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2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量仪器领域,涉及温度计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



    背景技术:

    双金属温度计把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组合在一起,一端固定,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热膨胀不同,带动指针偏转以指示温度,但存在温感元件易损坏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表盘旋转式双金属温度计[申请号:201910114154.6],包括表壳、温度显示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表壳上具有容纳腔;温度显示机构包括支撑轴、连接件和转盘,支撑轴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安装在表壳上,转盘安装在支撑轴上,并位于容纳腔内,转盘的侧面设有标记;表壳设有连通容纳腔与其外部空间的观察口,观察口用以观察标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外护管、双金属感应元件和转轴,外护管设置于表壳下方,转轴安装在支撑轴上,转轴通过双金属感应元件与外护管连接。优选地,连接件为轴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造和安装,且有效节约了温度读取时所需要的显示面积。

    上述方案在存放时由于外形原因无法稳定放置,容易出现碰撞,造成温感元件损坏,影响设备精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在温度计底端设置圆弧状底座,使温度计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温度计竖直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包括测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内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管下侧设有稳定机构,所述测量管中间设有固定所述稳定机构的固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上端设于所述固定机构内,所述测量管顶端设有能够改变角度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设有表盘,所述表盘内设有指针。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稳定机构,使温度计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温度计竖直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中,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双金属温感元件,所述测量管下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双金属温感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底端,所述双金属温感元件上端设有第一转轴。

    在上述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中,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圆弧状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测量管底端,所述凹槽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板,所述支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板另一端设有圆环。

    在上述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于所述测量导管外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测量管中间,所述圆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两侧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空腔内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空腔内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块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块上端与所述圆环下端贴合,所述固定块另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空腔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移动板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空腔外端并设有压板,所述空腔内底端设有斜坡。

    在上述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内设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罩体内并设有第一旋转架,所述第一旋转架两端各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旋转架一侧设有万向块,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限位销与所述万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万向块另一侧设有第二旋转架,所述第二旋转架两端各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限位销与所述万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架内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罩体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表盘下端,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延伸至所述表盘内并与所述指针相连。

    在上述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中,所述测量管中间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下端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端设有螺纹。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机构通过将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组合在一起成为双金属温感元件,下端固定在第一空腔底端,当测量管下端的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热膨胀不同,带动指针偏转以指示温度,使用方便,可以快速测得温度,测量范围大。

    2.本实用新型中的稳定机构使温度计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温度计竖直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机构可以简单有效地固定稳定机构在测量管上的位置,在测量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稳定机构固定在测量管上,降低本实用新型的重心,并使测量管保持平衡,防止侧翻,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在测量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拆卸稳定机构,便于使用人员测量温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机构可以稳定准确地将测量机构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旋转传递至指针处,同时第二罩体可在第一罩体内旋转一定角度,使得表盘偏转后仍可以接收温度变化引起的旋转,便于使用人员观察表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b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测量管;2、表盘;3、指针;4、第一空腔;5、螺纹柱;6、凸台;7、第一开口;10、测量机构;11、双金属温感元件;12、第一转轴;20、稳定机构;21、底座;22、凹槽;23、支板;24、加强筋;25、圆环;30、固定机构;31、固定槽;32、空腔;33、固定块;34、弹簧;35、通槽;36、移动板;37、第二开口;38、压板;39、斜坡;40、传动机构;41、第一罩体;42、第二罩体;43、第一旋转架;44、第一支架;45、万向块;46、第一限位销;47、第二旋转架;48、第二支架;49、第二限位销;50、第二转轴;5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包括测量管1,测量管1内设有测量机构10,测量管1下侧设有稳定机构20,测量管1中间设有固定稳定机构20的固定机构30,稳定机构20上端设于固定机构30内,测量管1顶端设有能够改变角度的传动机构40,传动机构40上端设有表盘2,表盘2内设有指针3,测量管1中间设有凸台6,凸台6下端设有螺纹柱5。

    如图1和图2所示,测量机构10包括双金属温感元件11,测量管1下端设有第一空腔4,双金属温感元件11设于第一空腔4底端,双金属温感元件11上端设有第一转轴12。测量机构10通过将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组合在一起成为双金属温感元件11,下端固定在第一空腔4底端,当测量管1下端的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热膨胀不同,带动指针3偏转以指示温度,使用方便,可以快速测得温度,测量范围大。

