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ch回收技术,具体地讲,特别涉及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
背景技术: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简称tgic,是一种结晶状的杂环环氧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耐光性、耐腐蚀性、耐化学药品性和机械性能。目前,tgic工业上大多采用两步合成路线,即第一步为加成开环反应,其原料环氧氯丙烷(ech)的环氧环在酸性试剂中容易开环,获得的中间体三(3-氯-2-羟丙基)异氰脲酸酯再在碱作用下发生关环,形成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即tgic,同时反应液中1,3-二氯丙醇也在碱作用下环化成环氧氯丙烷(ech),回收环氧氯丙烷(ech)精制即可。
目前tgic制备工艺中ech回收采用负压蒸馏法,ech回收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回收管、蒸馏釜、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接收罐和缓存罐。其中接收罐采用液体自重排液,因此需要设置交替使用的a、b两个接收罐,当其中一个接收罐需要排液时,需将该接收罐从负压管路切出,并将另一接收罐抽真空接入原负压管路内;不仅需要人工操作多个阀门,不利于劳动力成本的控制;而且对经验要求较高,不利于负压蒸馏管路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采用液封排液,避免两个接收罐切换排液,以利于劳动力成本控制和管路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回收管、蒸馏釜、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接收罐和缓存罐,在所述缓存罐内布置有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液面m1恒定,并且所述缓存罐的进液管伸入溢流池液面m1以下,所述接收罐进液口与m1之间的高度差满足
实际使用中,由于接收罐内呈负压,基于溢流池液面m1的压力平衡,溢流池液面m1与接收罐液面m2之间应满足p1=p2 ρgh’,其中h’为接收罐内液面m2与溢流池液面m1之间的高度差;因此,在缓存罐内气压p1和接收罐内气压p2稳定的情况下,接收罐内的液面维持在m2,一旦有液体进入,即可由溢流池进行溢流自排液,从而利用液封进行自动排液,只需要设置一个接收罐,有利于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和管路的稳定运行。
在所述缓存罐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分隔出溢流池。缓存罐的结构简单,生产容易。
在所述接收罐出口连接有第一液封管,所述第一液封管包括顺次连通的“u”形段和“n”形段,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高出接收罐底部,并且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与溢流池液面m1之间的高度差
在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安装有排空阀。在运行之初,便于利用排空阀排出管路内的气体。
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接收罐的进口之间布置有第二液封管,所述第二液封管也包括顺次连通的“u”形段和“n”形段。可以有效避免冷凝器中的气体进入后续管路。
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凝器采用立式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采用卧式冷凝器。
在所述回收管上并联有至少两个蒸馏釜,每一蒸馏釜依次连通有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第二液封管、接收罐和第一液封管,构成并行的多条管路,多条所述管路共用一缓存罐。这样设置多条并行的管路,有利于提高ech的回收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存罐内设置溢流池,并对接收罐液面与缓存罐溢流池液面的高度进行设计,将缓存罐的进液管伸入溢流池液面以下,从而提供一种液封自排液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具有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回收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回收管1、蒸馏釜2、一级冷凝器3、二级冷凝器4、第二液封管5、接收罐6、第一液封管7、缓存罐8、溢流池811、隔板8a、排空阀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回收管1、蒸馏釜2、一级冷凝器3、二级冷凝器4、接收罐6和缓存罐8。在所述缓存罐8内布置有溢流池811,所述溢流池811的结构不做限定,为了便于生产,本实施例优选在所述缓存罐8内设置有隔板8a,从而分隔出溢流池811。实际使用中,所述溢流池811的液面m1恒定在溢流池811的顶面,并且所述缓存罐8的进液管伸入溢流池811液面m1以下。
实际使用中,由于接收罐6内呈负压,基于溢流池811液面m1的压力平衡,溢流池811液面m1与接收罐6液面m2之间只需要满足p1=p2 ρgh’,(其中p1为缓存罐8内的气压,p2为负压蒸馏时接收罐6的气压,ρ为ech的密度,h’为接收罐6内液面m2与溢流池811液面m1之间的高度差)即可实现液封自动排液,当接收罐6内的液面高出m2时,即可由溢流池811进行自排液,使接收罐6内的液面始终维持在m2。因此,为了确保m2位于接收罐6进液口以下,所述接收罐6进液口与m1之间的高度差应满足
如图1所示,在所述二级冷凝器4的出口与接收罐6的进口之间布置有第二液封管5,所述第二液封管5也包括顺次连通的“u”形段和“n”形段。所述一级冷凝器3采用立式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4采用卧式冷凝器。
如图1所示,在所述回收管1上并联有至少两个蒸馏釜2,每一蒸馏釜2依次连通有一级冷凝器3、二级冷凝器4、第二液封管5、接收罐6和第一液封管7,构成并行的多条管路,多条所述管路共用一缓存罐8。并行的所述管路的数量不做限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置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回收管、蒸馏釜、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接收罐和缓存罐,其特征是:在所述缓存罐内布置有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液面m1恒定,并且所述缓存罐的进液管伸入溢流池液面m1以下,所述接收罐进液口与m1之间的高度差满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在所述缓存罐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分隔出溢流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在所述接收罐出口连接有第一液封管,所述第一液封管包括顺次连通的“u”形段和“n”形段,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高出接收罐底部,并且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与溢流池液面m1之间的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液封管“n”形段的顶部安装有排空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接收罐的进口之间布置有第二液封管,所述第二液封管也包括顺次连通的“u”形段和“n”形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冷凝器采用立式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采用卧式冷凝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其特征是:在所述回收管上并联有至少两个蒸馏釜,每一蒸馏釜依次连通有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第二液封管、接收罐和第一液封管,构成并行的多条管路,多条所述管路共用一缓存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