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沙发,包括坐垫、靠背和分别设在坐垫两侧的左扶手和右扶手,尽管使用舒适性较好,但其功能比较单一,尤其是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沙发的要求已经提高至休闲、娱乐、工作兼备,然而现有的沙发已经不足以满足这种要求。

    如公告号为cn102885505a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沙发,包括木质本体,所述木质本体两侧的扶手具有中空的空腔,所述空腔内横向设有隔板,所述空腔在沙发扶手的前部可闭合式设有扶手门,所述木质本体的下部支撑架具有至少一个中空的空腔,所述每一个空腔在沙发的前部铰接设有支撑架门,所述扶手门和支撑架门上分别设有门碰。

    现有技术是通过沙发扶手具有空腔结构且具有扶手门,在扶手内形成一个书柜,可将平时看的一个系列且规格大小相近的杂志放在书柜内;同时,在下部支撑架具有至少一个中空的空腔,每一个空腔在沙发的前部铰接设有支撑架门,在支撑架内具有的空腔内,可以盛放更多的杂志。虽然该方法确实可以放置更多的杂志,但是当使用者只想拿取某些特定杂志时,只能通过翻阅一本本堆叠杂志的封面来查找特定的杂志,拿取杂志的过程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具有方便拿取杂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包括坐垫、靠背和分别设置在坐垫两端的扶手,所述扶手的相背面上均设置有书盒,所述书盒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杂志的容纳腔,杂志封面朝向扶手一侧放入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沿沙发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书盒;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杂志向上顶起的上顶件,所述书盒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机构;上顶件由沿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若干顶板组成,所述顶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到转动轴中轴线的距离不相等,该距离沿靠近扶手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顶板趋于水平状态,容纳腔内的杂志放置在顶板上;当需要拿取杂志时,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转动轴转动,顶板跟随转动轴同步转动并向上顶起杂志,由于若干顶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到转动轴中轴线的距离不相等,该距离沿靠近扶手的方向逐渐减小,则杂志在被顶起后,杂志被顶起的高度也会沿靠近扶手的方向逐渐降低,使用者便可很清楚地看到不同杂志的封面,即可以十分方便地拿取想要的杂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设置在书盒内部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设置在书盒内部用于驱动齿条运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齿条来回运动,齿条的运动再带动第一齿轮和转动轴转动,从而使上顶件旋转顶起或者放下杂志,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同时,通过转动机构中齿条的设置,使驱动组件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加长,即驱动组件与杂志之间的间距变大,可以有效地避免了驱动组件因所处位置的不合适而影响使用者对杂志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书盒内部且与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书盒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分为上下两个分段,驱动杆的上分段呈圆柱状,所述驱动杆的下分段沿驱动杆的周向开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环齿;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杆的上分段和下分段均与齿条没有重叠区域;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穿出书盒并安装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持把手来上下移动驱动杆,使驱动杆上的环齿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齿条的来回运动,最终带动第一齿轮和转动轴转动,该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也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和所述书盒之间设置有用于当杂志被顶起时固定驱动杆位置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驱动杆的轴向开设在书盒上端面的第一限位槽、沿驱动杆的周向开设在第一限位槽槽底的第二限位槽、驱动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向下移动,依次经过第二齿轮、齿条、第一齿轮和转动轴和顶板,最终杂志被顶起,该过程中定位块沿第一限位槽滑动至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此时,再通过把手旋转驱动杆,使定位块滑至第二限位槽内,环齿的设置也使得驱动杆转动是可行的,该方案防止了驱动杆在杂志的重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使杂志一直处于被顶起的状态,方便了使用者对杂志的拿取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杂志配合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开设在顶板远离容纳腔底部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可以使杂志在升降过程中更顺畅;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上顶件对杂志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书盒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容纳腔与杂志沿沙发宽度方向上的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沿沙发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内的抵接板、沿沙发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书盒上的丝杆和设置在抵接板和书盒之间用于使抵接板只沿丝杆的轴向运动的限位组件;所述丝杆与书盒螺纹配合,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入容纳腔内并与抵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出书盒并安装有转动圆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转动圆盘,带动丝杆转动,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抵接板只沿丝杆的轴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内,改变了容纳腔与杂志之间沿丝杆轴向的间隙,使抵接板与杂志抵接,则杂志在被顶起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幅度太大的偏移,使杂志被顶起后同样能保持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丝杆的轴向开设在容纳腔内壁上的限位槽、设置在抵接板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抵接板与丝杆发生同步转动,使抵接板只沿丝杆的轴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与容纳腔内壁接触的表面上均匀滑动嵌设有若干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珠的设置,可以将抵接板与容纳腔接触时产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抵接板与容纳腔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使用者通过转动丝杆驱动抵接板滑动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圆盘上偏心设置有握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单手连续的旋转转动圆盘来带动丝杆转动;相比于转动圆盘,这种旋转丝杆的效率更高,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可以增加手部与握柄之间的摩擦力,更方便了操作者通过握柄旋转转动圆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杂志被顶起后,不同杂志的封面均能清晰看到,方便了使用者根据封面对杂志的拿取;

