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外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电子产品,手机贴膜也成为人们在使用手机使不可或缺的选择,手机贴膜可以起到保护手机屏幕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手机贴膜多存在如下不足:
1、手机贴膜表面使用久了不干净,影响视线。
2、现有的手机贴膜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手机屏幕的作用,但保护效果并不理想,手机从高空摔下,贴膜并无法避免屏幕碎裂。
3、现有的手机贴膜不具有护眼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离型膜层、第一粘合层、基材层、第一胶粘层、滤光层、第二胶粘层、缓冲层、钢化玻璃层、第二粘合层以及保护层,其中,
离型膜层、第二粘合层以及保护层在粘贴于移动终端时从保护膜中取下,并且,该保护膜粘贴于移动终端时,第一粘合层直接与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粘结。
其中,保护层的表面呈不规则的摩擦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离型膜层之间的粘合力,所述第二粘合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钢化玻璃层之间的粘合力。
其中,所述缓冲层与第二胶粘层的表面为结构相配合的不规则摩擦表面,所述缓冲层的材质选自聚碳酸酯pc塑料。
其中,所述滤光层的材质选自pvc塑料。
其中,所述第一胶粘层的材质选自光学胶或有机硅压敏胶。
其中,所述钢化玻璃层的硬度高于基材层的硬度,所述第二胶粘层的硬度大于第一胶粘层的硬度。
其中,所述基材层的材质选自pet、pen、pp或pe。
其中,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选自硅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强度高,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眼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其中之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离型膜层、20-第一粘合层、30-基材层、40-第一胶粘层、50-滤光层、60-第二胶粘层、70-缓冲层、80-钢化玻璃层、90-第二粘合层、100-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两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以粘贴于移动终端的一面向下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离型膜层10、第一粘合层20、基材层30、第一胶粘层40、滤光层50、第二胶粘层60、缓冲层70、钢化玻璃层80、第二粘合层90以及保护层100。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20与基材层30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离型膜层10之间的粘合力,在将保护膜粘贴于移动终端表面时,直接将离型膜层10撕下,使第一粘合层20与移动终端表面黏贴即可。离型膜层10的材质较佳选自硅油,以方便从保护膜上剥离。
另外,第二粘合层90以及保护层100在粘贴于移动终端时也从保护膜中取下,保护层100的表面呈不规则的摩擦表面,具体的,保护层100的上表面呈不规则的摩擦表面,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在保护膜运输及销售的整个环节,对保护膜本体的结构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由于保护层100及第二粘合层90的存在,保护膜未进行正式的使用状态时,钢化玻璃层80在保护层100及第二粘合层90的保护作用下,可免受外界机械力的冲击及光、热及湿度等的环境影响,保护层100较佳可设置为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泡棉材质,例如聚氨酯泡棉、cr泡棉或珍珠棉等,本实用新型不加以限制,由于泡棉特殊的材质特点,为了一方面保证保护层100能够在第二粘合层90的作用下与钢化玻璃层80稳定结合,另一方面也为了保证保护膜在使用的时候,保护层100及第二粘合层90能够顺利从钢化玻璃层80上撕下,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粘合层90较佳选自液体胶,此为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对比实验验证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粘合层90与保护层100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钢化玻璃层80之间的粘合力,以方便在黏贴保护膜时将第二粘合层90和保护层从整个保护膜中剥离,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中,钢化玻璃层80的材质可选自任何已有的透明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且不易碎的特点,钢化玻璃层80设置于整个保护膜的最上层,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使移动终端屏幕具有抗摔的优点,并且,钢化玻璃层80特殊的机械柔韧性同时赋予了整个保护膜防指纹的优点,从而使得保护膜表面光滑,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清洁,不会影响视线。
缓冲层70设置于钢化玻璃层80下层,缓冲层70较佳选自聚碳酸酯pc塑料,缓冲层70与钢化玻璃层80相邻,能够环节钢化玻璃层80受到的机械力冲击,进一步增加钢化玻璃层80的防裂性能。缓冲层70的设置,能够将钢化玻璃层80的防裂性能提高至至少80%以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人为的破坏行为,移动终端基本上不会存在屏幕被摔碎的情况。
缓冲层70与第二胶粘层60的表面呈现结构相配合的表面,具体的,可如图1所示,缓冲层70和第二胶粘层60相配合的两个表面上,一个表面呈现多个三角形凸起,另一个表面呈现多个三角形凹槽,凸起和凹槽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呈规则状,也可如图2所示,呈不规则随机形状;如此,可增加缓冲层70与第二胶粘层60之间的结合强度,当然,也可以将相应的凹槽和凸起设置为其它任意形状,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欲实现的技术效果即可。
滤光层50和第二胶粘层40依次设置于第二胶粘层60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考虑到现有的移动终端发出的电子光对人眼睛的损伤较大,因此考虑在保护膜中增加一种能够滤除相应有害光以最大限度保护眼睛的结构,由于经过多组实验后,选择了由pvc塑料制成的滤光膜以及由光学胶或有机硅压敏胶制成的第二胶粘层相配合的结构,经实验验证,pvc塑料及光学胶或有机硅压敏胶的配合,能够过滤掉手机发出的蓝光、紫外光及红外光,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对光线过滤的效果对人体造成的视觉效应也会存在不同,在自然光使用环境下,滤光层50及第二胶粘层40会将过滤后的光线正常显示,在白炽灯等使用环境下,滤光层50及第二胶粘层40过滤后的光线会显得稍微柔和。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另外考虑到整个保护膜的结构稳定性及最佳光线过滤效果,将滤光层50及第二胶粘层40设计在最靠近基材层30的靠下侧方向。
最后,为了提高整个保护膜的热压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选择材质时,较佳选择钢化玻璃层80的硬度大于基材层30的硬度,并且,第二胶粘层90的材质也大于第一胶粘层40的材质,一方面,使得保护膜在热压成型的过程中不易变形,从而提高成品合格率;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基材层30的反弹能力,从而增加成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材层30的材质选自pet、pen、pp或pe。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保护层及第二粘合层,可在运输过程中对整个保护膜尤其是钢化玻璃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钢化玻璃层免受外界机械力的冲击及光、热或湿度等的环境影响。
2、通过设置缓冲层,可进一步保护钢化玻璃层,避免钢化玻璃层破裂。
3、通过缓冲层和第二胶粘层不规则配合表面的设置,增加了结合强度。
4、通过滤光层和第二胶粘层的设置及材质选择,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眼睛。
5、通过钢化玻璃层和基材层,以及第二胶粘层和第一胶粘层相对硬度的设置,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离型膜层、第一粘合层、基材层、第一胶粘层、滤光层、第二胶粘层、缓冲层、钢化玻璃层、第二粘合层以及保护层,其中,
离型膜层、第二粘合层以及保护层在粘贴于移动终端时从保护膜中取下,并且,该保护膜粘贴于移动终端时,第一粘合层直接与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粘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保护层的表面呈不规则的摩擦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与基材层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离型膜层之间的粘合力,所述第二粘合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粘合力大于与钢化玻璃层之间的粘合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第二胶粘层的表面为结构相配合的不规则摩擦表面,所述缓冲层的材质选自聚碳酸酯pc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层的材质选自pvc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材质选自光学胶或有机硅压敏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层的硬度高于基材层的硬度,所述第二胶粘层的硬度大于第一胶粘层的硬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质选自pet、pen、pp或pe。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选自硅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