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00


    本实用新型属于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在不同的行业中,许多产品在生产中有重量的要求,因此,在相应的称重工序中,需要使用到称重装置来对产品的重量进行按需定量。比如对电池的称重以确定注液量,以确保产品最终能够符合生产需求。

    当前,称重装置的结构为,用于放置待称量工件的托杯设置在壳体的外部,用于称量的称重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托杯相对于壳体为能够往复运动的活动式。因而,壳体上开设有通孔,使托杯能够经由该通孔而与称重模块连接。为了避免外界的灰尘、水等脏物由通孔而进入的壳体内损坏称重模块,需要对通孔进行密封,而现有的密封方式,密封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称重装置,以解决通孔处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结构,设置在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与安装有称重模块的壳体之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绕所述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容纳密封液的密封槽;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杯,另一端用于插设在所述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形成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连通通道。

    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环绕所述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和环绕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的第二密封环,所述密封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筒,所述密封筒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杯的底部,相对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密封槽内注入密封液的注液孔和用于供所述密封液流出的泄液孔,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泄液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注液孔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泄液孔设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包括具有安装空腔的壳体、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和用于称量所述待称量工件质量的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所述托杯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上述的密封结构。

    具体地,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传导件,所述传导件活动穿设在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传导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杯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托杯朝向所述传导件的一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传导件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传导件与所述称重模块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称重模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具体地,所述托杯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待称量工件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结构及称重装置,通过采用在壳体和托杯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并通过密封液来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在将托杯上的待称量工件的质量精准传递至称重模块称量的同时,还能实现通孔与托杯之间的有效密封,避免出现外界的杂物从通孔进入到壳体内而将成称重模块损坏的情况发生。该密封结构设置,为壳体内的称重模块提供了有效保护,提升了称重装置称量的准确性和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结构1,设置在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21与安装有称重模块23(参照图3)的壳体22之间,壳体22上开设有供托杯21与称重模块23连接的通孔220。由于该通孔220的设置,连通了壳体22的内部与外界,而设置在壳体22内部的称重模块23为精密零件,如沾染有水或灰尘等杂物时,便会影响称重模块23的称量精度。因而,为避免外界的杂物由该通孔220而进入到壳体22内,需要对通孔220进行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因而采用在托杯21和壳体22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1,通过该密封结构1来实现在保证称重质量精准传递下,能够将通孔220有效密封。

    为了便于解释该密封结构1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将密封结构1用在称量电池内电解液注入量的称重装置上。由于电解液具有腐蚀性,在该密封结构1的密封作用下,能够避免电解液经过通孔220流入到壳体22内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并不是对密封结构1的应用范围进行限定。还可将该密封结构用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称量设备上的密封。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密封结构1包括环绕通孔220设置的第一密封组件11,第一密封组件11包括用于容纳密封液的密封槽111,密封结构1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杯21,另一端用于插设在密封槽111内的第二密封组件12,第一密封组件11形成供托杯21与称重模块23连接的连通通道114。该第一密封组件11环绕通孔220设置在壳体22上,实现将通孔220的边缘密封,而且第一密封组件11包括用于容纳密封液的密封槽111。从而,在进行托杯21的安装时,托杯21上用于与称重模块23连接的部分经由连通通道114而实现与称重模块23连接,由于第二密封组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杯21,因而另一端便插入到密封槽111内,而在密封槽111内盛装有密封液。这样,在第二密封组件12插入到密封槽111内后,密封液便会将第一密封组件11和第二密封组件12之间的缝隙密封,进而达到将通孔220密封的效果,使电解液无法由通孔220而进入到壳体22内部,确保了壳体22内称重模块23的质量。

    上述中,设置在密封槽111内的密封液可以是煤油或硅油等,阻力小且能够有效隔绝空气,实现了在不影响称重质量的传递下,能够可靠密封。同时,可以理解地,在其它设计中,还可采用在壳体22上设置有多个密封环,形成多个密封槽111,并对应设置多个密封筒,从而通过多个密封槽111和密封筒的配合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密封组件11包括环绕通孔220设置的第一密封环112和环绕第一密封环112设置的第二密封环113,密封槽111形成在第一密封环112和第二密封环113之间,而第二密封组件12包括密封筒121,密封筒121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杯21的底部,相对的另一端插设在密封槽111内。即,通过在壳体22上设置两个同圆心的密封环,并使第一密封环112和第二密封环113间隔设置而形成密封槽111,连通通道114形成在第一密封环112内部。具体设置时,将密封筒121设置的形状与密封槽111的形状保持匹配,同时,确保能够活动插入到密封槽111内。这样,通过在密封槽111内加入密封液,在密封筒121插入到密封槽111内后,密封液将密封筒121插入的一端淹没浸泡,从而起到了隔绝空气,达到密封的效果。第一密封组件11和第二密封组件12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性好,能够有效实现将通孔220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密封结构1还包括用于向密封槽111内注入密封液的注液孔13和用于供密封液流出的泄液孔14,注液孔13和泄液孔14均设置在第二密封环113的侧壁上。这样,通过注液孔13实现了向密封槽111内加热密封液,操作方便性好。而泄液孔14能够确保密封槽111内所加入的密封液的液位高度,避免加入的密封油过多而造成溢流的问题出现。