    2、通过固定组件杂志能一直处于被顶起的状态,方便了使用者对杂志的拿取;

    3、杂志在被顶起后,同样能保持整齐,不会发生幅度太大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和转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坐垫;2、靠背;3、扶手;4、书盒;5、容纳腔;6、调节机构;61、抵接板;62、丝杆;63、限位组件;631、限位槽;632、限位块;7、转动圆盘;8、握柄;9、防滑套;10、滚珠;11、转动轴;12、顶板;13、转动机构;131、第一齿轮;132、齿条;133、驱动组件;1331、第二齿轮;1332、驱动杆;14、弧形导向面;15、把手;16、固定组件;161、第一限位槽;162、第二限位槽;163、定位块;17、环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如图1所示,包括坐垫1、固定设置在坐垫1上的靠背2和分别固定设置在坐垫1两端上的扶手3。

    如图1所示,两端扶手3的相背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用于盛放杂志的书盒4,书盒4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的容纳腔5,使用者可以将杂志竖直放入容纳腔5内,杂志放入容纳腔5后,杂志的封面是朝向扶手3一侧。

    如图2所示,为了使容纳腔5内的杂志能放置整齐,在容纳腔5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容纳腔5与杂志沿沙发宽度方向上间距的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沿沙发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容纳腔5内的抵接板61、沿抵接板61滑动方向设置的丝杆62和设置在抵接板61和书盒4之间的限位组件63,抵接板61的周边与容纳腔5的内壁抵接;丝杆62与书盒4螺纹配合,丝杆62的一端穿入容纳腔5内并与抵接板61转动连接,丝杆62的另一端穿出书盒4并安装有转动圆盘7。通过旋转转动圆盘7,带动丝杆62转动,抵接板61在限位组件63和丝杆62的作用下,沿丝杆62的轴向方向滑动于容纳腔5内,使抵接板61与杂志的书脊抵接,让容纳腔5内的杂志排列整齐。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更加方便使用者转动转动圆盘7,在转动圆盘7偏离圆心的位置上固定设置有握柄8;同时,握柄8的外周壁上套设有防滑套9。

    如图2所示,抵接板61与容纳腔5内壁接触的表面上滑动嵌设有若干滚珠10,滚珠10的设置大大减小了抵接板61与容纳腔5内壁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

    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63包括沿丝杆62的轴向开设在容纳腔5内壁上的限位槽631、固定设置在抵接板61上的限位块632,限位块632滑动连接于限位槽631内。通过限位块632和限位槽631对抵接板61的限位作用,使得抵接板61只能沿丝杆62的轴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5内,有效地避免了抵接板61与丝杆62发生同步转动。

