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水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
背景技术:
电磁水表是新型的智能水表,在现今的智慧城市及dma分区计量应用广泛,应用场合适合民用供水干线计量及工业自动化控制,使用环境包括户外、野外、楼宇管道井、地下管道井等,因此对其防护等级要求极高。目前业内使用的电磁水表具出线孔部位多为防水端子、或灌胶工艺,但是这两种防护措施均具有局限性,如防水端子很难达到ip68的要求,灌胶处理避免不了水气沿线芯入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防水性能好、具备长时间水下正常工作的能力,避免了因水、湿气入侵造成内部电路故障的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包括出线管和防水端子,出线管和防水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部外壁和出线管下部内壁螺纹连接,连接管下部外壁和防水端子内壁螺纹连接,出线管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台,出线管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环形凸台上下两侧的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上分别设置有焊盘,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之间通过排针电连接,排针两端分别对应与焊盘电连接,出线管内填充有灌封胶。
所述连接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和出线管下端顶压配合,第二锁紧螺母和防水端子上端顶压配合。
所述连接管上部外壁与出线管内壁之间、连接管下部外壁与防水端子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灌封胶固化后的理化性能、防水端子自身所具备的一定防水能力,达到两层防护的作用,可最大限度的阻挡水气沿线芯内部入侵,同时内出线板、外出线板及灌封胶处理,即使外部进水也能保证产品内部不会进水,因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包括出线管1和防水端子2,出线管1固定连接在电磁水表的外壳体3上,出线管1和防水端子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接,连接管4上部外壁和出线管1下部内壁螺纹连接,连接管4下部外壁和防水端子2内壁螺纹连接,出线管1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台5,出线管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环形凸台5上下两侧的内出线板6和外出线板7,内出线板6和外出线板7上分别设置有焊盘,内出线板6和外出线板7之间通过排针8电连接,排针8两端分别对应与焊盘电连接,内出线板6通过导线与电磁水表内部电连接,外出线板7向外连接有伸出防水端子2的线芯9,出线管1内填充有灌封胶。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出线板6及外出线板7将内外电路相连,保证及时更换外部线缆也不影响内部结构。
所述连接管4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10和第二锁紧螺母11,第一锁紧螺母10和出线管1下端顶压配合,第二锁紧螺母11和防水端子2上端顶压配合。
所述连接管4上部外壁与出线管1内壁之间、连接管4下部外壁与防水端子2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灌封胶固化后的理化性能、防水端子2自身所具备的一定防水能力,达到两层防护的作用,可最大限度的阻挡水气沿线芯9内部入侵,同时内出线板6、外出线板7及灌封胶处理,即使外部进水也能保证产品内部不会进水,因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护能力。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线管和防水端子,出线管和防水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部外壁和出线管下部内壁螺纹连接,连接管下部外壁和防水端子内壁螺纹连接,出线管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台,出线管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环形凸台上下两侧的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上分别设置有焊盘,内出线板和外出线板之间通过排针电连接,排针两端分别对应与焊盘电连接,出线管内填充有灌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和出线管下端顶压配合,第二锁紧螺母和防水端子上端顶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磁水表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部外壁与出线管内壁之间、连接管下部外壁与防水端子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