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纹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纹辊高效打磨机。
背景技术:
压纹辊在外表面雕刻纹路之前,需要在初始辊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现有的打磨机通常利用一呈圆柱形的打磨块进行打磨,打磨一定时间后,打磨块将会发生磨损,因此需要停机更换打磨块,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打磨件的打磨面、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打磨件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一端的固定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二端的活动抵接单元及位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的打磨组件;一初始辊被夹持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活动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打磨组件包括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上的滑动底座、连接于滑动底座的顶部的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一端的安装板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包括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摆动件、设置于摆动件的外表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驱动装置、与打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件及设置于摆动件上且位于打磨件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的安全罩,所述打磨件为打磨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突出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第一导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齿条,活动抵接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导轨位于第一凹槽中,活动抵接单元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活动抵接单元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齿轮的第一转动操作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突出设置于底座的两侧,第二导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齿条,滑动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底座相向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导轨位于第二凹槽中,滑动底座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滑动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抵接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固定抵接单元朝向活动抵接单元的侧面设置有抵接盘,抵接盘朝向活动抵接单元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初始辊的第一端位于抵接盘的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抵接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抵接单元的顶部朝向固定抵接单元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凸块,抵接凸块的末端设置有抵接尖头,初始辊的第二端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抵接凸块的抵接尖头位于初始辊的限位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凸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齿条,活动抵接单元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活动抵接单元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三齿轮的第二转动操作盘。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球包括与打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金属球核及呈放射状设置于金属球核的外表面上的金属辊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一端的固定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二端的活动抵接单元及位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的打磨组件;一初始辊被夹持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活动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打磨组件包括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上的滑动底座、连接于滑动底座的顶部的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一端的安装板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包括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摆动件、设置于摆动件的外表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驱动装置、与打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件及设置于摆动件上且位于打磨件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的安全罩,所述打磨件为打磨球。如此可调节打磨件的打磨面、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打磨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包括底座10、固定设置于底座10顶部的第一端的固定抵接单元20、活动地设置于底座10顶部的第二端的活动抵接单元30及活动地设置于底座10顶部的中部,即位于固定抵接单元20与活动抵接单元30之间的打磨组件40。
固定抵接单元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固定抵接单元20朝向活动抵接单元30的侧面设置有抵接盘21,抵接盘21朝向活动抵接单元30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一初始辊100的第一端位于抵接盘21的限位槽中,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抵接盘21转动,从而带动初始辊100转动。
底座10上沿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导轨11及两个第二导轨12。第一导轨11突出设置于底座10的顶部且第一导轨1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二导轨12突出设置于底座10的两侧,第二导轨1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齿条。
活动抵接单元3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一凹槽33,第一导轨11位于第一凹槽33中。活动抵接单元30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活动抵接单元30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齿轮的第一转动操作盘34。当用户操作转动操作盘34转动时,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抵接单元30在第一导轨11上移动,以调节活动抵接单元30与固定抵接单元20之间的距离。
打磨组件40的底部平行地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401,第二导轨12位于第二凹槽401中。打磨组件40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打磨组件4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移动驱动装置45,移动驱动装置45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打磨组件40在第二导轨12上移动,以对初始辊100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
活动抵接单元30的顶部朝向固定抵接单元20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凸块31,抵接凸块31的末端设置有抵接尖头,初始辊100的第二端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抵接凸块31的抵接尖头位于初始辊100的限位孔中。
抵接凸块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齿条,活动抵接单元30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活动抵接单元30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三齿轮的第二转动操作盘32,第二转动操作盘32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抵接凸块31在活动抵接单元30内移动,进而调节抵接凸块31与驱动抵接盘21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对初始辊100的有效支撑。
打磨组件40包括两个滑动底座41、连接于两个滑动底座41的顶部的固定板42、连接于固定板42一端的安装板43、设置于安装板43上的打磨单元44、转动设置于滑动底座41中的第二齿轮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移动驱动装置45。
两个滑动底座41相向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401,第二导轨12位于第二凹槽401中。
请参考图2,打磨单元44包括摆动驱动装置441、与摆动驱动装置441的输出端连接的摆动件442、设置于摆动件442的外表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443、与旋转驱动装置443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驱动装置444、与打磨驱动装置444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件及设置于摆动件442上且位于打磨件远离固定板42的一侧的安全罩446。打磨件为打磨球445。
打磨球445包括与打磨驱动装置444的输出端连接的金属球核及呈放射状设置于金属球核的外表面上的金属辊刷。
当需要进行打磨时,摆动驱动装置441驱动摆动件442朝向初始辊100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打磨球445与初始辊100接触,打磨驱动装置444驱动打磨球445转动,从而对初始辊100的表面进行打磨。
当需要停止打磨时,摆动驱动装置441驱动摆动件442朝向远离初始辊100的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打磨球445与初始辊100脱离接触,同时打磨驱动装置444停止驱动打磨球445转动。
当打磨球445的初始打磨面发生磨损时,旋转驱动装置443可驱动打磨驱动装置444及打磨球445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改变打磨球445与初始辊100接触的打磨面,避免打磨球445已磨损的部分与初始辊100接触。如此即可调节打磨件的打磨面、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打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包括底座10、固定设置于底座10顶部的第一端的固定抵接单元20、活动地设置于底座10顶部的第二端的活动抵接单元30及位于固定抵接单元20与活动抵接单元30之间的打磨组件40;一初始辊100被夹持于固定抵接单元20与活动抵接单元30之间;底座10上沿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有第一导轨11及第二导轨12,活动抵接单元30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11上,打磨组件40包括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12上的滑动底座41、连接于滑动底座41的顶部的固定板42、连接于固定板42一端的安装板43及设置于安装板43上的打磨单元44;打磨单元44包括摆动驱动装置441、与摆动驱动装置441的输出端连接的摆动件442、设置于摆动件442的外表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443、与旋转驱动装置443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驱动装置444、与打磨驱动装置444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件及设置于摆动件442上且位于打磨件远离固定板42的一侧的安全罩446,所述打磨件为打磨球445。如此可调节打磨件的打磨面、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打磨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一端的固定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第二端的活动抵接单元及位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的打磨组件;一初始辊被夹持于固定抵接单元与活动抵接单元之间;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活动抵接单元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打磨组件包括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上的滑动底座、连接于滑动底座的顶部的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一端的安装板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包括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摆动件、设置于摆动件的外表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驱动装置、与打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打磨件及设置于摆动件上且位于打磨件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的安全罩,所述打磨件为打磨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突出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第一导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齿条,活动抵接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导轨位于第一凹槽中,活动抵接单元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活动抵接单元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齿轮的第一转动操作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突出设置于底座的两侧,第二导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齿条,滑动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底座相向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导轨位于第二凹槽中,滑动底座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滑动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移动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抵接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固定抵接单元朝向活动抵接单元的侧面设置有抵接盘,抵接盘朝向活动抵接单元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初始辊的第一端位于抵接盘的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抵接盘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抵接单元的顶部朝向固定抵接单元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凸块,抵接凸块的末端设置有抵接尖头,初始辊的第二端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抵接凸块的抵接尖头位于初始辊的限位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凸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齿条,活动抵接单元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活动抵接单元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三齿轮的第二转动操作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纹辊高效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球包括与打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金属球核及呈放射状设置于金属球核的外表面上的金属辊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