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心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
背景技术:
无心磨床由于高效的连续加工能力及可靠的稳定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硬质耐磨陶瓷棒材的外圆加工。无心磨床,是不需要确定工件的轴心而施行磨削的一类磨床,由磨削砂轮,导轮和工件托架三个机构构成,其中磨削砂轮担任实际的磨削工作,导轮控制工件的旋转并使工件发生进刀速度,工件托架用来支撑工件。而无心磨机床托架上的刀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调整或更换是否到位和及时,刀板的硬度和耐磨性是否优良,直接影响产品的直线度、锥度、外观等,从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磨削过程中由于冷却液的腐蚀和磨削料的粘结作用,工件与刀板的长时间接触,易造成刀板磨损等缺陷,因此,需要靠刀板下方垫置垫板来适应不同的工件中心高,但由于垫板的厚度不大,无法用紧固件将垫板固定在底座上,仅通过刀板的固定将垫板压实在刀板和底座之间,垫板上下被固定,但前后左右方向的稳定无法保证,影响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调整工件中心高的无心磨床刀架,进一步提高无心磨床的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包括底座及托板,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固定所述托板的紧固件,所述托板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标准垫板,所述标准垫板的两端沿其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槽,所述紧固件一端与所述定位槽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螺母和垫片,所述托板与第一螺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长形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座、托板和垫片,并由螺母锁紧,所述垫片下部卡插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旋转锁紧块,所述旋转锁紧块为扇形板材,所述旋转锁紧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螺栓抵接所述旋转锁紧块的扇形的一边。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锁紧块的扇形角度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锁紧块上端部设置有锁块,所述托板侧面与所述锁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压料支架,压料板通过所述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托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支架为伸缩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调整工件中心高,且保证调整后的位置稳定,进一步提高无心磨床的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标准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锁紧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的实施例一,包括底座10及托板20,所述底座10侧面设置有固定所述托板20的紧固件30,从侧面对托板20进行固定,方便调整托板20上下方向的位置,防止因托板20高低不同,加工时中心高不一样,加工出来的良率不高,为保证托板20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稳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托板20底部与底座10之间设置有标准垫板40,使托板20能够快速调整到合理位置,为保证垫板在托板20下方位置的稳定,所述标准垫板40的两端沿其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槽41,所述紧固件30一端与所述定位槽41卡合,紧固件30在固定托板20的时候同时将标准垫板40的位置进行限制,保证托板20和标准垫板40的位置的稳定,提高磨削精度,减小托板20的调节时间,提高磨削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30包括第一螺栓31、螺母32和垫片33,所述托板20与第一螺栓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长形孔21,所述第一螺栓31依次穿过所述底座10、托板20和垫片33,并由螺母32锁紧,所述垫片33下部卡插于所述定位槽41内,托板20上设置长形孔21保证当将标准垫板40放置于托板20下方,托板20仍能够与底座10上的第一螺栓31配合锁紧,同时放置标准垫板40时,可以无需将托板20完全拆下,仅需要旋松第一螺栓31和螺母32,将托板20抬高即可将标准垫片33插入托板20下方,而后旋紧第一螺栓31和螺母32,并使垫片33下部卡设于标准垫板40的定位槽41内即可,安装方便,同时垫片33能够保证托板20被第一螺栓31和螺母32夹持的更紧固,提高稳定性。进一步的,原有的无心磨床刀架还存在跳棒的问题,跳棒是指由于产品几何形状不规则,或存在弯曲、跳动、变形等缺陷,造成加工时产品发生弹跳,发生弹跳的产品容易产生缺口、磨面、断裂等缺陷,同时,发生弹跳的产品也极易造成砂轮、导轮、托板20工作面损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所述底座10上方设置有压料支架11,压料板12通过所述压料支架11设置于所述托板20上方,托板20从下方支撑产品,压料板12从上方对产品进行限位,产品两侧为导轮和磨削砂轮,由于产品各方向均被限制,因此不会出现跳棒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支架11为伸缩架,通过伸缩压料支架11能够调节压料板12高度,适用不同尺寸的产品,且保证产品在托板20工作面与压料板12之间活动自如。
参照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部分结构剖视图,所述紧固件30包括第二螺栓34和旋转锁紧块35,所述旋转锁紧块35为扇形板材,所述旋转锁紧块35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第二螺栓34抵接所述旋转锁紧块35的扇形的一边,通过旋紧或放松第二螺栓34,能够推动旋转锁紧块35绕其中心转动,从而旋转锁紧块35的扇形的另一边能够远离或抵接托板20,且旋转锁紧块35的扇形边卡设于标准垫板40的定位槽41内。由于第二螺栓34与托板20所在平面垂直,为使旋转锁紧块35两侧面能分别抵接第二螺栓34及托板20,所述旋转锁紧块35的扇形角度大于90°。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托板20上下方向的固定不牢靠,在所述旋转锁紧块35上端部设置有锁块36,所述托板20侧面与所述锁块3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槽22,锁块36卡在所述锁紧槽22内,使托板20和标准垫板40被完全定位。该锁紧槽22可以设置有不止一个,使得托板20在不同高度位置均能得到锁紧定位。参照图4所示,工作时,将标准垫板40插入托板20下方,旋紧第二螺栓34,旋转锁紧块35在第二螺栓34的推动下绕其中心旋转,旋转锁紧块35的另一边在转动过程中向托板20方向贴靠,同时该边的下端卡入定位槽41,将标准垫板40定位,继续旋紧第二螺栓34,旋转锁紧块35继续转动直至其端部完全顶紧托板20,第二螺栓34无法继续旋紧,此时托板20和标准垫板40的位置均被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托板,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固定所述托板的紧固件,所述托板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标准垫板,所述标准垫板的两端沿其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槽,所述紧固件一端与所述定位槽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螺母和垫片,所述托板与第一螺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长形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座、托板和垫片,并由螺母锁紧,所述垫片下部卡插于所述定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旋转锁紧块,所述旋转锁紧块为扇形板材,所述旋转锁紧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螺栓抵接所述旋转锁紧块的扇形的一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锁紧块的扇形角度大于9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锁紧块上端部设置有锁块,所述托板侧面与所述锁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压料支架,压料板通过所述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托板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支架为伸缩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