    优选地,将注液孔13设置的位置高于泄液孔14设置的位置。这样,能够确保密封槽111内始终具有合适高度的密封液,实现有效密封的作用。避免出现密封液的液位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密封结构1,通过采用在壳体22上环绕通孔220设置有第一密封环112和第二密封环113,而第一密封环112和第二密封环113之间形成有密封槽111,同时在托杯21上对应设置有一端插入到密封槽111内的密封筒121。这样,通过在密封槽111内设置有密封液,并将密封筒121的一端插入到密封槽111内,便实现通孔220与托杯21之间的有效密封,同时还实现了托杯21上的待称量工件的质量能够精准传递至称重模块23上。密封结构1设计巧妙性好,实现了通孔220处可靠密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具有安装空腔221的壳体22、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21和用于称量待称量工件质量的称重模块23,称重模块23设置在安装空腔221内,壳体22上开设有供托杯21与称重模块23连接的通孔220,并在托杯21和壳体22之间设置有上述的密封结构1。该密封结构1环绕通孔220设置,从而能够将通孔220实现可靠密封,避免外界的杂物由通孔220进入人到壳体22内将内部的零部件损坏。确保了称重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在具体使用中,待称量工件放置在托杯21上,然后将待称量工件的质量传递到称重模块23上,最后通过称重模块23来对待称量工件的具体质量进行称量,并可通过电连接相应的显示部件来实时显示称量后的质量。称重装置为电子称量工件的质量,因而,该称重模块23可以是称重传感器,灵敏性好,称量精度高。

    在设置时,可以是将托杯21直接与称重模块23连接,而在本发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称重装置还包括安传导件25,安传导件25活动穿设在连通通道114内,安传导件25的一端与托杯21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称重模块23连接。这样设置,该安传导件25位于托杯21和称重模块23之间,通过安传导件25来将托杯21和称重模块23相互连接,实现将放置在托杯21上的待称量工件的质量精准传递到称重模块23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托杯21朝向安传导件25的一面上开设有凹槽211,安传导件25插设在凹槽211内。即在托杯21用于与安传导件25相贴合的面上设置有凹槽211,在将托杯21与安传导件25相互装配后,安传导件25的顶端便插设在该凹槽211内,提升两者间装配位置的稳定性。在具体设置当中,可将凹槽211的水平横截面的形状设置成与安传导件25用于插入到该凹槽211内部分的水平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

    为了提高安传导件25与称重模块23之间连接位置的稳定性,还采用在传导件25与称重模块23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在安装时,将称重模块23对应插设在固定槽内。这样,称重模块23的位置固定后,在固定槽能够限定位置的作用下,能够限定安传导件25在垂直于称重模块23长度方向上往复摆动,确保安传导件25安装的位置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在称量时,确保将待称量工件放置在托杯21上的稳定性,采用在托杯21上开设有容纳腔212,待称量工件放置在容纳腔212内。这样,容纳腔212能够对待称量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待称量工件放置后位置发生变动,确保称量操作稳定、可靠。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托杯21上还开设有开口槽213,该开口槽213与容纳腔212连通,并且最低端与容纳腔212的底部平齐或者略低于容纳腔212的底部。这样,在容纳腔212内进入有杂物(如洒落的电解液或灰尘等)时,使杂物能够从开口槽213内清除出,提高托杯21清洁的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结构,设置在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与安装有称重模块的壳体之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绕所述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容纳密封液的密封槽;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杯,另一端用于插设在所述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形成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连通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环绕所述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和环绕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的第二密封环,所述密封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筒,所述密封筒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托杯的底部,相对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密封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密封槽内注入密封液的注液孔和用于供所述密封液流出的泄液孔,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泄液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泄液孔设置的位置。

    6.一种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安装空腔的壳体、用于承载待称量工件的托杯和用于称量所述待称量工件质量的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托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所述托杯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传导件,所述传导件活动穿设在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传导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杯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模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杯朝向所述传导件的一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传导件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与所述称重模块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称重模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杯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待称量工件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称重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称重装置。上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托杯与壳体之间,壳体上开设有供托杯与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密封结构包括环绕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槽;密封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杯,另一端用于插设在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形成供托杯与称重模块连接的连通通道。上述称重装置包括具有安装空腔的壳体、托杯和称重模块,称重模块设置在安装空腔内,壳体上开设有供托杯与称重模块连接的通孔,托杯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上述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结构的设置,实现通孔与托杯之间的有效密封,提升了称重装置称量的准确性和使用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何司宇;何仁雄;谌荥荣;张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瑞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11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