    如图2所示,容纳腔5内沿沙发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连接于书盒4内,转动轴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5内的杂志竖直向上顶起的上顶件,书盒4内部还设置有驱动转动轴11转动的转动机构13;上顶件由沿转动轴11的轴向固定设置在转动轴11上的若干组顶板12拼接组成,顶板12与顶板12之间配合紧密,不留有间隙;同时,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到转动轴11中轴线的距离不等,该距离沿远离扶手3(如图1)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转动机构13依次带动转动轴11和若干顶板12转动,在顶板12转动的过程中,会向上顶起容纳腔5内的杂志,由于若干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到转动轴11中轴线的距离不等,会使杂志被顶起的高度不同,即方便了使用者观察杂志的封面来拿取特定的杂志。为了使得书盒4的使用效果更佳,盛放的书籍最好是大小规格相近且具有一定硬度的书籍。

    如图2所示,在顶板12远离书盒4底部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杂志配合弧形导向面14,弧形导向面14开设在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上,弧形导向面14的设置可以使杂志在升降过程中更加顺滑。

    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13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轴11一端上的第一齿轮131、滑动连接在书盒4内部的齿条132以及安装在书盒4内部用于驱动齿条132运动的驱动组件133,其中齿条132与第一齿轮131相啮合;通过驱动组件133依次带动齿条132、第一齿轮131和转动轴11运动,转动轴11转动后,带动若干顶板12转动,顶板12便向上顶起容纳腔5内的杂志。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33包括转动连接在书盒4内部的第二齿轮1331、沿竖直方向滑动于在书盒4上的驱动杆1332,第二齿轮1331与齿条132相啮合;驱动杆1332分为上下两个分段,驱动杆1332的上分段呈圆柱状,驱动杆1332的下分段沿驱动杆1332的周向开设有与第二齿轮1331啮合的环齿17(如图5);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杆1332的上分段和下分段均与齿条132没有重叠干涉区域;驱动杆1332的上端穿出书盒4并安装有把手15。通过把手15使驱动杆1332上下运动,驱动杆1332下分段的环齿17带动第二齿轮1331转动,最终使齿条132来回运动。其中上下驱动驱动杆1332的把手15也可替换为电缸,为了实现智能控制,扶手2上增设有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控制面板通过电源线连接于供电源上。由于控制面板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缸启闭的开关,开关分为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当按住开启按钮时,电缸驱动驱动杆1332向下运动,杂志被顶起;当松开开启按钮时,杂志维持于被顶起的高度上。关闭按钮的操作过程同上。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使用者拿取杂志,驱动杆1332和书盒4之间设置有用于当杂志被顶起后固定驱动杆1332位置的固定组件16,固定组件16包括沿驱动杆1332的轴向开设在书盒4上端面的第一限位槽161,沿驱动杆1332的周向开设在第一限位槽161的末端的第二限位槽162,固连在驱动杆1332外周壁上的定位块163,其中定位块163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61和第二限位槽162内。当驱动杆1332向下运动,杂志被顶起,此时,定位块163滑至第一限位槽161的槽底,再通过把手15旋转驱动杆1332,使定位块163旋转至水平的第二限位槽162内,防止了驱动杆1332向上运动,使杂志一直处于一个被顶起的状态,方便使用者拿取。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准备拿取杂志进行阅读时,首先手握把手15向下压驱动杆1332,则驱动杆1332下分段的环齿17便会带动第二齿轮1331转动,第二齿轮1331带动齿条132朝向远离第二齿轮1331的方向运动,齿条132再带动第一齿轮131转动,最终带动转动轴11和上顶件转动,上顶件向上顶起杂志,由于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到转动轴11中轴线的距离不等,会使杂志被顶起的高度不同,使用者即可观察到不同杂志的封面,方便了使用者拿取杂志;同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旋转把手15,使得定位块163滑入第二限位槽162内,防止了驱动杆1332向上运动,使杂志一直处于一个被顶起的状态,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拿取,也方便了之后将杂志放入容纳腔5内。

