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平机砂轮间距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平机砂轮间距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里会使用到磨平机,磨平机是用于经切割后的试样表面或未经加工的试样表面进行粗磨工序的金相设备,而在对建筑所用到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实验中是需要对试块相对的两面进行打磨,而磨不同表面粗糙度和不同规格的试块时需要对磨头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试块的磨平精确度。

    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05129538u,专利名称为一种混凝土试块双端面自动磨平机,包括一个存放待磨削混凝土试块的自动送料架、双端面自动磨床和自动收料台,自动送料架中设有一个倾斜的放料轨道和阻挡放料机构,放料轨道的出口与双端面自动磨床的往复运动平台相连,往复运动平台上设有能够定位待磨削混凝土试块的定位夹具和气动夹紧机构,往复运动平台两侧都设有自动磨削进给机构,自动磨削进给机构中设有驱动电机和丝杆螺母进给平台,丝杆螺母进给平台上设有磨削动力砂轮,自动收料台中设有与往复运动平台出口相连的接料轨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打磨机的相对设置的砂轮之间的距离是不能进行调整的,从而不能适应不同规格或者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混凝土试块,从而该打磨机的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平机砂轮间距调节结构,其具有可对两相对设置的砂轮的间距进行调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磨平机砂轮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底座和用于沿水平直线传送试块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磨平装置,所述磨平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的砂轮和驱动所述砂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电机、驱动座和丝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砂轮相连,所述驱动座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的安装腔,所述底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朝所述砂轮方向延伸,所述驱动座的一侧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方向滑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座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驱动座的一端连接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相对设置的砂轮进行间距调整时,转动转盘从而带动丝杆转动,然后由于丝杆与驱动座之间为螺纹配合,带动安装有电机的驱动座在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对砂轮位置的调整,从而可根据待磨试块的粗糙度与不同规格的试块进行对砂轮位置的调整以达到对抗压试验的规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安装箱、涡轮和蜗杆,所述安装箱固定在所述底座,所述涡轮和所述蜗杆之间相适配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驱动座的一端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箱与所述转盘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盘转动丝杆时转动一圈丝杆的传动距离较长,而通常调整砂轮的位置是很短的,通过涡轮蜗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转盘转动时丝杆的传动路径变化幅度减小,从而能方便对砂轮的位置调节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远离所述蜗杆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向远离所述蜗杆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把手的目的是为了使转动转盘更加顺畅,提高驱动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平装置还包括容纳箱,所述容纳箱的相对两侧固定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所述容纳箱内设置有打磨腔,所述驱动杆伸入打磨腔与所述砂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容纳箱的目的是防止在对试块进行打磨时会有碎片滑出且向四周弹射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箱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和盖板,所述容纳箱靠近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沿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放置在所述承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顶部设置有开口和盖板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砂轮进行维修更换,并且方便当需要对砂轮进行调整时观察砂轮的位置变化是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打磨腔的一侧设置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提手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将盖板从承接槽内取出,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箱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喷射切削液的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喷嘴的目的是能在试块与磨盘进行打磨时对接触处进行润滑和冷却,从而延长了砂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轮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砂轮均相对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两组所述砂轮均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一对所述砂轮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粗磨的粗磨件、另一对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精磨的精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磨盘设置为两对,且一对进行粗磨、另一对进行精磨的目的不仅能通过两次的打磨从而保证试块的打磨精度,而且也能保证打磨过后的试块表面能更加平整和光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转动转盘从而带动丝杆转动,然后由于丝杆与驱动座之间为螺纹配合,带动安装有电机的驱动座在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对砂轮位置的调整,从而可根据待磨试块的粗糙度与不同规格的试块进行对砂轮位置的调整以达到对抗压试验的规格要求;

    2.由于转盘转动丝杆时转动一圈丝杆的传动距离较长,而通常调整砂轮的位置是很短的,通过涡轮蜗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转盘转动时丝杆的传动路径变化幅度减小,从而能方便对砂轮的位置调节更加精准;

    3.通过设置有容纳箱的目的是防止在对试块进行打磨时会有碎片滑出且向四周弹射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4.通过在箱体顶部设置有开口和盖板从而方便对砂轮进行维修更换,并且方便当需要对砂轮进行调整时观察砂轮的位置变化是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了实用性;

    5.通过将磨盘设置为两对,且一对进行粗磨、另一对进行精磨的目的不仅能通过两次的打磨从而保证试块的打磨精度,而且也能保证打磨过后的试块表面能更加平整和光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1、箱体;12、滑槽;2、传送装置;21、传送件;3、磨平装置;31、容纳箱;311、承接槽;312、开口;313、盖板;314、提手;315、打磨腔;316、喷嘴;32、砂轮;321、粗磨件;322、精磨件;33、驱动组件;331、驱动杆;332、电机;333、驱动座;334、丝杆;4、涡轮蜗杆组件;41、支撑架;42、安装箱;43、涡轮;44、蜗杆;5、转盘;51、把手;101、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底座1、传送装置2和磨平装置3,传送装置2安装在底座1,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件21,传送装置2带动传送件21沿水平直线方向传送,磨平装置3包括容纳箱31、砂轮32和驱动砂轮32转动和平移的驱动组件33,容纳箱31的相对两侧固定在传送装置2的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容纳箱31设置有打磨腔315,砂轮32均设置于打磨腔315内,每个砂轮32均通过一个驱动组件33进行驱动,驱动组件33的一端延伸至打磨腔315内与所对应的砂轮32相连、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容纳向的底部设置有开口312和盖板313,容纳箱31靠近开口312处设置有承接槽311,承接槽311沿开口312边缘设置,盖板313放置在承接槽311内,盖板313远离打磨腔315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提手314,两个提手314相对设置在盖板313的两侧。

