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1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偶和热电阻都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热电偶是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在蒸发站的温度测量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下水管由于安装位置的局限,从而导致水流落差大,容易将热电偶冲击弯曲或折断,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下水管由于安装位置的局限,从而导致水流落差大,容易将热电偶冲击弯曲或折断,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法兰接管,所述法兰接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筒,所述热电偶位于防护筒内设置,所述防护筒内设有套筒,且套筒与热电偶活动套接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密封轴承,所述防护筒的内壁对称有两个与密封轴承相匹配的环形槽,两个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防护筒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均与两个密封轴承之间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进水孔,所述防护筒内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机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环形冠齿轮、齿轮、转杆和螺旋叶,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防护筒的内壁并向外延伸,且转杆通过轴承与防护筒转动连接设置,所述转杆的底部与齿轮固定套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于环形冠齿轮固定连接,且环形冠齿轮与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转杆的顶部与螺旋叶固定套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凹槽,且多个凹槽均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设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靠近螺旋叶一侧设置,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与防护筒的内壁相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护筒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且两个挡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螺旋叶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通过设有的防护筒、套筒和密封轴承,能够对热电偶起到防护效果,防止水流的冲击力造成热电偶的损坏,便于人们的使用。

    2、该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通过设有的螺旋叶、转杆、齿轮和环形冠齿轮,能够驱动套筒转动,进而使进水孔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水流的进入,对温度进行测量。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水流的冲击力造成热电偶的损坏,并保证对温度进行稳定可靠地测量,便于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热电偶、2法兰接管、3防护筒、4套筒、5密封轴承、6进水孔、7环形冠齿轮、8齿轮、9转杆、10螺旋叶、11凹槽、12导流板、13密封垫圈、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包括热电偶1和法兰接管2,通过法兰接管2能够对热电偶1固定在物件上,法兰接管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筒3,热电偶1位于防护筒3内设置,防护筒3内设有套筒4,且套筒4与热电偶1活动套接设置,套筒4的外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密封轴承5,防护筒3的内壁对称有两个与密封轴承5相匹配的环形槽,两个密封轴承5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防护筒3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均与两个密封轴承5之间设置,套筒4的外壁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进水孔6,防护筒3内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机构。

    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环形冠齿轮7、齿轮8、转杆9和螺旋叶10,螺旋叶10在水流的冲击下能够转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叙述,转杆9的一端贯穿防护筒3的内壁并向外延伸,且转杆9通过轴承与防护筒3转动连接设置,转杆9的底部与齿轮8固定套接,套筒4的一端于环形冠齿轮7固定连接,且环形冠齿轮7与齿轮8呈啮合设置,转杆9的顶部与螺旋叶10固定套接设置。

    套筒4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凹槽11,且多个凹槽11均呈倾斜设置,能够使水流的冲击力辅助套筒4旋转。

    其中一个通孔内设有导流板12,且导流板12靠近螺旋叶10一侧设置,导流板12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能够对水流进行引导,能够便于水流流入至套筒4内。

    套筒4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垫圈13,且密封垫圈13与防护筒3的内壁相接触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套筒4余防护筒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进入至防护筒3内。

    防护筒3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14,且两个挡板14的位置分别与两个螺旋叶10的位置相对应设置,能够对水流的位置进行阻挡。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防护筒3,能够对热电偶1进行保护,防止水流的冲击力造成热电偶1的损坏,再通过设有的螺旋叶10,在水流进行冲击时能够对带动螺旋叶10旋转,进而带动转杆9旋转,再通过设有的齿轮8,转杆9旋转带动齿轮8旋转,由于齿轮8与环形冠齿轮7呈啮合设置,从而使齿轮8旋转能够带动环形冠齿轮7转动,进而使套筒4旋转,当套筒4上的进水孔6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时,能够使水流通过通孔和进水孔6进入至套筒4内,保证对温度的稳定测量,便于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包括热电偶(1)和法兰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接管(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筒(3),所述热电偶(1)位于防护筒(3)内设置,所述防护筒(3)内设有套筒(4),且套筒(4)与热电偶(1)活动套接设置,所述套筒(4)的外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密封轴承(5),所述防护筒(3)的内壁对称有两个与密封轴承(5)相匹配的环形槽,两个所述密封轴承(5)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防护筒(3)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均与两个密封轴承(5)之间设置,所述套筒(4)的外壁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进水孔(6),所述防护筒(3)内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环形冠齿轮(7)、齿轮(8)、转杆(9)和螺旋叶(10),所述转杆(9)的一端贯穿防护筒(3)的内壁并向外延伸,且转杆(9)通过轴承与防护筒(3)转动连接设置,所述转杆(9)的底部与齿轮(8)固定套接,所述套筒(4)的一端于环形冠齿轮(7)固定连接,且环形冠齿轮(7)与齿轮(8)呈啮合设置,所述转杆(9)的顶部与螺旋叶(10)固定套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凹槽(11),且多个凹槽(11)均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设有导流板(12),且导流板(12)靠近螺旋叶(10)一侧设置,所述导流板(12)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垫圈(13),且密封垫圈(13)与防护筒(3)的内壁相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3)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14),且两个挡板(14)的位置分别与两个螺旋叶(10)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电偶或热电阻耐冲击保护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法兰接管,法兰接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筒,热电偶位于防护筒内设置,防护筒内设有套筒,且套筒与热电偶活动套接设置,套筒的外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密封轴承,防护筒的内壁对称有两个与密封轴承相匹配的环形槽,两个密封轴承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防护筒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均与两个密封轴承之间设置,套筒的外壁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进水孔,防护筒内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水流的冲击力造成热电偶的损坏,并保证对温度进行稳定可靠地测量,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马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雄斯传感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9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