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区块的种植行业为了防治病虫害,农业生产者必须经常使用各种类型的农药,虽然我国对农药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由于残留农药超标现象不易被人识别,超标现象比较普遍。果蔬上残留农药被人食用后,很容易在体内累积,当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慢性中毒,因此必须用一些方法把残留农药去除。选择有效的方法去除残留果蔬上的农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为cn10389788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果蔬净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其成分组成按重量加入反应釜中,然后搅拌、静止、冷却等步骤循环进行两次进行生产洗涤剂。申请号为cn10588613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物酵素餐具果蔬净,其制备过程为:首先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加入锅内,然后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反应物质,反应一定时间后,继续加入后续反应物质,直至10种反应物质全部加入后,彻底反应15分钟。授权公告号为cn206986135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碱卤制备纯碱后母液生产果蔬净的装置,首先都有加热和蒸发等耗热的反应过程。

    以上前两个专利制备果蔬净的工艺流程属于间歇反应,并伴有加热、搅拌等过程,存在工艺制备过程繁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第三个专利的属于间接制备,伴有加热、蒸发等耗能的过程。以上专利使成本大幅增加,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此,研究人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原料易于取得、耗能少、反应连续,工艺简单,还能够保证质量稳定性的制备果蔬清洗液的新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天然绿色资源,减少了热能的浪费,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避免了碱性物料对土壤及其水源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包括卤水泵、一级卤水桶、碳化合成器、完成液储存桶、二级过滤设备和过滤器,所述卤水泵的进液口与天然碱湖卤水池相连,出液口通过初级过滤器与所述一级卤水桶连通,所述一级卤水桶通过一级卤水泵与所述碳化合成器的上部进液口连通;所述碳化合成器的底部进口与液体二氧化碳储槽连通,下部与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出液口与所述二级过滤设备连通,所述二级过滤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过滤器连通,过滤完成后所述过滤器与自动化果蔬清洗液灌装设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卤水泵的出液口通过流量控制阀与所述初级过滤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过滤器为粗滤的筛板式过滤器,其中过滤筛板由固定框和不锈钢钢丝网组成;所述初级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泥浆泵连接的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卤水桶中部设置有导流筒,卤水从所述导流筒的中部进入后再由导流筒外围流入至卤水桶中;所述一级卤水桶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碳化合成器包括塔体、除沫器、筛板、菌帽和冷却夹套,从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塔体内的所述除沫器、筛板和菌帽的设置层数分别为三层、四层和五层,所述冷却夹套包裹在所述塔体的下部三分之一处,且所述冷却夹套内部配有用于对夹套内水冷却的螺旋攀升的液体二氧化碳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完成液储存桶与所述一级卤水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设备为通过二级卤水泵与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出液口连接的微孔过滤器,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外壳为不锈钢材质,过滤器主体为聚丙烯桶状滤芯,内底部设置陶瓷滤芯,液体从聚丙烯桶状滤芯外壁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进入聚丙烯桶状滤芯内部并经过所述陶瓷滤芯过滤后从下部出液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由圆柱形筒体和椎体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分设两层过滤材料,两层过滤材料分别为锰砂和石英砂,底部的椎体为果蔬清洗液的接转空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利用天然碱湖卤水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投资少、工艺路线和设备构造简单,常温下就地取材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天然碱湖卤水资源,能耗小,不需要加热溶解各类制取果蔬清洗液的碱性物料,使天然绿色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和对环保产生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得以大幅下降,避免了碱性物料对土壤及其水源的污染和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碳化合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卤水泵;2流量控制阀;3初级过滤器;4一级卤水桶;41导流筒;5一级卤水泵;6碳化合成器;61除沫器;62筛板;63菌帽;64冷却夹套;7液体二氧化碳储槽;8完成液储存桶;9二级卤水泵;10微孔过滤器;101滤芯;102出水滤芯;11过滤器;12果蔬清洗液灌装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天然绿色资源,减少了热能的浪费,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避免了碱性物料对土壤及其水源的污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化合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微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配备卤水泵1,卤水泵1的进液口天然碱湖卤水池相连,其出液口通过流量控制阀2和初级过滤器3与一级卤水桶4连通,该一级卤水桶4出口通过一级卤水泵5与卤水的碳化合成器6的上部进液口连通。

    初级过滤器3即粗滤的筛板式过滤器;粗滤的筛板式过滤器的核心部位是过滤器筛板,过滤器筛板由过滤器固定框和不锈钢钢丝网组成。卤水经过筛板过滤器,过滤后的卤水进入一级卤水桶4的中部导流筒41,一级卤水桶4中部导流筒41有防止静置液面扰动的功能,导流筒41置于卤水桶中间,卤水先进入导流筒41后上翻至液面,沉淀物向下沉淀,清液向上涌动,起到二次澄清的作用;当筛板过滤器运行一定时间后,筛板过滤器一侧沉淀了的杂质,需及时清除,即打开底部的排污阀,连接至泥浆泵,用泥浆泵排出。反洗筛板过滤器一侧杂质时,要保护不锈钢钢丝网,不锈钢钢丝网属损耗性材料。