    如图2所示,底座1包括箱体11,驱动组件33包括驱动杆331、电机332、驱动座333和丝杆334,底座1靠近驱动组件3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向所对应的砂轮32方向延伸,滑槽12位于箱体11内,驱动座333的底部可滑动安装在滑槽12内且位于箱体11内,驱动座333内设置有安装腔101,电机332固定在安装腔101内,驱动杆331的一端穿过箱体11与电机332相连、另一端伸入打磨腔315内与相对应的砂轮32相连;丝杆334的一端穿过驱动座333与箱体11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与伸出箱体11,丝杆334与驱动杆331相互平行设置,驱动座333内设置有与丝杆334相适配的螺纹槽。

    如图2和图3所示,丝杆334伸出箱体11的一端设置有涡轮43蜗杆44组件4,涡轮43蜗杆44组件4包括支撑架41、安装箱42、涡轮43和蜗杆44,支撑架41固定安装在底座1,驱动杆331穿过支撑架41,安装箱42安装在支撑架41上,安装箱42位于驱动杆331的正上方,涡轮43与蜗杆44之间相适配设置在安装箱42内,涡轮43与丝杆334连接,蜗杆44的一端伸出安装箱42、另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安装箱42的侧壁,蜗杆44伸出安装箱42的一端连接有转盘5,转盘5的边缘处设置有把手51,把手51向远离安装箱42的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砂轮32设置有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每组的两个砂轮32之间相对设置在传送装置2的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两组砂轮32沿传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组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粗磨的粗磨件321、另一组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精磨的精磨件322;打磨腔315的内侧壁设置有四个用于喷射切削液的喷嘴316,每个喷嘴316均设置在砂轮32的对应位置且指向砂轮32端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每对砂轮32的间距进行调整时,首先通过提手314将盖板313从承接槽311内取出,通过把手51转动转盘5,从而依次经过涡轮43蜗杆44组件4、丝杆334和驱动座333的传动最终使砂轮32发生径向滑动,由于有蜗轮蜗杆44的配合,所以减缓了驱动座333的移动速度,保证了调节砂轮32的移动距离的精确度,通过开口312的观察,当到达指定距离后停止转动转盘5,当所有砂轮32调整好位置后启动电机332,从而开始对安装在传送件21上的试块进行磨平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底座(1)和用于沿水平直线传送试块且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传送装置(2),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磨平装置(3),所述磨平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的砂轮(32)和驱动所述砂轮(32)转动的驱动组件(33),所述驱动组件(33)安装在所述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驱动杆(331)、电机(332)、驱动座(333)和丝杆(334),所述驱动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3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砂轮(32)相连,所述驱动座(33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332)的安装腔(101),所述底座(1)设置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朝所述砂轮(32)方向延伸,所述驱动座(333)的一侧安装在所述滑槽(12)内且沿所述滑槽(12)方向滑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丝杆(334)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所述丝杆(33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座(333)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丝杆(334)远离所述驱动座(333)的一端连接有转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与所述丝杆(334)之间设置有涡轮(43)蜗杆(44)组件(4),所述涡轮(43)蜗杆(44)组件(4)包括安装箱(42)、涡轮(43)和蜗杆(44),所述安装箱(42)固定在所述底座(1),所述涡轮(43)和所述蜗杆(44)之间相适配安装在所述安装箱(42)内,所述丝杆(334)远离所述驱动座(333)的一端与所述涡轮(43)连接,所述蜗杆(44)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箱(42)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箱(42)与所述转盘(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远离所述蜗杆(44)的一侧设置有把手(51),所述把手(51)向远离所述蜗杆(44)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平装置(3)还包括容纳箱(31),所述容纳箱(31)的相对两侧固定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所述容纳箱(31)内设置有打磨腔(315),所述驱动杆(331)伸入打磨腔(315)与所述砂轮(3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3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312)和盖板(313),所述容纳箱(31)靠近所述开口(312)处设置有承接槽(311),所述承接槽(311)沿所述开口(312)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313)放置在所述承接槽(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13)远离所述打磨腔(315)的一侧设置有提手(3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3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喷射切削液的喷嘴(3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平机砂轮(32)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32)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砂轮(32)均相对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两组所述砂轮(32)均沿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一对所述砂轮(32)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粗磨的粗磨件(321)、另一对为用于对试块进行精磨的精磨件(3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平机砂轮间距调节结构,其包括底座和用于沿水平直线传送试块且安装在底座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磨平装置,磨平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路径的相对两侧的砂轮和驱动砂轮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电机、驱动座和丝杆,驱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砂轮相连,驱动座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的安装腔,底座设置有滑槽,滑槽朝砂轮方向延伸,驱动座的一侧安装在滑槽内且沿滑槽方向滑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槽,丝杆与螺纹槽螺纹配合,丝杆的长度方向与驱动座的滑动方向一致,丝杆远离驱动座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两相对设置的砂轮的间距进行调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耀明;陈焯伟;卢敏宜;谢振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3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