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手磨机。
背景技术:
手磨机(也叫角磨机)是一种用于切割、研磨和刷磨金属和石材的手提式电动工具。见图5,一般的手磨机包括壳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磨片2’,盖于磨片后部的防护罩3’,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磨片转动的电机(图中没画),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4’,设置在壳体前部一侧的助力手柄5’,以及连接在壳体后端的电源线6’和插头7’。
这种手磨机在使用时需要用一只手握住壳体1’的后部,另一只手握住助力手柄5’,因此在使用时握住壳体1’的后部的手的手腕通常需要长时间弯曲。而由于磨片2’与壳体1’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对于工件上不同朝向的加工面需要手腕弯曲不同的角度,有些加工面需要手腕弯曲较大角度,容易导致劳累甚至筋骨劳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手磨机,可降低操作者手腕的劳累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手磨机,包括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磨片,盖于磨片后部的防护罩,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磨片转动的电机,设置在壳体上的总开关,设置在壳体前部一侧的助力手柄,以及连接在壳体后端的电源线和插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后部上侧的把手,该把手与壳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把手包括前端与壳体枢轴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把手主体;壳体后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底座为与壳体后部相适配的、由横板和两块侧板组成的u型底座;每个侧板的后部开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这些位置调节孔沿底座的枢接轴的周向均匀排布;壳体后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置有一个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穿过其中一个位置调节孔。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侧板的后部下侧设置有延长部,该延长部中也设置有多个位置调节孔。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述调节螺丝的端部设置有施力耳片。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助力手柄可拆卸。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助力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对应插孔,连接轴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卡槽,插孔中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形的卡条,该卡条可上下移动;所述连接轴插接在插孔中,且所述卡条卡入环形卡槽中。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连接轴为铁质连接轴,所述卡条为永磁体,卡条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拔杆,该拔杆的上部从壳体上端穿出。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拔杆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的底部与壳体顶部相抵。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照明led灯,壳体上设置有对应的照明开关。
所述的高效手磨机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手磨机中,在壳体后部上侧设置把手,且把手与壳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对于不同朝向的加工面,可对应地调节该夹角大小,以减小手腕的弯曲角度,从而可降低操作者手腕的劳累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手磨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手磨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手磨机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手磨机中,助力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手磨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方便描述,本文中,前是指磨片所在的一侧,后与前反向。
见图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手磨机,包括壳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磨片2,盖于磨片后部的防护罩3,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磨片转动的电机(图中没画),设置在壳体上的总开关4,设置在壳体前部一侧的助力手柄5,以及连接在壳体后端的电源线6和插头7;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1后部上侧的把手8,该把手与壳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
通常地,在使用时,一只手握住助力手柄5,另一只手握住把手8,对于不同朝向的加工面,可对应地调节把手与壳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以减小手腕的弯曲角度,从而可降低操作者手腕的劳累程度,避免操作者由于长时间使用该手磨机而导致筋骨劳损,从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把手8包括前端与壳体1枢轴连接的底座8.1,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把手主体8.2;壳体1后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底座8.1为与壳体后部相适配的、由横板8.1a和两块侧板8.2b组成的u型底座;每个侧板8.1b的后部开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8.1c,这些位置调节孔沿底座的枢接轴90的周向均匀排布(即所有位置调节孔8.1c在同一圆周上,且该圆周的圆心与枢接轴90的中心重合);壳体1后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置有一个调节螺丝8.3,该调节螺丝8.3穿过其中一个位置调节孔8.1c。
进行把手8的角度调节时,先拧出调节螺丝8.3,调节回到适当位置后,把调节螺丝8.3穿过对应的位置调节孔8.1c后拧入螺纹孔中,即完成调节,方便快捷,连接可靠;而且由于底座8.1为u型底座,其结构强度较大,能够承受把手主体8.2传来的力而不变形。
优选的,见图3,所述侧板8.1b的后部下侧设置有延长部8.1d,该延长部中也设置有多个位置调节孔8.1c。通过设置延长部并在延长部设置位置调节孔8.1c,可提高把手8的角度调节范围。
为了方便操作,可在调节螺丝8.3的端部设置施力耳片,如图3所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手柄5可拆卸,在一些使用场合,由于空间有限,助力手柄的存在会阻碍使用,此时可拆下助力手柄。
进一步的,见图1、4,所述助力手柄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5.1,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对应插孔1.1,连接轴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卡槽5.2,插孔1.1中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形的卡条5.3,该卡条可上下移动;所述连接轴5.1插接在插孔1.1中,且所述卡条5.3卡入环形卡槽5.2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5.1为铁质连接轴,所述卡条5.3为永磁体,卡条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拔杆5.4,该拔杆的上部从壳1上端穿出。进行助力手柄5的接时,先通过拔杆5.4把卡条5.3上移,然后把连接轴5.1插入插孔1.1中,最后放开拔杆,卡条5.3会在磁力作用下进入环形卡槽5.2把连接轴卡住无法脱出;拆卸时,通过拔杆5.4把卡条5.3上移,再拔出连接轴5.1即可;该连接结构装拆方便快捷,且连接可靠。
较优的,见图4,所述拔杆5.4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凸起5.4a,以便对拔杆施力提起卡条5.3;防滑凸起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5.4b,该限位凸起5.4b的底部与壳体1顶部相抵,以避免拆除助力手柄5后拔杆5.4全部进入壳体内。
一些实施例中,见图2,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照明led灯9,壳体1上设置有对应的照明开关9.1,以便在阴暗处能够清晰地观察加工情况。
此外,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孔1.2,以便散热。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高效手磨机,包括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磨片,盖于磨片后部的防护罩,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磨片转动的电机,设置在壳体上的总开关,设置在壳体前部一侧的助力手柄,以及连接在壳体后端的电源线和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后部上侧的把手,该把手与壳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前端与壳体枢轴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把手主体;壳体后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底座为与壳体后部相适配的、由横板和两块侧板组成的u型底座;每个侧板的后部开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这些位置调节孔沿底座的枢接轴的周向均匀排布;壳体后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置有一个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穿过其中一个位置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后部下侧设置有延长部,该延长部中也设置有多个位置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丝的端部设置有施力耳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手柄可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对应插孔,连接轴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卡槽,插孔中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形的卡条,该卡条可上下移动;所述连接轴插接在插孔中,且所述卡条卡入环形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铁质连接轴,所述卡条为永磁体,卡条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拔杆,该拔杆的上部从壳体上端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的底部与壳体顶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照明led灯,壳体上设置有对应的照明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手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