    在使用过程中,若是杂志与容纳腔5沿丝杆62轴向的间距过大,容易使杂志排列不整齐,可以通过手握握柄8来转动转动圆盘7,驱动容纳腔5内的抵接板61沿丝杆62的轴向滑动,使抵接板61与杂志的书脊相抵接,同时,抵接板61在后期杂志被顶起的过程,充当了限位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杂志被顶起后的偏移,使杂志尽可能保持整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包括坐垫(1)、靠背(2)和分别设置在坐垫(1)两端的扶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的相背面上均设置有书盒(4),所述书盒(4)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杂志的容纳腔(5),杂志封面朝向扶手(3)一侧放入容纳腔(5)内;所述容纳腔(5)内沿沙发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书盒(4);所述转动轴(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容纳腔(5)内的杂志向上顶起的上顶件,所述书盒(4)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1)转动的转动机构(13);上顶件由沿转动轴(11)的轴向设置在转动轴(11)上的若干顶板(12)组成,所述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到转动轴(11)中轴线的距离不相等,该距离沿靠近扶手(3)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13)包括设置在转动轴(11)上的第一齿轮(131)、设置在书盒(4)内部且与第一齿轮(131)啮合的齿条(132)、设置在书盒(4)内部用于驱动齿条(132)运动的驱动组件(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3)包括设置在书盒(4)内部且与齿条(132)啮合的第二齿轮(133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书盒(4)上的驱动杆(1332),所述驱动杆(1332)分为上下两个分段,驱动杆(1332)的上分段呈圆柱状,所述驱动杆(1332)的下分段沿驱动杆(1332)的周向开设有与第二齿轮(1331)啮合的环齿(17);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杆(1332)的上分段和下分段均与齿条(132)没有重叠区域;所述驱动杆(1332)的上端穿出书盒(4)并安装有把手(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332)和所述书盒(4)之间设置有用于当杂志被顶起时固定驱动杆(1332)位置的固定组件(16),所述固定组件(16)包括沿驱动杆(1332)的轴向开设在书盒(4)上端面的第一限位槽(161)、沿驱动杆(1332)的周向开设在第一限位槽(161)槽底的第二限位槽(162)、驱动杆(133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块(163),所述定位块(163)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61)和第二限位槽(16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开设有与杂志配合弧形导向面(14),所述弧形导向面(14)开设在顶板(12)远离容纳腔(5)底部的一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盒(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容纳腔(5)与杂志沿沙发宽度方向上的间隙的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沿沙发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5)内的抵接板(61)、沿沙发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书盒(4)上的丝杆(62)和设置在抵接板(61)和书盒(4)之间用于使抵接板(61)只沿丝杆(62)的轴向运动的限位组件(63);所述丝杆(62)与书盒(4)螺纹配合,所述丝杆(62)的一端伸入容纳腔(5)内并与抵接板(6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62)的另一端穿出书盒(4)并安装有转动圆盘(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3)包括沿丝杆(62)的轴向开设在容纳腔(5)内壁上的限位槽(631)、设置在抵接板(61)上的限位块(632),所述限位块(632)滑动连接于限位槽(6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61)与容纳腔(5)内壁接触的表面上均匀滑动嵌设有若干滚珠(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圆盘(7)上偏心设置有握柄(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8)的外周壁上套设有防滑套(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它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用新型沙发,包括坐垫、靠背和扶手,扶手上设置有书盒,书盒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杂志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将杂志顶起的上顶件,书盒内部还设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机构;上顶件为沿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若干顶板,顶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到转动轴中轴线的距离沿靠近扶手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转动轴转动,顶板和转动轴同步转动并向上顶起杂志,由于若干顶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到转动轴中轴线的距离沿靠近扶手的方向逐渐减少,杂志被顶起的高度也会不同,使用者便可很清楚地看到不同杂志的封面,十分方便地拿取想要的杂志。

    技术研发人员:顾江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