    稳定机构20包括圆弧状的底座21,底座21上端设有凹槽22,凹槽22设于测量管1底端,凹槽22外端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板23,支板23与底座21之间设有加强筋24,支板23上端设有圆环25。稳定机构20使温度计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温度计竖直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固定机构30包括固定槽31,固定槽31设于测量管1中间,圆环25设于固定槽31内,固定槽31两侧各设有空腔32,空腔32内设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与空腔32内内壁之间设有弹簧34,空腔32内端设有第一开口7,固定块33内端通过第一开口7延伸至固定槽31内,固定块33上端与圆环25下端贴合,固定块33外端设有通槽35,通槽35内设有移动板36,空腔32上端设有第二开口37,移动板36上端通过第二开口37延伸至空腔32外端并设有压板38,空腔32内底端设有斜坡39。固定机构30可以简单有效地固定稳定机构20在测量管1上的位置,在测量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稳定机构20固定在测量管1上,降低本实用新型的重心,并使测量管1保持平衡,防止侧翻,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在测量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拆卸稳定机构20,便于使用人员测量温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罩体41,第一罩体41内设有第二罩体42,第一转轴12上端延伸至第一罩体41内并设有第一旋转架43,第一旋转架43通过过盈配合与第一转轴12同步旋转,第一旋转架43两端各设有第一支架44,第一旋转架43上侧设有万向块45,第一支架44通过第一限位销46与万向块45可转动连接,万向块45上侧设有第二旋转架47,第二旋转架47两端各设有第二支架48,第二支架48通过第二限位销49与万向块45可转动连接,第二旋转架47内连接有第二转轴50,第二转轴50通过过盈配合与第二旋转架47同步旋转,第二罩体42上端设有连接柱51,连接柱51设于表盘2下端,第二转轴50上端延伸至表盘2内并与指针3相连,指针3通过过盈配合与第二转轴50同步旋转。传动机构可以稳定准确地将测量机构10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旋转传递至指针3处,同时第二罩体42可在第一罩体41内旋转一定角度,使得表盘2偏转后仍可以接收温度变化引起的旋转,便于使用人员观察表盘2,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当测量管道等狭小空间内物体的温度时,下压压板38,压板38下端与斜坡39贴合并随斜坡39向外侧移动,压板38带动固定块33同时向外侧移动,固定块33前端移至空腔32内部,固定块33上端与圆环25下端脱离,取下底座21,将测量管1下端深入测量管道内,并通过螺纹柱5或凸台6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测量管道上,双金属温感元件11感应温度变化后带动第一转轴12旋转,第一转轴12带动第一旋转架43旋转,第一旋转架43通过万向块45带动第二旋转架47旋转,第二旋转架47驱使第二转轴50带动指针3偏转,即可测得管道内物体的温度,当测量空间较大时,推动底座21使圆环25移至固定槽31底端,固定块33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移至圆环25下端,固定底座21位置,使本实用新型重心下移,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测量管、凸台、螺纹柱、表盘、凹槽、支板通槽、移动板、压板、万向块、连接柱、斜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包括测量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内设有测量机构(10),所述测量管(1)下侧设有稳定机构(20),所述测量管(1)中间设有固定所述稳定机构(20)的固定机构(30),所述稳定机构(20)上端设于所述固定机构(30)内,所述测量管(1)顶端设有能够改变角度的传动机构(40),所述传动机构(40)另一端设有表盘(2),所述表盘(2)内设有指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10)包括双金属温感元件(11),所述测量管(1)下端设有第一空腔(4),所述双金属温感元件(11)设于所述第一空腔(4)底端,所述双金属温感元件(11)上端设有第一转轴(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20)包括圆弧状的底座(21),所述底座(21)上端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设于所述测量管(1)底端,所述凹槽(22)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板(23),所述支板(23)与所述底座(21)之间设有加强筋(24),所述支板(23)另一端设有圆环(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0)包括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设于所述测量管(1)中间,所述圆环(25)设于所述固定槽(31)内,所述固定槽(31)两侧各设有空腔(32),所述空腔(32)内设有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与所述空腔(32)内内壁之间设有弹簧(34),所述空腔(32)内端设有第一开口(7),所述固定块(33)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7)延伸至所述固定槽(31)内,所述固定块(33)上端与所述圆环(25)下端贴合,所述固定块(33)另一端设有通槽(35),所述通槽(35)内设有移动板(36),所述空腔(32)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37),所述移动板(36)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37)延伸至所述空腔(32)外端并设有压板(38),所述空腔(32)内底端设有斜坡(3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罩体(41),所述第一罩体(41)内设有第二罩体(42),所述第一转轴(12)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罩体(41)内并设有第一旋转架(43),所述第一旋转架(43)两端各设有第一支架(44),所述第一旋转架(43)一侧设有万向块(45),所述第一支架(44)通过第一限位销(46)与所述万向块(45)可转动连接,所述万向块(45)另一侧设有第二旋转架(47),所述第二旋转架(47)两端各设有第二支架(48),所述第二支架(48)通过第二限位销(49)与所述万向块(45)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架(47)内连接有第二转轴(50),所述第二罩体(42)一端设有连接柱(51),所述连接柱(51)设于所述表盘(2)下端,所述第二转轴(50)上端延伸至所述表盘(2)内并与所述指针(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中间设有凸台(6),所述凸台(6)下端设有螺纹柱(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弧状底座的温度计,其包括测量管,其特征在于:测量管内设有测量机构,测量管下侧设有稳定机构,测量管中间设有固定稳定机构的固定机构,稳定机构上端设于固定机构内,测量管顶端设有能够改变角度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另一端设有表盘,表盘内设有指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温度计底端设置圆弧状底座,使温度计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温度计竖直放置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东;夏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林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9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