔体,第二充排机构与充气腔的第二充气口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充排机构能够对充气腔进行充气和排气;
泡撑骨架与充气腔贴靠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泡撑骨架为内泡撑骨架,内泡撑骨架设置在充气腔的内部,内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密封设置在内泡撑骨架和充气腔的贴靠连接处,使得第一充排机构只能对内泡撑骨架进行充气和排气,不影响充气腔内的气体压力,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泡撑骨架为外泡撑骨架,外泡撑骨架设置在充气腔的外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充排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充排机构,第二充排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充排机构;充排机构为自封溢流管和排流匙,自封溢流管包括充流端和密封端,充流端和密封端连通设置,排流匙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排流匙只在排气时使用;自封溢流管的外壁与充气制品的充气口密封设置;外部气源通过自封溢流管进行充气,当到达所需充气体积或者压力时,停止充气后,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封口;在排气时,排流匙使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向外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时,排流匙的第二端从自封溢流管的充流端伸入,并将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由于充气制品内腔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充气制品内腔的气体通过缝隙进行快速排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自封溢流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设置在远离自封溢流管密封端一侧,第一卡环位于充流端一侧,排流匙上的第二端上设有凸起;在非排气状态时,第一卡环和凸起卡置连接,此时,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在充气制品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在排气状态时,第二卡环和凸起卡置连接,此时,排流匙的第二端将自封溢流管的密封端撑开缝隙,破坏自封溢流管的自密封状态,由于充气制品的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充气制品内的气体从缝隙快速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用于包裹泡撑骨架或者充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还包括挤压腔,挤压腔设置在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处,用于辅助充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泡撑骨架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挤压腔与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为可分离结构,充气完毕即可将挤压腔从泡撑骨架的第一充气口和充气腔的第二充气口处移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