    进一步地,碳化合成器6,主要由塔体、筛板62、除沫器61、菌帽63、冷却夹套64等部件组成,除沫器61三层、筛板62四层、菌帽63五层,除沫器61设置于塔顶,分三层设置,垂直距离为1m,除沫器61整体为一圆形平板,平板上开一个孔径,孔径的大小依据平板面积设置,占平板面积的五分之一,三层除沫器61的孔径错位布置;筛板62位于除沫器61的下方,与除沫器61的垂直间距为1.5m,分四层设置,筛板62为带孔眼的圆形平板,平板上开孔的个数大于50个,累计孔径的面积占平板的三分之一,四层筛板62的孔径错位布置;菌帽63位于筛板62下方,上部形似草帽且与塔体不连接,下部形似漏斗并与塔体焊接,上部与下部结构之间用垂直的杆状支撑,菌帽63分五层设置,每层垂直间距1.2m,上部结构的边缘为锯齿形,下部结构的底部边缘也为锯齿形,五层菌帽63沿垂直方向均匀布置。冷却夹套64的配置占塔体的三分之一,在塔体下部,冷却夹套64内部配有螺旋攀升的液体二氧化碳管道用于冷却夹套64内的水冷却。碳化合成器6底部进口与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储槽7和塔体水夹套内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蛇形管道连通,根据溶液中碳酸氢钠含量的要求量,需要从碳化合成器6底部每小时通入0.5m3的99%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蛇形管道在碳化合成器6的冷却水夹套内沿塔体螺旋上升布置,碳化合成器6下部与完成液储存桶8的进液口连通,完成液储存桶8的出液口与二级过滤设备连通。

    完成液储存桶8下部排出部分碳酸氢钠结晶溶液排至晾碱池,进行天然晒碱,果蔬清洗液为水基型,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其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含量3%-10%,碳酸钠含量0.6%-2.5%,氯化钠含量4%-12%,使用时,可用普通的自来水稀释后,用于果蔬的清洗。

    进一步地,二级过滤设备即精密的微孔过滤器10,精密的微孔过滤器10的核心部位是滤芯101,属于筛网状过滤,过滤芯选用优质的聚丙烯材料滤芯,底部为陶瓷滤芯(出水滤芯102),其外壳为316l不锈钢。液体在一定的压力下由进口流入精密的微孔过滤器10,杂质被过滤器内的过滤介质截留或吸附,过滤后的液体由出口流出。当过滤到一定阶段时,进出口压差增大,当压差达到预先设定反冲洗压差时,滤芯101需要进行反冲洗,这时将反冲洗阀门自动打开,由反冲洗进水口自下而上流入冲洗,冲洗完成后,过滤器恢复过滤功能。滤芯101是可更换元件,属损耗性材料,当过滤器运行一定时期后,将滤芯101拆下,更换新的滤芯101,以确保过滤的精度和效率。微孔过滤器10是一种的新型过滤设备,过滤精度高、可以滤除液体0.1um以上的微粒和细菌,过渡速度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耐酸碱腐蚀、操作方便等优点。

    装有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过滤器11,由圆柱形筒体和椎体组成,圆柱形筒体分设两层过滤材料,即两米高锰沙一层,两米高的石英砂一层,底部椎体为果蔬清洗液的接转空间。二级过滤设备的出液口与装有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过滤器11连通,对过滤后的完成液进行脱色处理,制备果蔬清洗液,装有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过滤器11与自动化果蔬清洗液灌装设备12连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然碱湖卤水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投资少、工艺路线和设备构造简单,常温下就地取材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天然碱湖卤水资源,能耗小,不需要加热溶解各类制取果蔬清洗液的碱性物料,使天然绿色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和对环保产生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得以大幅下降,避免了碱性物料对土壤及其水源的污染和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卤水泵、一级卤水桶、碳化合成器、完成液储存桶、二级过滤设备和过滤器,所述卤水泵的进液口与天然碱湖卤水池相连,出液口通过初级过滤器与所述一级卤水桶连通,所述一级卤水桶通过一级卤水泵与所述碳化合成器的上部进液口连通;所述碳化合成器的底部进口与液体二氧化碳储槽连通,下部与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出液口与所述二级过滤设备连通,所述二级过滤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过滤器连通,过滤完成后所述过滤器与自动化果蔬清洗液灌装设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水泵的出液口通过流量控制阀与所述初级过滤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器为粗虑的筛板式过滤器,其中过滤筛板由固定框和不锈钢钢丝网组成;所述初级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泥浆泵连接的排污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卤水桶中部设置有导流筒,卤水从所述导流筒的中部进入后再由导流筒外围流入至卤水桶中;所述一级卤水桶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合成器包括塔体、除沫器、筛板、菌帽和冷却夹套,从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塔体内的所述除沫器、筛板和菌帽的设置层数分别为三层、四层和五层,所述冷却夹套包裹在所述塔体的下部三分之一处,且所述冷却夹套内部配有用于对夹套内水冷却的螺旋攀升的液体二氧化碳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液储存桶与所述一级卤水桶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设备为通过二级卤水泵与所述完成液储存桶的出液口连接的微孔过滤器,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外壳为不锈钢材质,过滤器主体为聚丙烯桶状滤芯,内底部设置陶瓷滤芯,液体从聚丙烯桶状滤芯外壁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进入聚丙烯桶状滤芯内部并经过所述陶瓷滤芯过滤后从下部出液口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由圆柱形筒体和椎体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分设两层过滤材料,两层过滤材料分别为锰砂和石英砂,底部的椎体为果蔬清洗液的接转空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用天然碱湖卤水常温直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包括卤水泵、一级卤水桶、碳化合成器、完成液储存桶、二级过滤设备和过滤器,卤水泵的进液口与天然碱湖卤水池相连,出液口通过初级过滤器与一级卤水桶连通,一级卤水桶通过一级卤水泵与碳化合成器的上部进液口连通;碳化合成器的底部进口与液体二氧化碳储槽连通,下部与完成液储存桶的进液口连通;完成液储存桶的出液口与二级过滤设备连通,二级过滤设备的出液口与过滤器连通,过滤完成后过滤器与自动化果蔬清洗液灌装设备连通。该制备果蔬清洗液的系统,充分利用天然绿色资源,减少了热能的浪费,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避免了碱性物料对土壤及其水源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段彦明;越军;越丽锟;段峙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明大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942.html

    最新回复(0)